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2019-10-07姚康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校英语

【摘要】本文基于高校翻译专业《国标》大讨论,以及翻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广西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改革,指出该探索对翻译专业的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英语;应用型翻译人才;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姚康(1988-),男,广西梧州人,广西外国语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前言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于2018年发布,是我国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国标》提出人才培养规格包含“素质、知识、能力”三要素,英语类专业(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的培养目标均强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王巍巍,仲伟合 2017:5)。

广西外国语学院作为一所以语言专业为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自2011年升本开始就不断地探索既符合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实际,又能突出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2016年开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翻译模块课程;2018年正式招收翻译专业学生。广西外国语学院是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与众多高校一样,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

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

翻译专业本科的教学研究,突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研究。就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上,王巍巍,仲伟合(2017:5)认为,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首先,课程设置仍然是以传统的翻译课为主,偏重理论知识讲解,主要停留在翻译技巧的训练上,因此支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辨能力提高的翻译课程有待设计开发。其次,《国标》对英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而这是传统翻译课程无法满足的,当前的翻译课程体系中缺乏能够反映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课程。最后,在毕业论文环节,由于缺乏研究方法等课程训练,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滑坡,与现实需求、专业实际脱节(王巍巍,仲伟合 2017:6)。此外,当前多数高校的毕业论文仅限于学术类论文,脱离现实需求(常俊跃,刘之攀 2015:54),翻译实践类的论文所占比例有待提高。

在翻译专业教学内容方面,侧重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两个方面研究。在课堂教学方面:首先是教材选择,当前的翻译教程内容大同小异,大多数是按照从词汇翻译、句子翻译到段落、篇章翻译的顺序编写,并依次罗列常用的翻译技巧、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这样的内容编排,学生往往只能学到孤立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却不知如何把这些翻译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赵俊姝 2016:117)。其次在于译例选择,翻译教程中的译例年代久远、缺乏时代气息,且内容多为文学翻译。翻译练习选材方面:无固定主题、体系性差、无法实现主题知识和平行文本的积累(赵俊姝 2016:117)。

在教学方法上,赵俊姝(2016:117)指出,传统翻译教学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翻译结果为主导,对翻译学习过程重视不够,从而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缺乏对翻译过程的批判思考,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对“参考译文”亦步亦趋、思想僵化,最后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此外,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翻译课大多沿用语言教学的模式,采用“讲授翻译技巧 + 翻译练习”的教学方法(赵俊姝 2016:117)。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讲解语言及语法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低下,学习效果欠佳。

在评价方式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命题方式单一。主要题型为句子和段落翻译,知识点覆盖过于狭窄。第二,考核内容单一。当前翻译课程考试侧重于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鲜少涉及。第三,批判思维训练未能体现(杨能 2018:56)。黄深源(2010)在“思辨缺席”一文中指出外语系的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并指出学生患“思辨缺席症”的原因和根除这种“疾病”的方法。翻译测试中应该加大对学生翻译思辨能力的训练。翻译课程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翻译水平、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翻译课程考试的落脚点应该在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培养目标要求,适应翻译市场需求(杨能 2018:56)。

三、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1.英语专业翻译模块课程的探究。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孙伟 2011:58)。正是出于创新求变的考虑,我校基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尝试在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下进行翻译教学改革实践,并以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改革为例进行探讨。

(1)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国标》,英语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除了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置了传统的《英语初级笔译》《英语中级笔译》《英语初级口译》《英语中级口译》课程外,我校率先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在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口笔译实践》《地方文化翻译实践》等两门纯实践的特色翻译课程。其次,设置了7个学分“有学分无学时”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分7个学期进行,翻译方向的学生需要完成“短文英译中”“短文中译英”“博物馆翻譯实践”等翻译实践项目。此外,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了《翻译研究方法》的选修课程,这对于学生写作翻译类毕业论文,提高翻译实践类毕业论文的比例具有指导作用。

