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问: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2017-10-21李白露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李白露

摘要:课堂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师生对话的舞台。而追问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运用追问,可以启发学生质疑引思,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新知的突破处、认知错误处、课堂的意外处进行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关键词:小学数学;追问;高效课堂

追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睿智处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二次提问”,旨在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把握问题的本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追求课堂问答上的热闹,浅尝辄止,忽视学生回答之后的进一步引导,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浮于知识表面,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捕捉追问的时机,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让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促使学生内化新知,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精彩。

知识生长处追问——内化新知

数学知识逻辑性、系统性很强,前后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关联,新知往往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刚接触新知时,往往会表现的比较肤浅,教师如何在学生认知的浮浅处进行追问,适度牵一牵,引一引,就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例题:1盒水彩笔15元,小晴买了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问题出示后,很多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影响,一般都是运用分步算式解答的,15×2=30(元),50-30=20(元)。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了综合算式:50-15×2,这道综合算式该怎样进行解答呢?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先算15×2。”这个学生说完后,其他学生脸上还带有疑惑,显然还没能理解。老师追问道:“为什么要先算15×2呢?”那个学生接着说:“如果先算减法,最终的结果是70元,不符合题目的意思。”显然,这个学生的回答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这时又有学生补充说:“要计算找回多少元,要知道用去了多少元,然后再用付出的钱减去用掉的钱。”大家再次追問: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大家发现,都是先算2盒水彩笔用去了多少元,明确了算理。

上述案例,教师立足新知的生长处,巧妙追问,让学生在逐步的思考中,触及知识的本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认知错误处追问——强化理解

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加之认知能力的局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迷惑,甚至形成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出错的态度,不能用一句“你错了”了事或者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而应该分析错因,运用追问的语气引导学生解读偏颇,纠正错误。

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A、B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可以相遇?”这道题目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在巡视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列出了这样两种不同的算式:(1)480÷(80+40)(2)480÷80+480÷60,教师并没有立即说出正确的算式,而是追问学生:“你认为这两个算式都正确吗?”很多学生认为都正确。教师没有一语道破,而是让学生将它们的答案算出来,不一会儿,学生发现了问题:两道算式的结果不相同。教师再次追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计算的过程出现错误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计算的过程没有出现错误,而是算式480÷80+480÷60列错了,它是将客车和货车分别行驶全程用的时间进行相加,与题意不符。

上述案例,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没有搁置一边或者轻轻带过,而是通过层层追问,让学生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学会纠错的方法。

课堂意外处追问——发散思维

课堂是动态的,也是不断生成的,在生成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意外。作为教师,要对课堂中的“节外生枝”,不能草率了断或者冷处理,因为那样会让很多智慧的火花擦肩而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意外回答,要改变课前的预设,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出示了一道题目999×16=,在交流时,教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按照课堂上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的,但有一位学生却没有用这种方法,而是用的其他方法,而且计算的速度很快。这让老师感到很意外,然后追问说“你是怎么思考的?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回答说:“999×16,我是先用1000×16算出结果是16000,然后再减去16,结果就是15984。”此时班上还有些学生不太理解他的算法,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要用1000去乘呢?”那位学生自信地说:“因为1000乘16可以口算,然后再减去16,计算起来简便。” 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一致认为这个方法不错。

上述案例,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没有放弃,而是跳出常规思维,进行追问,将意外转变成了鲜活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课堂追问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睿智追问,运用追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