APP下载

点燃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位

2009-05-13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

顾 玮

摘 要:人类进入了“后阅读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多元化阅读对传统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以学校阅读现状为参照,透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西方20世纪重要的读解理论,倡导以兴趣为基础,以读者为主体的高品位的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阅读 兴趣 阅读品位 读者中心

常言道:“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古人亦告诫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据山西晚报2006年4月的报道说:我国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人只有5%,每年用于购书的费用人均不足40元,读书指数较高的上海市,人均年读书也只有6—10册,其它城市就更少,部分人常年不读书。而犹太人年人均读书达64本。我国课本类(含大中专教材)图书销售数占总销售数的53.6%,而同期美国大中小学教材市场份额仅为22.4%。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不仅偏低,而且不合理,尤其是课本比例超重,大众对阅读的认知由于功利而趋于偏颇。

不仅社会阅读中存在许多缺陷,在校生的阅读中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缺陷,加上信息化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并未得到提高。本文试图以学校阅读现状为研究基点,反思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在分解西方20世纪重要的解读理论之后,将其理论应用于具体的阅读实践,目的在于探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具体途径和文本解读的有效方法,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一、信息化时代对阅读方式的挑战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随着媒体多元化和信息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跑步进入了“后阅读时代”。[1]在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里,铺天盖地的报章杂志、无处不在的电视、无孔不入的网络,正逐渐改变着大众阅读方式。在所谓“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许多杂志书籍网络等媒介构成了纸质文本与读屏“共读”的时代,过去单一的纯文本阅读为主体演变为以媒体影像为主体的多元化阅读。虚拟世界的“拟真性”和“单面性”代替了现实世界的体验性和丰富性,对许多学生来说,在网上无目的漫游成了他们主要的阅读方式,更易于做深入思考的纸质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文学经典遭遇到被轻忽和亵渎的虚无化命运。让·鲍德里亚说:“我们的后现代似乎非常可能变成一个精神空虚和文化肤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社会实践被无尽地重复和拙劣地模仿,世界被分裂,个体遭异化,个人没有任何自我感或历史感,仿佛是成千上万个电视频道。”人们的生活被电视、网页、报纸的重复信息不断改写,每天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令人无从拣选,无从分辨,无从相信,直至无所适从。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安静读书、认真思考的时间,只能在繁冗、芜杂的信息大浪中浮沉。

由于缺乏人文作品的深厚滋养,阅读兴趣变窄,中学生“精神缺钙”的现象十分严重。远离现实生存的玄幻、武侠、言情作品构成了一个闭塞、褊狭的精神空间,阅读趣味决定了写作风格,他们的文笔变得越来越琐碎、轻浮、柔弱。悲剧阅读的隐退导致他们对挫折、失败、痛苦的承受力递减,使生命力变得异常脆弱。“戏说”之风对历史的篡改伪造,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历史传统的误读。如今的校园内学风浮泛已是一大弊病。作为学生,该读的书读得不多,不该读的书倒读了不少,考试前废寝忘食,是典型的实用主义阅读。笔者认为:大、中学生不会读书比不会写作问题更严重,我们在阅读中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反思与解决。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缺陷

从阅读的宏观方面看,学生早期的阅读应该是博杂的,这样才能在宽广的阅读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是中等教育不但没有激发,相反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消失是学生不读书的根本原因。其次,当前整体的社会氛围急功近利、实用主义泛滥,使学生们很难建立起读书的兴趣。我们强调开发学生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长期的读书兴趣。

从微观方面看,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把阅读放在写作的附庸地位,“以写作为本位”的阅读观也带有功利色彩。以“文本为主”的欣赏课讲求阅读心得的统一性,阅读理解的权威性,而不是把学生放在阅读的中心位置,“大一统”的一元化解读要求,忽视了阅读主体各不相同的阅读感受,封闭了多元化的解读空间,制约了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发展。目前的主流阅读课侧重于对静态文本的细致分析。老师往往以讲代读,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着眼于文本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的分析,以及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种静态的阅读分析实际上只是文章分析,类似“生理解剖”,同学们仿佛一个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动声色地对文本进行着支离破碎的尸体解剖。在这样的解剖中,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文学作品最后被肢解成一堆堆失去生命力和美感的知识符号。阅读主体的感知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很少能得到充分锻炼。

