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自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2021-08-30张艳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分类指导合作探究小学语文

张艳梅

摘要:虽然新课改进行了十几年,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仍然很不理想,许多老师怕麻烦,新瓶装老酒,涛声依旧,用灌输式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再加上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多,缺少监管和教育,要提升质量,必须深入研究,找到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才好。作者多年“引导自学”课改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偏远农村孩子学习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类指导  引导自学  合作探究

根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和现代教育家何炳章先生“自育自学”的理念,2014年始,我加入了我校小学语文“引导自学”教学探索。

一、小学语文“引导自学”教学实验开展原因

工作十多年来,语文教材改编了几次,设备更新了几代,而我们的教学方法似乎还是老样子。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感受到,教师一直没有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教师付出多,学生收获少,学习效率长期低下。新时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增加,其孩子在老家缺少监管和教育,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充分地认识,自制力低下,对外界诱惑难以抵挡,大多数学习不用心,成绩不理想。环境变了,学情变了,如果我们还用老方法教新时代的学生,必将黔驴技穷,处处碰壁。

二、小学语文“引导自學”教学实验的做法

“引导自学”课型的阵地是课堂,最能触及教师的就是教学。从“引导自学”四字中,我们就可以推测这种课型的核心就是将“引导”与“自学”有效整合,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引领下,进行充分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依照课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情,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自学课堂的根本点在学生,学生自学是基础,教师引导是关键,将“讲堂”转化为“学堂”落到实处。

(一)有效分组,优化组合

将学生分成好、中、学困生三等,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小组成员适时进行变动。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掌握全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等级编排席位。如我把我班40位同学分成六个组。每个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与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的沟通。教学中,老师先梳理思路,预设好自学目标,把文本的各个环节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把一个个板块转化为问题,在问题设置过程中,每个小组自我商讨决定,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资料查找、小组探究。这一步主要是给课堂增添活力,以问题驱动学生初步参与感,引领他们慢慢感悟课文,主动去思考一些问题,更主要是找回他们那颗学习语文的主人公的心。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自学目标

要想通过引导自学课让学生学得有效,学得精准,自学目标的确定是关键。我们在备课时要研读教材、教参等,根据学情选择、确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确定适合学生的自学目标。自学目标不宜太多,否则任务重,完不成;也不能太少,否则学生无事可做。这对教师要求高,课堂上显得轻松,但课前备课任务沉重,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课中教师需要对各小组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才能确保后面自学的有效;课后还要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点拨自学得失

自学与交流,是最主要的环节,“引导自学”型课堂不同于传统授课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自学,再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最后汇报交流,确保在同一课堂内,既有面向优、中、学困生个体“分”的环节,又有面向全班“合”的过程。具体方法为:分(明确自学目标,个人自学)——合(根据自学情况,小组交流)——分(组内成员质疑)——合(再讨论统一意见)——分(小组派代表汇报)——合(师生点评归纳)。这“三分三合”的教学过程,分而不散,合而不僵,不仅天衣无缝地融进了预习、自学、质疑、交流、辅导、巩固、点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优、中、学困生间个体差异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最大发展。

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上,三维目标依然是课堂的标杆,清晰的多元目标、科学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依然是引导自学课堂的方向。首先,在引导诵读基础上,教师要再一次呈现问题。如:你觉得课文哪些注音和词语需要我们掌握,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读课文时哪些句子有难度?哪些词语句子需要我们品味,并做独到的点评,如果好,好在哪里?该怎样表达出这种好来?……小组交流、体会,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各组进行指导。这个环节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语文学科性和工具性的地位,强调了思维模式的梯度化。其次是师生互动,各小组合作交流,组长呈现共性的答案,各成员呈现自己个人见解。在小组呈现答案时,其他各组评价质疑,本组成员辩论,发表见解,教师即时总结提炼,呈现各种角度对文本的理解。这个环节,立足于质疑问难、抓住重难点和疑难点展开讨论甚至争论,结论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强调了课堂的选择性和批判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点、文章主题和写作技法的深刻理解,同时完成对情感目标的落实。引导自学不仅指向课堂本身,还包括课堂预设和生成,体现了学习自主性、开放性,这是引导的自学关键一步。

(四)多层次巩固自学成果

“引导自学”要求课上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中等生和学困生主要让他们进行基础题训练,培养其理解、表达、概括能力。教师布置随堂训练,继续强化教学重难点的落实,核心问题是强调文本细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课堂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已有较好的理解力。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独立思考课文的一些本质特征和表达手法,布置课外拓展作业,一周内用多种形式去完成,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后,在班级展示。“引导自学”课堂并不是简单热闹,而是科学严谨、有长效作用、有个性理解、动手合作的,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

(五)开展多元化评价

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提了好几年,但偏远农村小学语文评价的方式大多仍以试卷呈现。但我在考查和评价中,更多是开放式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实践,善于表达,探究规律,洞悉方法,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局限一次考试,不局限考试分数,多元指标,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三、小学语文“引导自学”教学实验效果

近六七年开展小学语文“引导自学”教学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

(一)提升了学生素养

不但我所带的班级语文总体学业成绩优秀稳定,而且在这种学习方法下毕业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潜力大、品质好、成绩优,动手与协调能力强,深受上级学校欢迎。

(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大发展

转化了学困生,提升了中等生,培养了优秀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2014年我所带的二年级1班,刚接手时成绩后进,实施这种教学方法一年,取得了显著效果,到六年级毕业,班级整体素质居全镇前三,优生更优,中等生成绩大多有不同程度提升,学困生也有一定进步,取得可喜成绩。

小学语文“引导自学”教学实验能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动态分层,是一种适应以生为本和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分类指导合作探究小学语文
如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研究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