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2016-10-08

成才之路 2016年25期
关键词:传统绘画对口单招创造能力

储春红

摘 要:色彩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对日后专业课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传统绘画教学的利弊点,从境随心生、重定审美,研究学生、分层教学,对接高考、推敲细节三个方面,研究设计色彩教学的突破点。认为教师要从引导学生“看”开始,领着学生“玩”色彩,和学生一起“摄”“画”美景,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树立新的审美观,提升色彩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对口单招;传统绘画;色彩;课程改革;创意;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3.07;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08-02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重中之重。色彩课程教学改革已历经数年,色彩静物不再是根据规律和经验来完成的写实色彩,而是要求学生富有个性地进行创造性表达,有独特的个性。这就要求职校学生不仅要有绘画基础,还要有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作为色彩基础课程教师,要注重引导职校学生学好这一门课,提高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对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进行研究。

一、传统绘画教学的利弊点

传统绘画着重绘画的写实性色彩训练,侧重于寻找客观的自然色彩的规律性,建立对色彩基本要素的感性认识,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具有三维的真实感的客观物象。色彩的关注点侧重于环境色,而在表现上多做加法,即尽量感受丰富的色彩关系和微妙的色彩变化并加以表现。绘画过程的直观性、形象上的真实性,是评价的主要依据。传统绘画作品从形、色、质上看,是追求真善美的,这要求作画者自身有较高的美学修养,还需要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训练。这对职高生来讲要求较高,可能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理想目标,因而影响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职校学生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该依据学情进行适当的改革。而由传统的绘画性写实,转变为设计性创意,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二、设计色彩教学的突破点

传统绘画着重写实,限制创意,对色彩的本质研究很少,色彩与色彩的关系、色彩与色彩的组合、色彩的情感、色彩的象征等均难以深入研究,而把所有精力放在塑形上。过去叫“随类赋彩”,这是由南朝的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的设色方法,是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随类赋彩”转向“随境心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套用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画静物亦如此,画的是静物,但实际上是表达画者的心情、画者的情感。好比后期表现主义,着重表现画者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教师平时要求学生不要仅局限于完成纸上的作业,还要欣赏表现主义、印象派等画家的优秀作品。只有从主观上改变对色彩静物的认识,注重用个性去表现,才不会被客观真实所束缚,逐渐由“随类赋彩”转变为“境随心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怎么做呢?

1. 境随心生,重定审美

过去的美术教学模式束缚太多,从幼儿园、小学开始,面前一个红苹果、一朵黄花,就这样把它机械地画出来,这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束缚学生的思想。创造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美术人才来说,必须重视个性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可依照如下“看、玩、摄、画”等步骤。

(1)从引导学生随意“看”开始。从客观地进行科学观察,转变为主观地看待所要观察的对象,带有主观随意性和想象性。例如,将两幅画进行叠影,就好似用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使物体大小、色彩冷暖、动静等等形成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效果。在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整体地看,眼睛眯着看,也可以从侧面看,或去掉近视镜看。总之,自由地去看,随意地去看,有个性地去看。比如,主体在场景中恰如其分地得到表现,主体与客体之间有虚实关系,而现在的整体观察是先看背景,先考虑背景,而不是先看主体。过去注重主从关系、虚实关系、整体的黑白灰布局等等,这是必要的,但现在的观察是先看背景。背景的强调是很有意义的,背景有时不是次要的,背景也可以成为一幅画的主要部分,主体也可以变成一幅画的次要部分,主体中的部分可能成为主要部分。在过去,背景就是陪衬主体。现在用了许多材料、用了各种表现方法来表现背景,背景就有了自己的语言,它就与主体之间产生抗衡,有了自己的审美意味,这意味着背景和主体同样重要。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因而这也是一种新的观察方法。

(2)领着学生“玩”色彩。美术教师可以买来各种水果,让职校学生自由分割,制成各种拼盘。不考虑形,因为形已然不存在,只考虑如何别出心裁地进行艺术的组合,思考怎样才好看、新奇,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色彩。又如画花,可以让学生先采集自然界中的一些野花,然后进行插画练习。一开始因为田野里的花太多太杂,学生往往注意不到美的存在。当把色彩集中起来,艺术地进行设计,学生才能关注到色彩的存在,感受到色彩的美。