(2)教学内容改革。我校率先对特色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期给传统翻译课程一些启发。不同于传统的翻译课程,《中国-东盟博览会口笔译实践》《地方文化翻译实践》这两门特色翻译课程是纯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按主题进行编排,材料全部来自教师的收集和翻译。《中国-东盟博览会口笔译实践》是针对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对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关活动材料的翻译实践,了解展会翻译的社会需求与展会翻译人才应具备的翻译能力。第一学期的主题内容为:商务名片翻译、标识语翻译、简历翻译、商品说明书翻译、公司简介翻译、公关文稿翻译(商务信函翻译、会展邀请函翻译、领导发言稿翻译)。主题内容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翻译需求紧密相关,主题编排由浅入深,口笔译均有涉及,以英译中为主,且体裁均为非文学翻译,实用性较强。第二学期的主题内容为“两会与论坛”“东盟概况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特色与内容”“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关信息”“东盟10国简介”。内容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知识有关,口笔译均有涉及,以中译英为主。《地方文化翻译实践》是针对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对南宁市博物馆相关材料以及广西饮食、节日、旅游、习俗相关的文化类文本的翻译实践,了解地方文化类翻译的社会需求与翻译人才应具备的翻译能力。第一学期的主题内容为:“南宁市博物馆简介”“古代南宁陈列”“近现代南宁陈列”“兵变馆”“红陶馆”“民歌馆”。主题内容是基于南宁市博物馆的场馆设置进行编排,南宁市博物馆为我校的校外实践基地。通过翻译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南宁的历史知识,积累英文表达。第二学期的主题内容为:“广西饮食文化”“广西特色节日”“广西旅游景点”“广西传统习俗”。主题内容为广西的特色文化,通过翻译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广西,积累英文表达,并初步掌握文化类文本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此外,课后翻译练习的内容也均与所学主题紧密相关。基于每个主题,翻译素材都是可以无限挖掘的,从而确保了我们课上和课下的翻译量是充足的。毕竟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才能把所学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逐渐内化。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翻译课程的兴趣,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具体的翻译技巧,还能积累主题知识、英文表达和平行文本,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了储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是符合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的。

(3)教学方法改革。不同于传统翻译课程的“讲授翻译技巧 + 翻译练习”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我校摒弃了“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而是变成“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行完成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总结翻译难点和翻译方法,最后将问题带到课堂解决。课堂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地方,老师变成了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让学生“惟命是从”的权威;学生变成了课堂的真正主角,他们带来了问题,并通过与师生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被动地练习,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学生不再对“标准译文”亦步亦趋,而是积极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也不必死记硬背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而是学会先分析和理解源文,再灵活解决具体的翻译困难。同时,教师也可以对翻译难点更有针对性地讲解,从而节省了课堂时间。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穿插“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以项目为素材进行教学。教学项目包含两种:虚拟项目和真实项目。虚拟项目指的是模拟真实翻译任务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真实项目指的是引进校企合作等资源,让学生参与真实有偿的翻译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升。如没有条件进行真实项目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虚拟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翻译全过程,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动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项真实的翻译任务,如布置一个笔译项目,要求多人合作完成,个人完成后需要集体审校、讨论,最后确定译本,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汇报;或是布置一次会议口译模拟实践,要求多人分角色合作完成,录下视频,之后集体观摩反思,撰写反思日记。该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完成翻译任务,总结翻译过程,提高翻译能力。“案例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的翻译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翻译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对比教学法”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文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译本的优劣,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评价方式改革。改革后的翻译课程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成绩(50%)和期末翻译报告成绩(50%)。平时成绩由以下项目构成: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小组活动。课堂表现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分享译文、评价他人译文等活动的表现。平时作业指的是课后翻译练习,采取课堂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之后教师还会进行二次检查,总结翻译难点。学生互评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同时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小组活动指的是教师在学期中安排1-2次小组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合作完成翻译项目、模拟口译现场、产品推介等。期末翻译报告,类似毕业论文中的翻译实践报告。学生先自行翻译,再进行翻译总结(翻译心得体会+案例分析),该评价方式旨在锻炼学生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并对翻译过程进行总结的能力,测试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国标出台后,各高校要在国标基础上制定校标,即学校的专业建设目标。各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社会对英语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做到定位明确,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冯光武 2016:16)。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广西对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即立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着眼于促进和服务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能够在外事、旅游、法律、商务等领域从事口译和笔译的复合型专门翻译人才,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区对外开放与经贸合作的需要,为文化交流与经济建设服务(杨雄琨 2011:18)。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对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口径宽厚、实践能力突出、社会适应性强的复合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孙伟 2011:58)。 因此,结合《国标》的指导,我校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是明确的,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備较强的双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口笔译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工作的、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高校英语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