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21-02-16曹俊惠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摘 要: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所以,一线数学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通过转变师生的课堂关系,有效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从“趣”“动”“拓”“评”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能力;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6-0028-02

引 言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给学生搭建独立思考、探究、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形成综合性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从“趣”“动”“拓”“评”四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

一、综合实践能力:趣

“趣”是指“兴趣”,也指“趣味”,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才会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在构建的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中得到提高[1]。由此,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升。所以,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兴趣”“趣味”入手,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已知:

□+□+□=△+△     ①

△+△+△+△=☆+☆  ②

□+☆+△+△=210    ③

求:△=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类型的试题是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使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但对于这类试题的讲解,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简单讲述的方式,即通过等量替换的方式来得出答案。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如果仅是简单讲述,学生的接受度就比较低,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激发。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讲解这一题目时,笔者让学生扮演这三种图形,让原本“静态”的试题“动态”化。首先,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发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试题的形式站好,中间等号用凳子代替。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试题①中的学生如何换到试题②中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替换位置,最终得出答案。可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参与了问题的形成和求证的过程,思维也随着演示而逐渐形成,学习兴趣也比较浓。最后,笔者再让学生从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中抽象出这一课题,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综合实践能力:动

“动”是指动手操作,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构建趣味性课堂、给学生搭建独立思考的平台之外,还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平台,确保学生在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内容后,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话题来进行调查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来记录某天每时的气温变化,并将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也可以随机在班级里选择10名同学,对他们的身高进行测量和记录等。总之,规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的统计和制作,并在制作完成后要求学生对所呈现的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说明自己在数据图中都得到了什么信息,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搭建实践操作的平台,还能使学生在自主操作、自主分析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笔者提出以下问题:“如何了解班级内喜欢科普书、神话书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情况?将所制作的折线图绘制在一个表格中。”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哪个因素应该是x轴、哪个因素是y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等。学生在难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总之,教师可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在操作、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综合实践能力:拓

“拓”是指拓展,在学生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具有拓展性、开放性的数学综合性试题或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以此达到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目的,进而为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打好基础。当然,拓展性活动的开展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散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手段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借助拓展性的数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呢?

以大家最为熟悉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为例: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笼子中有多少只鸡和兔?

这是鸡兔同笼问题最原始的形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类型试题的本质,更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踐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在学生进行解题的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思考。

解法一:口哨法。第一次吹哨,鸡和兔都抬起一只脚,第二次吹哨,再抬起一只脚。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找等量关系,即第二次吹哨后剩下的都是兔子的脚了。也就是说,94-35-35=24(只)。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24只脚是多少只兔子的脚,进而得出兔子的数量。

解法二: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面全部都是鸡,那么鸡的脚数是多少?总脚数与全部是鸡的脚数之间的差额是什么意思?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得出兔子的数量。

解法三:方程法。通过设兔子有x只来找到等量关系等。

……

在对这样的拓展性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积累问题解答的经验。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的本质,笔者还组织学生对相同考查点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例题:某班组织春游,在划船的过程中,全班46个人,一共乘坐了12只船,已知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每只坐3人,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笔者先引导学生思考两题的关系,促使学生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中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并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最终,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四、综合实践能力:评

“评”是“评价”之意,是指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恰当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打好基础。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发挥评价的作用,导致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引入诊断式测评、语言激励、评价表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

总之,结合这一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举一反三试题的练习和解答中检验学生的问题掌握情况,能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改进方向。同时,这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结  语

总之,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理解“趣”“动”“拓”“评”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并通过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桂林.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J].天津教育,2021(02):34-36.

作者简介:曹俊惠(1994.9-),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