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纸媒传播创意之路

2018-06-07朱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创意传播

朱江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若要增强自身竞争力,就必须保存核心竞争优势。在增强新闻报道权威性的同时,不断加大传播创新策划。通过对平面媒体介质的革新与包装的创新,探索传统纸媒的传播创意之路。以巨报展览这种特有的形式纪念特殊的时段与时刻,让人看后精神振奋,无疑是引领媒体传播活动的新潮流;这也是传统纸媒创新思维、整体实力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传播;创意

中图分类号: G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8)01-0040-05

一、蔚为壮观的巨报展颇具视觉冲击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普及、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增多壮大,传统纸媒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

作为人类传统阅读方式,传统纸媒要想在万变的社会中健康存活下去,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与变化。

创新是必要和重要的。在内容上,将挖掘媒体新闻的特色性和创新性,成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从“质”和“量”上强化原创新闻、独家新闻、重大新闻;在形式上,依附于新闻报道上的互动传播,增加与受众的互动,改变人们拟定的传统阅读模式。基于传统纸媒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十堰晚报》连续多次推出巨型报纸,在形式与内容创新上获得巨大成功。

2017年9月28日,《十堰晚报》、秦楚网推出《文明印记》特刊,用64个版面全面梳理十堰创文历程,展示十堰创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亮点做法,让广大读者通过特刊感受文明创建带来的美丽嬗变。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纸媒的报道方式,助力报纸传播内容的创新与突破。就在当天,热闹喧嚣的十堰人民广场上,70幅高3.4米、宽4.4米的巨报展览隆重展出。这70张巨报,单张展板的面积超14平方米,呈矩阵排开,是现行《十堰晚报》单张面积的100倍,蔚为壮观。展出的内容是《魅力十堰·文明之城——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专题展览》。历时3天的展出,深受广大市民好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竞演央视《魅力中国城》是2017年十堰市的两件大事。测评组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调查、材料审核等方式,对十堰创文工作进行了综合测评;《魅力中国城》首轮与茂名市竞演胜出,第二轮与阿拉尔和菏泽同台竞演。

为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激发动力,由十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旅游委、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十堰晚报》、秦楚网承办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魅力十堰·文明之城——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专题展览》揭开神秘面纱。其内容选自《文明印记》特刊和十堰参与《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的精彩瞬间。

这也是《十堰晚报》又一次举办巨报展览。此前,展出过《我们的2012》、《2013市民生活报告》、《南水北调纪念特刊·大江北去》巨报展览,均为90至100多个版面。

“真壮观,看了心潮澎湃!”在巨报展览《魅力十堰·文明之城——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专题展览》,市民们争先恐后仰着头仔细地阅读着“巨报”的每个版面。城市因文明而美丽,人民因城市而骄傲。展出现场,70岁的退休职工周崇煌仔细地品读每一篇文章。周崇煌说,巨报展览编排大方,板块明晰,创意新颖,可以令社会各界全面系统了解文明城市创建历程,让广大市民更加直观地感受文明创建带来的美好变化。

“我前几天还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了趟茂名。”64岁的十堰退休职工魏保民激动地说,1992年,他因工作去过一次茂名市,十堰参与《魅力中国城》竞演,首轮与茂名PK,两个城市因此结下了兄弟情谊。“十堰通过参与创文和参加魅力中国城评选,城市更加文明了,知名度提高了,人民更加幸福了。報社举办的巨报展质量、内容都很好,很受老百姓欢迎,希望以后多开展类似的活动。”魏保民说。

记录创文足迹,珍藏城市荣耀。观看巨报展览的观众络绎不绝,其中既有十堰市民,也有到十堰走亲访友观光旅游的外地游客,还有不少读者纷纷拍照留念。

该大型巨报展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报道中,始终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其本质是强调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表达了积极的思想性,是一次暖新闻的集中聚焦。

