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过度媒介化现象及其治理

2020-04-22路宜峻

西部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

路宜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互联网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媒介化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意义在于其丰富的拟真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是,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学生态的过度媒介化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过度媒介化。它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性的丧失和过度媒介化导致过度信息化。因此,正确认识高等教育中电子媒介的使用以及界限,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生态、转变教师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加强师生双方信息化能力培养是治理高等教育中过度媒介化现象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子媒介;过度媒介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1-0091-03

信息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是处于这个时代的个体全方位的变化。信息化时代,个体通过媒介这一平台,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个体之间行为的发生、互动,信息之间的获取与交流等通过电子媒介即可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媒介通过信息技术所构建的虚拟情境和技术体验正在逐渐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结构非常明确,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布者,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在高等教育中也是如此,教师通过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传播情境,在传播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的灌输,只能被动地建构知识的内容与框架,无法主动与老师形成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教师对于学生提出问题的回答。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鉴于媒介技术的数字化、传播的互动性这一本质特征,人们在使用电子媒介时,其所构建的情境与技术体验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行为特点和需求特征,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定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播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受众不再只是被动接收信息,他们开始作为鲜明的、有着独特诉求的主体变得日益活跃起来。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受众即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在接收的基础上,逐渐转变为知识内容的思考者、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内化的主体[1],而教师则由之前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中教学秩序的组织者、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引导者。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并不是否认教师这个角色在课堂中存在的意义,而是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更加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行为特点以及需求特征。

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行为特点以及需求特征被电子媒介自身的特点所塑造与规训,人们可以主动地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媒介,借由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接收任何信息。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电子媒介为支撑的慕课、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微信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创客教育等,都能够让学生可以自主寻求知识而非传统媒体时代从课堂教师的讲授或是书本上获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时间、空间、方式的束缚,而老师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例如以电子媒介技术为支撑的慕课教学,可实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信息化時代,电子媒介打破了固定空间、时间与方式对于教学活动的束缚,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这过程中,过度依赖电子媒介所带来的过度媒介化现象也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高等教育过度媒介化现象

(一)教学生态的过度媒介化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2],《规划》描绘了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蓝图。时至今日,各个高校的信息化设施建设有了显著进步,基本做到了每一间教室都配备了齐全的电子教学媒介设施。但是在媒介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依然效果不彰,各个高校只是将媒介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1]。各个高校之所以大张旗鼓进行信息化建设、改革,有的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专业的评估与检查,学校并未形成一个良好的媒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导致深度融合的内部动力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仅仅是应学校要求,机械地将需要讲述的知识通过电子媒介陈列、播放出来,而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在教育技术浪潮的冲击下,学校、教师开始追求新的媒介。智能手机成为了时下最热的电子教学媒介,越来越多基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新的教学模式,如互联网+教学、云计算教育开始走进课堂,于是教师又开始追寻新的电子媒介的使用方法,并将之与课堂授课结合起来,但是课堂教学依旧未能改变知识播放的课堂教学思维,只不过是换了新的电子教学媒介而已。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过度媒介化

信息化时代,电子媒介是作为人们感官的延伸而存在的,个体感知到一切外部信息而不用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所有的信息都汇聚到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媒介之中。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此类电子媒介展开教学亦是稀松平常之事,再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可能依托多媒体或通过一段教学视频的呈现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诠释,鉴于此,教师开始大量使用视频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在教育活动中过度视频化、过度媒体化就是过度媒介化的一种具体表现[3]。在教学活动中,过度媒介化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主体性以及学生主动性的消解,课堂教学成为电子媒介的“演播厅”,教师与学生都停留在电子媒介信息技术所营造虚拟情境中不会对知识进行批判与探究,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演变成为“放映员”、媒体的“播放者”。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开始“播放”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学生开始“观看”整个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活动好像在进行一场电影院的观影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习惯沉溺于电子媒介所呈现的感官刺激并停留其中,丧失了进一步思考的能力,而教师也仅仅停留在播放完这段教学材料紧接着播放下一段教学材料,不会主动引导学生对上一段教学材料展开思考与批判。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在有限时间内记忆更多的知识,往往采用拍照等方式将知识记录下来。但是,过多信息的涌入会导致学生丧失判断能力,只是机械地将知识记忆下来,以便于在日后的考试中将其转换成为一个满意的成绩。

二、高等教育过度媒介化所带来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性的丧失

和传统媒体时代教学过程不同,电子媒介所采用的是图像、影像为主的叙述方式,诚然,电子媒介信息技术的使用使高校的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传统媒体时代,少量的素材无法将一个抽象化的理论概念具体展示在学生面前,但是如今,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很轻易运用电子媒介信息技术构建起一个和具体知识理论相关的虚拟情境,引导学生在虚拟情境中通过对现象的解读,形成对知识的归纳。电子媒介信息技术超越了空间、时间对个体的束缚,将外部的间接经验通过屏幕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感知外部世界变得更为便捷,也更容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形成理解;但是电子媒介信息技术也会形成一个“隔离带”,它将学生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现实世界的所有都是依靠电子媒介信息技术所展现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感知、信息选择能力会大大降低,往往只会停留在感觉刺激阶段,不会对此技术营造的虚拟场景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更不会对未知现实世界展开探索,这与高等教育的本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截然相反的[4]。整个教学活动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下,变成了一场感觉盛宴,学生停留在媒介技术所营造的虚拟情景与技术体验中,走马观花似的“阅览”知识,在这种认知方式下,学生对知识只能停留在感官刺激阶段而无法上升至理性觉知阶段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理性精神的养成。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了对知识的批判、失去了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存储器,长此以往,何谈大学理性精神之培养?

