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情境的有效思考

2019-10-21谢庆玉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数学策略

谢庆玉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境教学的内涵、原则,分析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

【關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但纵观当前的情境教学,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情境等同于场景,忽略了学生的体验、感受,无法引发学生的真正思考。素材的选择不够全面,不能贯穿于整节课教学之中,低层次的应用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情境的创设偏离了教学目标,过于注重生活化淡化了数学学科的本质,不能让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的本质问题。或者情境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难易把握不准,情境间缺乏一定的层次,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情境的素材陈旧,缺乏新意,没有新颖性、趣味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如何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及有效原则

情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环境。李吉林老师认为教师有必要创设“有情之境”,通过对知识的优化为学生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教师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疑惑,让他们在释疑中学习数学知识。情境教学的原则包括:

1.引入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取材于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多样的素材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素材要为大家所熟悉,能引发学生的疑惑。

2.积极探索。教师的提问如果过于简单,就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要具有探索性,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区”,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要让学生去观察、猜想、实验、验证完成探索性的活动。

3.关注发展。情境的创设要贯穿于整堂课,要富有层次性,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情境要具有铺垫作用,要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思考探索的空间,要延伸到其他学科,能促进他们对新知的探索。

4.目的明确。情境的创设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不能停留于教学的表面,要深入挖掘深层次的信息,让学生去主动发现、积极分析。素材的选择要富有趣味性,能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所花的时间在五分钟左右,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偏离教学重心。教师要充分挖掘情境的价值,要引导学生回归到问题解决中,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融入情感。情境要有“趣”有“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真实体验。情境要富有创意,要提升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分析什么样的情境为学生所接受,是学生所关注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不足。很多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存有偏差,肯定了情境创设的意义,但内容住往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导致生活味太浓,而忽视了数学的本质,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部分教师对情境的理解不够完善。部分教师仅将情境教学用于公开课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提升,但并未意识到是为了增进学生的数学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2.情境创设的途径单一。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重视学生生活、数学史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多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但部分教师创设的途径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三、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1.合理选择话题。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场景、生活中取材,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能通过生活向数学知识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如在《生活中的不等式》一课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mkm/h,已知公路对汽车的限速是120km/h,那么可以表示为m≤120。三峡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为145~175m(包括145,175m)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设水库水位为a(m),你能用一个关于a的式子表达水位需满足的高度要求吗?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事件、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也可以从古诗词、建筑物等充满美感的事物,或物理、生物等现象选取素材,促进学生的思考。

2.采用多方途径。情境教学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挖掘他们的学力,让他们将做与思结合起来,在自主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能不能说说你是如何得到的?有学生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加起来是180度。教师进行点评,方法很好,但这样加起来会有误差,并为学生的操作指向:能否通过拼的方法求出它们角的度数和?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思考,提升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小组探索,促进他们交流、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引入史实。教师将数学史、数学故事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数学知识变得富有时代感。如在学习相似形的知识时,教者引入数学家泰勒斯用相似的知识测出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从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身高去测得学校旗杆的高度。这样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相似比测量物体的高度,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把握知识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

[2]李国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

[3]孙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数学策略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