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020-04-22吴志清

西部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启示马克思

吴志清

摘要:真正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来源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其中,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本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物质前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价值宗旨。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对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就是为构建和谐美丽的世界提供理论准备,有助于打造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真正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1-0022-03

一、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不断加深

首先,人的本质是一种自身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56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的本质,这种本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了。生命活动即劳动,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他通过实践活動去创造对象世界,改造世界,而动物不把自己同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是自己的生命活动。其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界早已证明,人最初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而在几百万年前,地球环境相当恶劣,类人猿仅靠大自然提供的资源生存下去很难。因此,它们要想继续活下去,就不得不主动战胜恶劣的环境,而要战胜强大的自然界,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行的,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去创造它们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劳动。“人的本质不仅是通过感性活动不断自我创生的人,而且也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具体的人。”[2]因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最后,人的本质是生产劳动。当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去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时,这就已经把人同动物差别分开来了。人类的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使自己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正是由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现实本性才显露出来。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获得满足之后就会去进行第二个新的活动以便获得新的满足,依次循环就会产生更多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够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去创造生活资料,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即劳动。

(二)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

马克思认识到了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形式进行了批判,他所阐述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假象、一种偏见,所以,马克思视域下的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形态[3]。在资本主义环境下,分工导致单个人的利益与相互交往的人的共同利益之间产生分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革,分工进一步明确,单个人的私人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愈来愈突出。在虚假的共同体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是无限大的,当他们作为一个联合体时,会对无产阶级进行最大限度的剥削、压迫,获取他们的普遍利益,而在这里,单个人的利益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然而,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统治阶级的利益多数是建立在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之上的,被统治阶级的利益非但没有获得,反而受到限制。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1]199马克思从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角度对虚假共同体进行了批判,但他也不否认虚假共同体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此,虚假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马克思眼中的“真正的共同体”

(一)本质:自由人的联合体

由上述的批判可以看出,当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达到一致时,“共同体才能真正代表一切社会人的利益,才能成为个人自由的联合形式,从而成为人的本质的实践表征。”[4]《共产党宣言》提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一方面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展望。这种美好共同体的实现就离不开无产阶级的联合,在无产阶级的联合下,每个人都将重新获得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并且充分展现其才能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财富,这时“旧的社会关系将被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将会被推翻,个人获得独立发展。”[5]工人阶级取得的财富就成了他们的直接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自己占有的而不再是资本家的利益了。在真正共同体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6]。人们获得了普遍的自由,异化的劳动变成了自由自觉的活动,社会财富成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本,使自己逃脱桎梏、全面发展,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二)物质前提: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叙述,真正的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在自然共同体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资源匮乏的危机,为了生存下去,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统治阶级的社会,他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单个人的利益完全得不到满足,也就不能自由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因此就免不了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人们生活在虚假的共同体中只会贫困,因此马克思指出要想逃离这种贫困的现象,就必须消除私有制,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把人类的共同利益放在制高点。私有制的存在阻碍了个人自由发挥才能,因此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会公平的好处。

(三)价值归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指出,只有在真正共同体下,人们才能够有机会、有能力发挥自身的自由。“个体由于自身和生活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先天差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和要求,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用同一尺度对待所有人的狭隘平等观念被扬弃。”[7]马克思从历史观和发展观的角度出发,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促进人类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彻底消除私有制。恩格斯指出,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共同体能够齐心协力、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规模扩大,通过消除原有的旧分工,让更多人创造属于大家的财富,通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这不但是废除私有制带来的结果,更是共产主义联合实现的必要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成了自己结成社会的主人,同时也成了自然界的主人,人们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所得到的物质资料,自由地展现自身的手段,从而人的思想素质也得到大大提高。

三、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要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社会,离不开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废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社会全面自由发展。鉴于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治国理政理念,提出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求建立的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为构建和谐美丽的世界提供理论准备

所谓和谐世界就是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真正达成了和谐,共同助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8]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当前国家的发展局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同心共造生态命运共同体,这与人的本质“自由人的联合体”有相通之处。马克思是一位具有很强前瞻性的思想家,他的真正共同体思想实质上是要建立一个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共处的和谐美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断发展着的,本身被赋予了追求和谐美丽社会的价值意蕴。但是这种和谐在现今并不代表各国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而是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通力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去面对化解矛盾,它表明的是各个国家不仅拥有平等的权利,更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达成国际社会的共识,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自由全面发展”[9],这表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友好和谐的交往,这种和谐更多代表了这一共同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并且能够获得实现其才能的手段,从而实现其人生价值。

(二)有助于打造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0]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人类的命运是相互连接着的,利益是共同的,责任也是共同的,同时情感也是共同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下,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共同利益是相互对立的,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但马克思真正共同体追求的是一种全社会成员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相一致的社会,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建立一个联合体,在联合体中创造共同利益。从不断发展的角度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与马克思恩格斯表达的文明交往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同时这一理念又是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的演讲中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理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要求人类社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发展成果的共享性”[11]。它强调人类的自愿行为和责任都离不开共同体这个整体,人们的利益在共同体中诞生,责任也必须共担。

(三)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发展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所追求的是一个全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公平,在自由的环境中全面发展自己,在发展自身的过程种建立起联合体的社会。在这种共同体环境下,“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人意识到自己是平等的人”[1]202,这就说明在人们心中,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了他们遵守的道德规范。坚持公平正义就要求各国秉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公平公开的方式展开各种国际交往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方面。平等互利并不是说绝对的平等与统一,仅仅是说各国在交往过程中有平等的机会,平等地参与活动的权利,而坚持公平正义也不是说要发达国家完全让出自己的利益止步不前去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利益,而是要它们充分运用本国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等手段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各国利益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2]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阐释了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追求自由平等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要求国与国之间要扎实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这种新型国际关系是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它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今天新时代的主题更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胡寅寅.走向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致思逻辑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6.

[3]朱纹正.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及当代意义[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4]洪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立场及其价值超越[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5]张宏.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6]石云霞.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1).

[7]张杰.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5.

[8]郁有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视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新解读[J].理论与现代化,2018(1).

[9]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4).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陈东英,刘忠权.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1).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启示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