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诊,展现自主学习过程的利器

2021-06-21崔易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崔易

[摘  要] 小学数学的问诊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依据学生的真实学情,有针对性地对于教学内容展开深入详细的教学,进而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种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内容,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的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诊式教学;自主学习

问诊是一个医学概念,问诊式教学方式,主要分为三步:自诊、共诊以及引诊。自诊指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针对自我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自己的缺陷;共诊则是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发现不足之处;引诊则是教师进行分析引导。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地运用问诊开展教学,可以剖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

一、利用自诊,展现自主学习中的思维过程

利用自诊,指的就是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进行诊断,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障碍、不足以及盲点,并逐渐学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状态的反思,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利用操作开展自诊,确定思维的真实水平

利用操作开展自诊,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发现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展开反思,确定自己当前的学习思维处于哪一层次。操作自诊的落实,可以将学生的真实思维层次展现出来,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促进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梯形的认识”相关内容时,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梯形的理解画出一个梯形来,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对梯形的认知暴露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对画出来的梯形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就能够充分了解到学生当前的思维层次,并通过对学生的询问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梯形并没有了解,另一部分学生对于梯形的了解主要源于生活当中的实物,比如说堤坝、梯子等等。他们对于梯子的印象就是上窄下宽,而另外的学生则对于梯形的认识较为丰富。通过这种类型的自诊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教师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也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材资源。

2. 利用文本开展自诊,呈现学习的成长过程

利用文本開展自诊,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和自己积累起来的数学经验,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展开自我诊断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过程当中的问题。在操作自诊的基础之上进行文本自诊,学生自主展开梯形概念的学习,解读“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这一概念,并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修正自己原有对梯形的理解和影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议:你还能画出哪些别具一格的梯形吗?从而引导学生对于梯形的概念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3. 利用问题开展自诊,聚焦思维的核心之处

利用问题开展自诊,指的是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学情的基础之上,教师设计出一个富有开放性、挑战性,直击核心知识内容的问题,引导其加以思考解决。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的问题诊断。例如还是以梯形相关内容的教学为案例,在正式教学之前,让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很多学生往往不会从平行这一角度分析这两个图形。笔者感到十分不解,最终通过发现得知:由于数学内部分类的需要,故通过四边形的对边是否平行这一角度来分类,产生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通过这种对于教学概念本质的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对比思考,从而达到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借助共诊,展现自主学习中的思维障碍

借助共诊,指的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论等多种手段实现思维的碰撞和发散,使思维障碍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1. 利用难点进行共诊,突出思维的障碍点

共诊,主要就是对知识的重难点加以诊断,也就是对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进行诊断。共诊方式有同桌共诊、小组共诊以及全班共诊,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倾听、相互学习,在他人分享了领悟和想法之后需对于自己的想法进行重组。例如,在梯形的教学过程中,在第二次引导学生绘画梯形时,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分析哪些是真正的梯形,而哪些不属于梯形。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图形而言,不同组员都可以发表意见,其他人也可以充分提出自己的质疑,并于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也可以向全班所有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实现全班共诊。通过笔者实际教学当中的调查分析发现,往往很多学生都有“感觉这个图形太不像梯形了”等等之类的印象,这其实充分地暴露了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对梯形认识的思维障碍点也清晰地呈现在教师面前,这就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侧重于哪一点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2. 利用错题进行共诊,扫除思维的障碍点

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所犯的错误是十分宝贵的,更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通过对错题的诊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他们对于相关概念的误解,从而对于概念的本质认识更加清晰。例如,有的学生认为: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也属于梯形。导致学生产生误解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梯形的认识受到了生活经验的影响,无法从数学的角度,利用梯形的概念来思考以上图形是否属于梯形。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展开共诊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分享,通过将自身生活经验当中对梯形的理解转变为数学经验,这对于学生对梯形的学习而言十分有益,能有效扫除思维障碍点,牢牢把握住梯形的本质属性。

三、依托引诊,展现自主学习中的思维动态

依托引诊,指的是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充分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针对学生的自诊结果和共诊结果加以引导诊断,当学生遇到学习理解障碍时加以及时点拨,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概念的本质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1. 利用动态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当中对于梯形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学生的自诊和共诊当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来自学生实际生活的影响,无法做到从数学角度认识梯形。这种情况之下,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引诊,实现学生对梯形的生活经验层次上的理解,转变到数学经验层次上的理解。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对梯形变化的动态演示,实现学生对梯形概念本质理解程度的提高。就学生共诊过程当中所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认识位置发生变化之后的梯形。在学生操作自诊当中,有学生对于梯形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即在图形旋转,位置发生变化之后,其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因此旋转后的图形也仍然是梯形。这种动态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梯形的表象的理解更加丰富多样。与此同时,学生能够逐渐学会从梯形的定义角度来认识图形。第二,认识直角梯形。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的应用,拉动格子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想象,在拉动之后这个图形还是梯形吗?形状大小改变了吗?从而使学生掌握从梯形的本质来判断图形是否为梯形。在学生的自诊共诊过程当中,学生仍然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可以说,直角梯形对于学生而言依旧是一个有难度的知识点,在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时,教师就需要做到相关概念的明确清晰。第三,对生活当中不常见的梯形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接近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但是其中一组对边是不平行的,从而引导学生判断,通过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并真正地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个图形之间的异同点。

2. 纳入知识系统,强化整体认知

在自诊和共诊当中,不难发现,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概念来理解梯形的本质是教学难点,尤其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对梯形的认识严重缺乏整体的系统性感知,而是由单个的图形构成的。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动态演示的方式,将不同形态的梯形集合起来,使其系统化、整体化。在课件中,教师可以放置以上内容: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不平行,此时,如果转动不平行的对边使其对平行对边相交,那么四边形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图形的角度、边长发生了什么变化,只要符合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个条件,那么这个图形始终属于梯形的范畴。这种动态演示过程,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意识到这一点。

总之,通过学生自诊、共诊以及教师的引诊,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当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识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以及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