二、巨报内容选自“文明”与“魅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应了人们对精神信仰的热烈关切,鲜明地亮出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今时代的精神底色,是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通过教育引导、與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追求。文明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十堰350万儿女共担责任、共创文明。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心里搞建设,核心是人脑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十堰,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从1989年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开始,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从未停歇,至今已28年!“十星”品牌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蝉联省级文明城市“七连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两连冠”、提名城市“两连冠”……一系列荣誉凝结着全市人民“28年磨一剑”的不懈追求。28年的“赶考”路上,十堰人民热情饱满,勇往直前,始终以文明塑造城市风骨与灵魂,植文明于琼花,播仁德于玉树;28年的奋斗,栉风沐雨;28年的发展,硕果累累。内外兼修,文明之花在秀美的十堰璀璨绽放。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文明所在。2015年,十堰提出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3年来,全市上下同心,奋勇前行:实施创文20大专项行动,狠抓公共设施完善,优化公共秩序,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严格督查问责……通过创建,文明新风斑斓尽现:人车互让了,斑马线前文明了;乱穿马路的少了,交通事故下降了;市场干净整洁了,买菜购物舒心了;人人争当志愿者,小红帽越来越多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市民纷纷为创文成果点赞。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的接力棒在你我手中传递。《十堰晚报》、秦楚网推出的《文明印记》特刊,全面梳理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程,展示十堰创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亮点做法,将每一处的文明汇聚并燎原,让广大读者通过特刊感受文明创建带来的美丽嬗变。

2017年9月29日《十堰晚报》报道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型巨报展览。

在竞演央视《魅力中国城》过程中,舞台上的光鲜与荣耀让人振奋,当结束的大幕落下时,那都属于曾经!但是,对于350万十堰人来说,2017年从盛夏至寒冬,那段为了这座城而共同努力的经历难以忘怀。十堰竞演团队每轮竞演留下的感动瞬间和深情故事仿佛就在昨天。

在《魅力中国城》舞台,十堰充分展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恐龙造型的憨态可掬、原始野人的粗犷淳朴、窈窕淑女的温婉动人……一个又一个舞台形象,讲述了十堰从龙蛋共生的恐龙故乡到远古人类“郧县人”,从女娲补天抟土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从中华诗祖尹吉甫到朝秦暮楚地的厚重历史文化故事。展现了十堰这座城生命不断线、历史不断代、文化不断层的独特内涵。

《魅力中国城》十堰与茂名的同台竞演正式开始,也是十堰在《魅力中国城》舞台的初次亮相。随着现场灯光全部熄灭,汽车轰鸣声响起,一组射灯的灯柱齐刷刷射向大屏幕。大屏幕逐渐打开,十堰市委书記张维国身穿赛车服,头戴赛车头盔,驾驶一辆方程式赛车登上舞台,引发现场观众一片欢呼。

极具创意的出场方式,湖北日报曾这样评价:“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为了给家乡拉票,够拼!”

舞台上,张维国带领着十堰战队,将十堰名山古观的悠久历史和丰饶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示得淋漓尽致。节目中,张维国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十堰驰名中外的三张名片,讲述了丹江口库区为保护水源而迁移47万人的故事。与此同时,十堰市长陈新武,政协主席师永学,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歌莺也来到现场,为十堰加油助威。

《魅力十堰·文明之城——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专题展览》极具视觉冲击力,图文并茂,通过创文综述、创文十大变化、创文先锋人物、文明代言、部门行动、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等板块,全面梳理了28年来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程、亮点做法、动人故事、成功经验,以及十堰参与《魅力中国城》首轮竞演的精彩瞬间;带领市民再次回顾那段拼搏过、奉献过、紧张过、哭泣过、欢呼过、感动过、自豪过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

