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环境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分析

2019-09-10胡敏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高中实践

胡敏

【摘要】2014年新高考制度改革率先在浙江、上海展开,自2017年起,高中毕业生的高考志愿首次采用“专业+学校”的模式进行。受新高考制度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提升。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不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而且强烈意识到对于高中生自身而言,他们也应当从思想上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当下高中教育一直包含着功利化的现实困境,因此改变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势在必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便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新高考环境;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对学生“7选3”的选课和高考专业的选择有所影响,而且还对以后职业决策和生活幸福感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增强高中生对生涯规划的意识及能力,学校必须先从思想上重视,然后构建相应的体系,进而达到相应的目的。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背景

1.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当前,由于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全国开始实行选专业项目,我们才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的高考模式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专业(职业)时代。由于在初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过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在面对众多的专业如何选择上便形成了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学生不仅不了解高等院校专业的作用,也不知道自己将来如何就业。因此,新高考大环境下对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改革便成了一种趋势。

2.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当前的新高考环境下,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一些重点中学来培养人才,有些地区甚至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优秀的教育资源熏陶下学生都个性迥异,智力超群,在此大时代背景下,教师若能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将来我国必然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批栋梁之材。届时,其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和格局都会产生极其有利的影响。

二、生涯规划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社会各界多少都会有以考试为重的老套观念,而对教育中更为重要的价值却视而不见。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的成绩成了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尺,进而使学生都成了成绩的“奴隶”。在成绩为重的教育大环境下,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相关教育机构,都不能深刻理解和重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大意义。反而,那些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机构或者教师便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这种应试教育的旧理念使我们的教育体系趋向于功利化,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不能被好好利用。功利化的教育造成了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对于生涯规划教育也只是潦草地“一笔带过”。这种教育带给学生的也仅仅是功利化的思想,容易导致学生难以认清自己进而迷失自我,更别说充分展现个人的个性了。

三、新高考环境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1.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社会各界教育功利化的思想

社会各界要从根本上改变成绩为重的思想倾向,同时还要改变教育功利化的制度,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在生涯教育中先入为主的旧观念。当下对新高考改革的《意见》中规定:“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所以,只有抛弃那些以考试为中心的旧观念,才能让生涯规划教育取得长远的发展。首先,学校应在德育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让德育在教师心中扎根,真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其次,教师必须摒弃应试技巧上的研究,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扩大知识见闻的同时有更长远、健康的发展;再次,不仅学校,家长也要以此为立足点让学生能够发展独特的个性;最后,教育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新高考改革的有利作用,彻底改变陈旧的体制,与教师、家长一道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开辟新的广阔的天地。

2.提高生涯规划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要想彻底解决生涯规划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学校就要针对性地进行改变,如提高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课程的地位对于教育观念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将生涯规划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其地位会有相应的提升。

3.开展生涯规划测评与团体心理辅导

近年来,我校各年级学生开展了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活动,并形成了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学生的未来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兴旺。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的选课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联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栋梁的培养。因此,为了帮助高中生能够对未来发展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校对高三学生进行高考前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自信,从容应考。这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辅导,在学生之间做好调查,合理分析,从而形成生涯规划调查数据,并贯彻从实际出发的理念,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选专业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4.举办生涯规划工作坊与专题讲座

针对我校学生整体现状,我校分别开展了以理想和学习心理为主题的生涯规划专题讲座,以增强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生涯规划的理解,我校开展了相关的生涯探索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假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活动,即让学生借着走亲访友的机会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学生可以选择一名亲友或者优秀校友围绕高中生活的适应、规划,对高考或大学相关的问题进行访谈,并且记录整理以及带有思想地总结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样学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自己的家庭进行总结,把生涯与家庭有机地融合起来。

5.通过开展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建立专业体验基地等活动加强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

鉴于学生对生涯规划、对自身生涯规划不够明确这个现状,我校于2017年以来,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生涯规划课程,并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积累了生涯规划校本教材的大部分资料。另外,我校还对学生进行个体生涯规划辅导,并对生涯规划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形成辅导案例分析报告。在高中时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时,教师不仅要进行学业的规划,同时还要进行职业规划。当下,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一件事就是将来完成学业以后对职业的规划,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和探索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职业探索,而且要激发学生对实践体验的兴趣。因此,高中学校可以采取与当地大学合作的方式,就近利用高校的有利资源,建立一些职业生涯实践基地,通过真切的体验使学生能够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为依托,让自己真正地认识和理解职业的含义。这样,学生在将来学业结束时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也就会更加明确和清晰。

生涯规划不只是学生的学业规划,也贯穿着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在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存在感,以此激发其学习动力,增强其行动执行力。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对每位学生的将来发展和终身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应当系统地贯穿学生成长学习的整个时期。对于所有教育者而言,我们必须科学地展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并结合教育的本质,把它当作重要的目标指向。这样,既能满足新高考课程的要求,又能实现学生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朱久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8):43-44.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高中实践
高校辅导员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生涯规划教育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