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德育视域下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的策略

2021-07-19宋方红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小学

宋方红

摘  要:生态德育的提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并且这种新的德育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德育旨在构建生态道德的规范,以促进学生树立新的道德观念。这也就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进行生态德育教育的渗透,把生态德育的理念应用在小学班级文化构建中,以实现和谐的德育氛围,促进小学生通过班级文化的感染,实现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态德育视域下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生班级文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德育;小学;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8-0159-02

On the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Primary School Clas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SONG Fanghong  (Qingy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in Sihong Coun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and this new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ims to build ecological moral standard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new moral concepts. This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Therefore,teachers can infiltrat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and apply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class culture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moral education atmosphere,To promot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nature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infection of class culture.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elementary school clas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hoping to help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class culture.

【Keywords】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Primary School;Class Culture;Class Management

隨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发展,这直接与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相关联,所以应当把生态德育教育贯彻到学生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这是对现有德育教育工作的强化和完善。因此,生态德育应当从小学阶段抓起,在班级的环境、制度、文化中融入生态德育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在学生中间形成具有生态德育理念的班级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发挥学生接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那么,班级管理中文化建设,就要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的文化元素出发,同时,又能反映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方向,这样的班级文化是与学生相融合的,能够增加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

(2)自律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常常是由班主任全面负责的,一方面,这阻碍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学生对自我的约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负责,从而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班级管理就能实现由教师的约束到学生对自己约束的转变。

(3)目标性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多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这就对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小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让小学生在生态德育的熏陶下,感受社会主流文化的魅力,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表现。

(4)差异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班主任管理的方式也具有很大的区别,各科教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多种多样,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应当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也要遵循差异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2.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生态德育下班级环境的美化

班级环境的构建,既要注重对班级物质环境的建设,还要注重对班级人文环境的建设,这是对学生基本学习生活的保障,也是对学生精神面貌的引导。班级卫生环境的建设,包括地面卫生、课桌椅摆放、学生书本摆放、黑板卫生等,良好的外界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心情和氛围营造具有积极影响的作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这是外在的,可以看得见,通常可以根据具体的小学生守则、班级制度来落实。那么,对于班级人文环境的建设,就需要班主任带领学生发挥创造力,利用好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运用学生手抄报、黑板报、名人警句等作为媒介,在学生中间形成积极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同时这样的氛围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兴趣,这样的人文环境必然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对班级环境的美化,无论是从物质还是人文出发,都要具有美学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美育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下班级建设的要求。这样的环境能够给予师生美的享受,精神的洗礼,为日常的学习增加趣味,减少学习后的劳累,保持师生心情的愉悦,从而为班级文化的构建增加向心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座右铭,贴在桌子或者作业本上,加强对自身的督促,也有的在班级设置文化墙,艺术角等。这样我们的班级不仅是师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还是引领学生精神前进的地方。我们可以发现班级墙壁的美化,发挥了学生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教育的功能,班级美化的墙壁,角落无一不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活力,迸发出勃勃生机。

(2)生态德育下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认识,班级文化的开展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但是现阶段生态德育理念的推进,还需要对教师的生态观念进行革新。那么,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应当及时学习先进的理念,养成生态环保意识,清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对学生的正确管理和引导,实现生态班级的建设。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留心与之相关的素材,找到与生态德育相一致的契合点,就可以实现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从而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做到生态理念的落实,实现对学生习惯与思维的培养。

(3)生态德育下和谐家校关系对构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启蒙的老师,家庭对孩子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有必要保持家校一致,教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构建和谐的家校共育机制。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意愿往往受家庭的影响较大。这就要求,家长应当及时与教师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给予学生理解和支持,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投入关心和爱护,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在关心和鼓励中成长。家校共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教师和家长之间有必要就学生的教育达成共识,在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路径上积极沟通,以保证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

(4)丰富班级活动,渗透德育教学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教师采取传统的说教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灌输,取得的效果不理想。那么如果把德育教育融合到班级活动中来,利用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开展活动,符合学生思维和认知的水平,这样就能够在班级建设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在低年级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了培养,教師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目的有针对的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与之相应的德育理念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走出班级,在校园,社区,公园中感受自然,感受春天的到来,这是对学生感知美的引导,同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朵,对花草树木要爱护,从而落实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引导,必然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感悟,实现生态德育在班级文化构建中的有效渗透。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例如常规进行的班级大扫除活动,通过班级活动养成爱护公务,主动维护班级风貌的意识,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实现对班级的有效建设。而且,学生在打扫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在鼓励中开发小学生的潜在能力。笔者有一次在班级大扫除中发现小马同学默默的修好班级的水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爱护班级公物,动手能力强,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而且,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像传统的节假日,流行的动画片,歌曲等都是他们感兴趣的点,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定期的组织主题活动,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确定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收集演讲,辩论,让学生通过此项活动,感受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灌输。

(5)加强对班级的德育管理

教师在班级开展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班干部的力量,形成一股模范带头的榜样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不能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评判的标准,还要考虑学生日常的表现,可以采用学生自选方式,选出他们心中优秀的班干部。班主任在安排班干部工作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把班干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少,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略显稚嫩,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对班干部进行管理方面的培养,加强对班干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工作。这样有利于让班干部成为班级里积极向上的一股正能量,感染班级的其他学生,从而在班级里形成团结友善的风气。同时,班主任尊重学生表现在尊重学生的差异,爱好,能够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引导他们完善自身的行为,帮助学生克服行为、思想方面的不足,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引导,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实现自身品德修养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对小学班级生态德育文化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教师、学校、家长的共同配合与支持下完成。生态德育理念对班级管理与建设有积极的影响,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教育指引着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因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班主任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德育教育,把生态德育理念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指引下,增强学生学习的活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添砖加瓦,培养学生生态保护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习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新时代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齐爱军.浅谈生态德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山东教育,2017:106.

[2]张凤.浅谈小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02).

[3]石春娥.教育需要从容与期待——《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探究》课题感悟[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5X):35-.

[4]任杰.浅谈促进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才智,2019(22):128-129.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小学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