三、新闻传播创新的全方位推进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相维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回顾既往,盱衡未来,新闻传播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新闻传播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准确地宜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若要增强自身竞争力,就必须保存核心竞争优势。首先要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网络中的消息虽然更新快,但大部分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其次就是策划创新。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新闻传播学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堰市很年轻,区区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就350万,短短50年历史;《十堰晚报》也很年轻,日均不足30版,创刊仅有20年。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全国名不见经传的地级市、这样一个在全国报界汲汲无名的纸媒,通过自身的创想与创意、探索与革新,近年来却佳作频出、不同反响,引领着报业变革的浪潮,延伸着平面媒体的核心价值,通过对平面媒体介质的革新与包装的创新,探索出一条传统纸媒的传播创意之路。

无论是采写新闻还是包装推广,最头疼的应该算是“捉点子”,有了“点子”,便下笔如有神、一夜成名天下闻。

“点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策划”。“策划”,《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 筹划、谋划。《辞海》里解释为“计划、打算”,本质是预见性和创造力。

那么,新闻策划是什么? 新闻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所谓新闻策划,就是让新闻传播达到最优效果而采取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行动。新闻策划不仅是对报道节奏的设计与调控,而且是对报道采写环节所做的精心取与舍,对稿件处理所做的精细打磨。新闻界有一句名言: 我不能影响你怎么想,但我能影响你想什么,谈什么。

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做出让读者能读、悦读、深读的内容?惟有策划!新闻选题要策划,主题角度要策划,稿件谋篇布局要策划,标题怎么做也要策划。版面如何布局、版式如何设计、色调如何运用、专栏怎样构成、文字哪样风格等都离不开策划。内容打磨、人员调配、发稿安排、形象设计,都属策划范畴。

可以说,微到一个采访选点,小到一篇新闻写作,中到一个版面处理,大到一个项目设计与推进、一张报纸整体的运作,都离不开策划。可谓天天要策划,事事要策划。

因此,策划是做新闻的生命。一块版面,你是种花还是种草? 市里没有会议,本土要闻版怎么办? 没有火灾、没有车祸,热线新闻版做什么? 我们靠什么解决稿源危机、怎么样产生好稿? 惟有策划。策划就是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把新闻生产的工序前移到稿件采写以前,提前介入,提前策划。细细掰一下,你会发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做的事都是有规划、有计划、按部就班的,比如今年办哪些活动、开哪些会议,一年前就做好计划、编制好预算了。年年都是那些事儿,只是发生地域不同而已。同样是“四季歌”,即使是年年唱,不同人唱功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创新,为《十堰晚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与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同舟共济一座城。《十堰晚报》作为“汽车城”的文化建设者、传播者,和万千读者一起见证着、记录着她的每一步变迁。《十堰晚报》曾于2010年4月16日推出了中国报业史上首份3D报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赢得业界的广泛好评与高度关注;巨报展览,《十堰晚报》又是开鄂西北之先河,创湖北省規模之最!

当前,以信息革命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世界各地。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实现了传播技术现代化,推动了社会信息量的刷增和信息流通的加速。大众传播领域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变动。传统纸媒选择用不断创新来奉献参与这座城市建设的建设者们,不仅是颠覆传统的突破性创举,更是一场颠覆传统纸媒形态的变革。

可以说,以巨报展览这种特有的形式纪念特殊的时段与时刻,无疑是引领传统纸媒传播活动的新潮流;这也是传统纸媒创新思维、整体实力的生动体现。

Creative Way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 Media Communication

under New Media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Huge Newspaper Exhibition of Shiyan Evening News

ZHU Jiang

(Interview Center of All-media Editing Department of Shiyan Evening News and Qinchu Network,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media era, traditional newspaper must preserve its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f it wants to enhance its own competitiveness. I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reative planning in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ages authority. The creative ways of traditional paper media communication are explored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packaging and media. It is encouraging to choose huge newspaper exhibition to memorialize special occasion and moment, which is undoubtedly the new trend of media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a vivid embodiment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overall strength of traditional paper media.

Key words: new media era;traditional paper media;communication;creative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创意传播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浅谈运动品牌标识的设计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
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