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课程教学改革

2021-01-17朱敏

红豆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朱敏

【摘要】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修订的核心要素,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根据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新规划,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警察职业意识,是现代警察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本文以公安教育特色为主、在强化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体现实战需求引领教育改革特征,以新时代卓越警务人才培养为目标,本文通过重点研究“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进及考核方式等问题,为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意见。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警察职业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它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但同等重要。201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与目标,尤其在立德树人,健全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方面,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需要结合国家要求、办学宗旨,并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在课程思政教育的始终,从而构建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当前公安院校纷纷落实公安部《关于创新完善新时代公安人才发展机制的意见》的新任务,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课程特色

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作为一门公安专业课程,其总体目标就是将治安案件查处和刑事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在公安民警实际办理案件程序过程中运用技能和增强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提升公安工作职业素养。换言之,本课程以日常社会治安、刑事案件办理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执法办案的技能和规范化处理文书的能力。为确保课程价值的充分实现,立足公安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职业素养,以课程思政育人为前提,以新时代公安工作“十六字方针”为根本,结合人才培养特点,从课程本身入手注重实践操作,在基础理论学习基础上实践探索多种思政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课程实践中设置项目化教学模式。将治安案件查处与刑事案件办理程序分为2学期开展,学生全程参与到公安执法办案技能操作和类型化法律文书处理中,有效锻炼学生的法治理念,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实践性和职业性。

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需要在三大实体法和三大诉讼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素养实操训练,同时融合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案件查处、刑事案件办理程序规定、侦查措施等实践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在一定的实训场所完成,比如模拟派出所执法办案区,学生通过虚拟账号,进入系统,根据案件需求,分角色分场景开展案件办理,同时完成每一个阶段的法律文书并上传。因此,在课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案件研判能力、案件办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书制作能力。因此本课程在设计中需要重视案件办理的流程与职业素养,使其能够传递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产生积极的法治基层治理影响。

三、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建立理念-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理念是行为的指引、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实质就是课程思政意义所在。课程思政不是增设一项教学活动,更不是增设一门思政课程,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一)强化警察职业意识

《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主动融入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大局,坚持以实战需求引领学生的警察职业意识。新时代公安工作“十六字方针”要求,充分体现警察职业意识,同时也是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法治意识、纪律意识的完美结合。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深入推进人民警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激励人民警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警察职业意识的建立和树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源,是培育人民警察的基石,也是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引和行为指南。

(二)强化知识是理念的基础

系统掌握公安执法办案理论知识,是贯通法治理念的坚定前提。“公安执法及法律文书制作”课程是4门课程的集合体,是帮助学生构建理论-实践-理论的知识体系。一是学习治安案件办理和刑事案件办理专业知识。运用理论范式和法治思维方式科学办理案件,同时与刑法、民法、公安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知识交叉融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开放性。二是法律文书制作课程,较之以往是单独一门专业课,课程本身写作难度极高,理论素养要求严谨,学习枯燥。但将其与实务课程融合,根据项目划分开展写作训练及公安问话训练,可以系统的为学生积累学术基础。三是注重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政治性在公安工作中绝对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课程系统学习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着力提升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三)全面培育履职能力

能力是理念与知识的外显,本课程教学注重学生适应公安工作。主要表现在案件研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培养,这些都会开展公安工作应该具备的最基础能力,惟有脑力、笔力、体力、口力的全面提升,方能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面提升学生总结、文字处理为基础的写作能力。同时,包括公安公关、活动策划、沟通协调、宣传制作等。理念-知识-能力“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课程目标,以课程思政为理念养成,使得知识内化与能力全面提升。

四、思政性、专业性和实战性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

人。除了讲授专业课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价值观。新时代公安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教育之路。

五、丰富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充分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本课程为教师主导的理论知识讲授+学、研结合的课堂实训+案例实操考核+文书卷宗的课程考核方式,不断丰富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后自学与课上研讨相结合的过程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主要来源于知识理论设计的重构和分解,如何将理论基础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然后重构设计项目训练;其次,以公安政策、社会热点等网络舆情事件为主,挑选鲜活度高,生活实践丰富的元素,及时传到政策,同时应用于教学活动,甚至课程重点章节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动力。第三,精选教学案例,充实教学素材。想要成为一门精品课,必须实践创新课程案例库。

六、结语

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不论对教师抑或学生均具有重要意义,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是“大思政”教学理念、是学科德育理念。这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更加注重在授业中传道,在教书中育人,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现代化人才需求视野下的教育之路,从课程顶层设计出发,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探寻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环节;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从而满足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汤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2]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陈荟洁,黄海菲.教育与职业.2019(14)

[3]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刘建军.教育研究.2020(09)

[4]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周建松,陈正江.中国大学教学.2019(09)

[5]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关键问题之思.杨晓东,甄国红,姚丽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

[6]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刘淑明,严菊芳,张丁玲,穆婉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5)

[7]“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张保林,楊兵兵,李莎,宋丽平.南方农机.2020(01)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