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11卓英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4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的一项就是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输出,因此二者应该是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较少关注二者之间的关联。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将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迁移。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卓英(1975.01-),女,福建建宁人,福建建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本科。

【基金项目】三明市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号:ZXKTC-198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这本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变得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精力和时间,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角色的转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培养学生的目标修改为:要使學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这就对我们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创客时代培养人才的目标。那么,聚焦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应该做出那些改变呢?笔者以阅读与写作教学为出发点,引发一些探讨。

一、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英语阅读既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没有不重视阅读教学的。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的将阅读作为传授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的阅读课堂,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为教师没有把“意义”摆在第一位。阅读应该首先是meaningful的,然后才能帮助实现教育的真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能交给学生词汇和语法的知识点其实是极其有限的。交给学生阅读的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从文章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是交给学生“捕鱼”的本领。学生在掌握了这项能力时候就可以在课后从网络等各种途径获得阅读资源,从阅读中获取各种知识,这种辐射是不可估量的。正所谓“知识随处可得,能力不可替代”。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势必要改革和创新。

写作的教学在初中课堂经常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很多教师因为课时紧张,只在讲评试卷时展示范文,让学生背诵一些文章模板和过渡句型,其他的内容就完全看学生自己的造化了。这样的教学带来两种倾向:1.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出一辙,没有新意。2.很多学生在写作这道题干脆放空。正是由于教师不重视写作这种综合的输出能力,导致很多中国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总是不断在纠结于表达是否正确,而不擅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鉴于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凸显的问题,教师们应转化思维,以提升能力为导向,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升语篇意识,实现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教学的迁移

自从东尼·博赞首创思维导图工具,它将抽象的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实现知识可视化。由于人脑的左右分工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较多地使用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忽略了右脑形象思维的开发利用,而思维导图恰好能充分调动右脑的学习潜能,令学习效果最大化。思维导图可以把较长的文章内容结构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化繁为简,段落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辅以文章中的关键词、不同的色彩,使之与我们的大脑思维方式相吻合,便于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还能记忆与处理信息。笔者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以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4,Topic 1,Section C中的语篇为例。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围绕“Do you know how to be an inventor?”话题展开,教会孩子们成为发明家的六个步骤。在Pre-reading中,先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快速唤起学生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储备,同时导入生词教学。在Fast reading中,让学生将文章划分为两部分,也就是思维导图法一级分支:1.What is an invention? 2.Simple steps to follow in the invention process。在Scanning环节,围绕“发明步骤”这个分支与学生一起找出每个步骤的关键词,将二级分支整理成一副独立的思维导图(图1)。学生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已逐渐将课文的结构捋清,再辅以关键词,基本上可以将这六个步骤记忆下来。在后面的Retell环节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该图来进行文章的复述。在最后一个Writing拓展环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发明的短文中,仍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图2)。通过思维导图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把要写的内容清晰的列出,写出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说明文。

再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3a中的News Report: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为例。本文为新闻报道,因此教师Fast reading以六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how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在Scanning环节,教师用流程图(图3)理出事件的经过。在引申到大家对bus driver的看法环节运用了分层结构图(图4),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图5)。在这些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明白了新闻稿的脉络,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关注新闻这样的体裁用了什么样的时态、语言、结构去表述即时发生的事件,从而为后面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在经过阅读的输入后,笔者用一个助人为乐的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写一篇新闻稿。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仅有内容可写,而且知道如何去写。大部分学生能写出较完整的新闻稿,从而也检验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格。本课不仅注重阅读文本形式结构上的探究,更上升到阅读意义上的探究,用意义引领阅读的主线,在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引发学生思考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件的处理方式。

三、让阅读与写作构成一个能量循环圈

在上述两个课例中,教师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不仅只关注了信息的获取,也对文体的特征有特别的关注。在学生阅读中也设置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到语言的使用和美文美句的欣赏,学生能够从信息,从结构,从语篇,从语言修辞上有所收获,从而迁移到后续的写作当中,为写作做了良好的铺垫。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创设情境特别重要,没有情境,学生会觉得无话可写。在这两个课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和阅读的文章在主题上都有较高的契合度,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较高的对接的可能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又更加深刻体会到阅读文本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斟酌。由此,閱读与写作就构成了一个能量循环圈。

在以上两个课例的实践中,思维导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学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激发了思考与归纳。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为写作赋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些有意思的读物,可以是教材中较少接触的题材,比如纪实文学(Non-fiction)这种真实性的文章,或者《21世纪英文报》。这些读物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丰富生活经验;能够让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思维和真实交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的主动性。阅读的过程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语篇梳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中会同时进行思考,因此这个思维导图又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然后布置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写篇短文来分享一下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或最启发自己的部分。这一写作练习也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学生的读后感受不同,能促进学生去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去记忆。这不仅锻炼学生写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思绪更有条理性,更有逻辑性。这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课外拓展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有自己的分析,有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个部分也特别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分享的欲望。在学生分享并听取他人观点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从多角度更全面地思考问题,而这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一种世界观。在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深思、讨论、探究、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因为这激发了他们对真知进行探究的渴望,而语言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从而达成了我们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目标: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把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正好契合了《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六要素:主题引领、依托语篇、语言知识学习、文化内涵理解、语言技能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在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阅读为写作创设情境,每一篇文章都是不同形式的情境,有的与教学目标相关,有的与文本内容相关,有的与语言知识相关。通过对阅读文本进行学习理解,再进行实践,实现迁移创新。在学生能力得到培养之后,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袁小弯.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江苏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