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描写+想象”让习作学习更灵动

2019-09-10黄惠英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黄惠英

【摘要】小学生习作基础普遍较低,教师要有“知行”教学意识,在教学引导时,需要切准学生思想脉络,精选习作题目,创设观察情境,巧借文本图画,丰富体验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思维,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对行知有科学解读,他在《陶行知文集》第219页中谈道:“我们必须以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作根,然后别人的相类似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需要依照陶行知先生“行知”关系解读展开教学发动,为学生提供“知行”成长动力。描写和想象是习作学习的重要追求目标和操作方法,教师要针对学生学力基础实际展开教学调度,为学生创设更多观察、想象的情境,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这样才能有力提升学生的习作品质,践行“知行”理论。

一、精选习作题目,激发学生想象

小学生思维活跃,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习作情况精心筛选习作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就能够生发描写、想象冲动,这样的题目设计无疑是最为成功的。教师需要有学情调查意识,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取向的基础上展开题目设计和选择,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材有比较固定的习作内容,对习作方向也有一定要求,教师需要有灵活处理的意识,不脱离教材也不拘泥于教材。

学生对习作存在畏惧感,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需要做出针对性教研,这样才能采取应对措施。在选择习作题目时,教师需要重点阅读教材习作相关内容,以确定习作方向和习作题目。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时,这个题目本身就具有直观性,能够顺利调动学生的习作思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选定了教材题目:“猜猜他是谁”,这是一个很好的游戏。俗话说:“百人百姓百脾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仔细观察你最熟悉的同学,抓住其特点写几句话,让别人猜到他是谁,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顿时兴奋起来,开始观察写作对象,课堂学习气氛被点燃。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当场诵读习作内容,不等学生读完,其他学生都猜到了这个人。一个游戏性质的习作题目,成功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想象思维,其训练价值极高。

二、创设观察情境,启发学生想象

培养学生观察力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学生虽然有比较强烈的观察欲望,但观察缺少明确的目标,其观察效果也不能呈现出来,对习作形成的支撑力量也极为有限。教师要以习作主题为布设原则,让学生对身边事物展开主动观察,如果有需要,不妨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联想,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这样便可以为习作带来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在学生观察时,教师要给予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如何展开观察联想,有了明晰的操作路线,学生的学习会顺利展开。

写观察日记是极好的习作训练手段,教师在具体布设时,需要给出明晰的观察路线,确定观察的对象范围,这样才能顺利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习作《写日记》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观察日记任务。只要我们睁开眼睛,我们就会看到大千世界的千景万物,不管这些事物与你的生活有多大关系,我们都需要有主动观察的意识,唯有充分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成长。家里家外、上学路上、学校生活,到处有看不完的风景,如自然景物、社会现象、自身体验等,都能够成为观察对象。每天写一个观察经历,详细描写看到的事物,你的日记便会成为百科全书。教师布设任务后,学生给出积极回应,对生活观察对象进行集中筛选,确定了不少观察点。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视角,其想象力也会及时被激发,积极参与到习作中。

三、巧借文本图画,诱导学生想象

教材中有一些图片信息,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到一些图片或者动画等信息材料,为习作教学提供更多辅助信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规划出观察路线,强调观察视点,让学生顺利抓住事物特征,并以此作为习作素材,在具体整合中进一步想象,提炼升华观察材料,形成习作主题和灵魂。

在教学《习作续写故事》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看几幅插图,说说习作规划。学生展开自觉讨论,厘清了故事情节。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个性设计,并给出纠偏修改意见。当学生形成习作共识时,教师展开学情调查:大家已经明确了习作方向,对故事情节也进行了梳理,想不想将故事写出来呢?学生大多出现了迟疑表情。教师随即打开多媒体:这里有一段动画,大家先看看。动画片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西游记》,介绍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当片段播放完毕后,教师给出习作建议:唐僧赶走了孙悟空,单凭猪八戒和沙僧是难以完成保护师父的任务的,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能够发挥想象,续写这个故事吗?学生听说要为动画片续写后面的情节,自然是热情回应,纷纷给出自己的设想。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踊跃发言。一段动画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描写体验,成功激活了学生想象思维,不管学生续写的故事如何,教师借助直观手段教学调度是成功的,赢得了教学主动权。

四、丰富体验活动,活跃学生想象

陶行知这样说:“行动是思想的母亲。”创设丰富实践体验活动,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诉求。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形式众多,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体验认知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合理整合,为习作提供丰富素材,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学生生活观察、阅读博览、社会观察、实践操作等都属于体验活动,其观察机会极为丰富,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想象力。

学生生活体验极为丰富,为习作学习提供了丰沛的信息资源,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针对性体验设计,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实践中完成认知构建。如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个习作内容要求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并从中发掘学习认知。教师就此为学生布设了习作训练任务:学校花园是校园最美的地方,我们现在去展开观察体验活动,利用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展开体验观察,并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将这些体验变成描写文字,表达我们的愉快心情。学生听说要去学校花园进行实地观察都十分兴奋。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观察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学生观察体验收获满满。在习作操作中,学生大多能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并借助想象抒发自己的情懷。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对学生个性表达给出具体指导,习作学习顺利推进,学生习作能力得到有效历练。一个小小的观察实践,将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学生情绪饱满,习作训练成效显著。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行动实践机会,自然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认知。小学生思想活跃,观察意识比较强烈,富有想象力,这都是重要的教学优势,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合理运用和科学设计,为学生习作学习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汤玉莲.走进未来生活 写好想象作文[J].教育艺术,2017(05):76-78.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