吕叔湘先生曾用四个字概括了中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少、慢、差、费,即阅读数量少,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我们对大、中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阅读方面存在着这样的问题:1.阅读偏食现象严重,文学经典严重缺失,多数人喜欢看的是日、韩的小资情调的作品、80后作家的作品、经久不衰的言情、武侠小说。阅读量最高的是休闲娱乐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时代影视》以及《新概念作文》等作文选。里面的文章大多“轻薄短小”,属于快餐类的,没有多少精神养分。2.阅读盲目,缺乏精选读物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是好书。3.阅读方法陈旧,大多数同学“拿到书便读,不讲方法”,用一种方法阅读所有的书,学习方法惊人地落后,只有少数学生坚持作笔记,大部分同学是读过就算,看完就扔。4.阅读速度普遍偏低。大多数学生每分钟才能读二三百字,五六百字的凤毛麟角,不会默读,不懂得“速读”,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总之,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已成为他们获得知识、信息的“瓶颈”。

三、倡导以读者为本位的主体性阅读

巴尔扎克说过:阅读,也许是两个人的创作。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一部作品的生成离不开创作者和阅读者的共同创造。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与再创造,对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被动阅读现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西方阅读理论的核心要素:读者中心理论对于我们转变阅读观念,实现科学、高效的阅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现代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过程。普鲁斯特说过:“阅读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的或者已经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的对话。”接受美学认为:面对文本,读者的地位、作用和作者一样,都是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更是充满想像力、个人化的感性对话,不是毫不动情的尸体解剖。教师不是文本唯一正确的诠释者,我们阅读文本实际是读者、作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构造。

文学鉴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精神活动,非常强调读者的主体性位置。但是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却追求作品单一的“确定性”,常常将作品的意义归于政治或道德的判断,而忽视了认识的、情感的、审美的、文化的判断。比如,《孔乙己》的主题被统一为批判科举制度,《雷雨》就是揭露了资本家的残酷、反动、虚伪本质,《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由于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是教师理解作品的统一尺度,于是学生的理解最终归于教师的权威性总结上。这样的文学鉴赏成了简单、机械的模式化操作,不仅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直觉、灵感、发散思维对感受理解艺术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独立、自由的见解,久而久之就会丧失阅读的乐趣、兴趣。

通过畅所欲言的文本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项链》不仅仅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讽刺说”是作品的显性意蕴,“人生思考说”是作品的隐形意蕴,甚至还可以引申出命运的“偶然性”、“荒诞性”、“辩证性”和人生选择的“严肃性”等多层意蕴。可见分析一篇作品,除了传统的社会政治、道德视角外,还有心理的、文化的、美学的诸多视角。不同的个体会有相异的解读视角,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出迥异的结论,这是发挥阅读主体性的最好体现。

针对学生经典阅读数量不足、阅读心态浮躁等现象,引导他们多次重复、细致研读经典,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细读”无疑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细读的主要特点是“确立文本的主体性”,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细读强调文本内部的语义和结构对意义形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而不主张引入作者水平、心理、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来帮助解读文本,是一种以内部研究为特点的“文本批评”。[2]这种阅读方法避免了学生在文本解读时对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学生根据以往积累的阅读经验,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动脑解读作品,面对一个新的没有别人现成评价的文本,在完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判断作品的优劣,对作品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别和欣赏。这无疑是脱离“定评”的干扰,突破名家权威解读思路的束缚,提升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经典作品往往是作者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独到深刻生活感悟的结晶,因此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要求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激情的充分投入,解读一篇作品,我们所要了解的不仅是作品写了什么或怎样写的,更重要的是透过文章语言的表层形式,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认识挖掘作品的言外之意,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借鉴西方读解理论的诸多观点,我们认识到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误区,针对传统阅读中积重难返的顽症,首先要端正读书的态度,改变机械的阅读方法,更加尊重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给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开阔的阅读空间,培养而不是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个性化阅读。

注释:

[1]伍振:《“后阅读时代”的“素读主义”》,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12期。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顾玮 山东省枣庄学院中文系 277160)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