高等教育中过度媒介化现象不仅仅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起到消极作用、进一步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同样,教师的主体性存在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传统媒介时代,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这是由教师与学生在知识、能力、经验、理性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传统媒体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书本知识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媒介技术的使用使教师的这种主导性被打破。首先,电子媒介在教学活动中的过度使用,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成为“放映员”“播放者”。其次,电子媒介信息技术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的差距。慕课、微课等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学生就可能已经掌握了本次教学活动应该教授的理论知识,导致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学生对教师重复的讲授毫无兴趣,教师由之前教学活动主体之一,逐渐成为一个边缘化的角色。

(二)过度媒介化导致过度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电子媒介是作为个体感官的延伸而存在的,个体感知到一切外部信息而不用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但是,使用电子媒介的延伸应该是基于个体现实的需要而展开的,延伸的目的在于感应与传导外部世界的信息,过度延伸则会导致过度信息化。个体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电子媒介与外部世界发生链接,但是获得有用的信息非常少,反而一些碎片化、重复的、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个体看似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但其实对个体有用的信息实则很少。在教学活动中,首先,部分教师利用电子媒介高信息化的特点,往往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给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根本无法停留下来对知识理论进行思考与探究。在课下,教师通过利用电子媒介便捷性的特点,通过电子媒介布置大量线上作业,这样导致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没有时间对知识进行思考。其次,尽管电子媒介确实带来了知识学习的便捷,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学习,但是随时随地也体现出了时间与空间的非完整性,而高等教育中所涵盖的学科体系是一个严谨缜密的科学体系,严谨缜密的科学体系就意味着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势必会破坏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再者,碎片化学习是以学习者的兴趣动机为导向的,毫无兴趣与动机的学习者在没有教师的带领下往往很难完成一门学科的系统学习。在王宇的《慕课低完成率问题的归因与解法》一文中提到,只有不足10%的慕课学习者能够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5]。

三、防止高等教育过度媒介化的对策

(一)构建教育信息生态

“教育信息生态”是指媒介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而是一种人与技术共生的信息生态[6]。这种信息生态是由信息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的环境构成的一个自组织、自我进化系统。信息人与技术环境之间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以最优化的实现系统价值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共生关系和最大的系统价值——也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7]。教育信息生态不再局限、依赖媒介技术,而是越来越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7]。构建教育信息生态旨在擺脱现有的只注重技术革新,但却忽视人这一技术使用者以及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旨在摆脱现有的电子媒介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过度媒介化的问题。构建教育信息生态是注重现代媒介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注重人与媒介技术的融合、是注重学科特色与电子媒介所构建的虚拟情境的结合,如果任由过度媒介化现象在高等教育中泛滥,那么人们最终会沦为技术的奴隶,这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相违背的。

(二)结合学科特色,转变教师课堂角色

媒介技术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确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于提升教学效率、节约教学资源、方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理论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学生长期停留在电子媒介所建构的虚拟情境中,他们的认知行为特点和需求特征发生改变,这会使得他们长期停留在感觉刺激中,这不利于理性精神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科特色,发挥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在信息化时代,教师需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教师由之前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引导者,知识的讲授不再是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合理使用媒介技术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科特色,带领学生走进电子媒介技术营造的虚拟情境中,以便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随后,教师还必须将学生“引出来”。“引出来”是指教师必须将学生从虚拟情境中引出来,回到现实世界,引发学生对该知识理论的思考与批判,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媒介技术参与的每一个教学情境的构建都需要缓慢的进行,必要时给予停顿,以便于学生留出空间进行思考,教师需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对现象进行思考与归纳。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对电子媒介的使用,个体可以超越自身经验,超越时间空间的束缚感知到任何事物。个体通过电子媒介这个延伸,能够感知到外部世界的任何信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合理使用这一优点,但是教师的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前的虚拟情境的构建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引导,将学生带进电子媒介所营造的虚拟情境中,并且将学生引出来,引入到对现象世界的理性思考中。

(三)促进师生双方信息化能力培养

信息化时代,个体的认知以及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何在顺应个体认知特性与行为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媒介技术达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的呢?其重点还是在于培养个体的信息化能力。信息化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面对纷乱信息时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创造再生产能力。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中的过度媒介化现象深究其原因是我们依然处于对技术的初级应用层面,远未达到媒介技术促进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境界,而革命性变革的核心与重点,就在于师生双方的信息化能力培养。培养师生双方信息化能力,就相当于唤醒其自我意识,使师生双方不再以一种被动的方式运用电子媒介技术进行学习,而是以自主、自觉的方式运用媒介技术进行信息化学习,只有推进师生双方的信息化能力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生命质量[7],也只有推进师生双方的信息化能力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推进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变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A/OL].(2012-03-13)[2019-01-1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_133322.html.

[3]俞超.当代信息社会的过度媒介化分析[J].当代传播, 2017(3).

[4]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6).

[5]王宇.慕课低完成率问题的归因与解法[J].现代教育技术, 2018(9).

[6]余盛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5).

[7]余盛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创新分析
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的简单介绍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法津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