(3)有了“看”和“玩”,学生已能感受美的存在,那又如何表现美呢?这就是和学生一起“摄”“画”美景。现代电子产品非常普及,在画画时,可让学生用手机去拍摄静物,然后利用手机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或在前期拍摄时改变背景。在拍摄时,要有构图意识,要注重形式的美。在绘画时,引用材料,引入肌理,也可以找张画进行重叠,这就是创新。比如,以某美味食品为主题,设计一个相应的场景,从玩入手,拍摄下来,自行进行各种艺术处理。究竟如何表现美呢?写实与创意兼半,形、色、质三者并重,而色彩所用的手法有泼彩、点、染、拼贴等,材料可用水粉、色粉笔、油画棒、染料等。

(4)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树立新的审美观。1905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巴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这些画家喜欢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时常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表达内心的情感。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不被人们接受,“野兽主义”由此得名。翌年,随着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野兽主义已是影响剧增。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为什么他们的作品开始不被人们接受,后来又被认为是美的呢?这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美的标准,引导人们发现新的美。杜尚把男用小便池倒过来变成的名作《泉》、达利的蒙娜丽莎自画像,这都是创意。对于大胆、前卫、现代的东西,有时不必看作是对传统艺术的嘲弄。比如,杜尚借助自己的创作与达·芬奇的原作产生了意义上的割裂,但在图像上却又保持一种内在的联系,进而赋予作品另一种深意,你能感到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心理。德拉克罗瓦有《希阿岛的屠杀》、鲁本斯有《对无辜者的屠杀》,但又有哪幅画比《格尔尼卡》更有暴力感?痛苦、受难和兽性,那么夸张、张扬,你不能不被震撼。《格尔尼卡》重合了多种影像,语言变得抽象、纯洁,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所有这些告诉教师,要树立一个新的美的标准,形成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就要注重创意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先拿来,然后慢慢消化,这就要求学生“事古而不泥古”,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2. 研究学生,分层教学

对口单招色彩考试还在改革阶段,暂无统一教材,因而各校教学各有侧重,教学不是很规范。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就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尝试因材施教,重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目标,将整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互结合,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针对性激励为推进手段,以学生个体发展为衡量基准的标尺,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根据这一理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备课、辅导、作业要求、点评以及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依据分层教学理论安排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专业成绩能有明显提高。至于具体方法,可以先从分组教学开始。要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参考学生平时作业所表现出来的优劣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是动态的,以每一个训练模块为周期;分组又是平行的,要有利于学生间互相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在色调训练课中,可以完善为目的,将难以进行整体观察的学生分为一组,借助变色镜统一色调,画出特定光源的色调;也可以提高为目的,将对色感敏感的学生分为一组,画一些色彩层次丰富的色调。在高三设计色彩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分组,将色彩基础较差的分为一组,教师辅导多一些,每套试题反复练习,强调画面色调的统一,色彩层次的丰富;将已有较好的表达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组,出题练习时,要求他们自己拿方案、整合,教师多提建议,引导他们多注重情感的表达。具体到平时练习,又各有侧重。

3. 对接高考,推敲细节

高考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职高三年,从美术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着它。2009年对口单招色彩教学改革至今,数次参加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主办的省艺术职业教育集团教师培训,理清了色彩改革的宗旨:艺术院校不是培养画家,而是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设计类专业人才;色彩考试内容由原来的绘画性色彩静物默写,变化为创意性色彩静物默写。围绕考纲和评分细则,在平常练习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图巧妙,突出主题。构图直接关系到画面的框架,影响着画面的形象,对画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进入高三之后,学生可对同一组静物进行多角度构图,注意构图的形与色块的形之间的关系。二是色调明确,表达情感。在练习中,探寻不同物体组合产生的不同色彩效果。色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暖、轻重、明快、愉悦等,要抓住这一整体色调,遵循形式美的原则进行艺术创造,强调画面中形与色的和谐统一。然后,从大的色块里面寻找渐近色的变化、强烈或微弱的对比色变化、冷暖的变化,使画面的色彩表现更加充实。三是物体表现方式的统一。技法是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段,恰到好处地运用技法,能更好地强化画面效果。根据画面需要,注重观者感受,要求色彩效果明确、清晰、单纯,引导学生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更理想的色彩,甚至是表现出更高境界彩。

三、结束语

从传统写实走向现代创意,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色彩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日后专业课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色彩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色彩创造力。目前对口单招色彩考试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学改革正逐步加深。美术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改革传统色彩教学模式,研究色彩教学的突破点,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审美认知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个性特点的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樊爱成.浅谈对口单招美术班的素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08).

[3]刘慧敏.浅谈艺术设计色彩教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7).

[4]张小侠.浅论美术欣赏教学与作品的价值判断[J].职业,2016(15).

猜你喜欢

传统绘画对口单招创造能力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高职教育中针对“对口单招学生”教学改革的探索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孔子美学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电子装配技能操作中的技巧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