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班科技活动中探究初浅的科学实验现象

2016-09-21金蓓蕾

考试周刊 2016年68期
关键词:兴趣

金蓓蕾

摘 要: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学科学的兴趣、好奇心,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班科技活动 兴趣 科学实验现象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幼儿只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因此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帮助幼儿了解一些科学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一、适合的内容、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实验

(一)有趣、合适的实验内容。

如实验自制泡泡水,我提供了很多材料: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片、小勺子、水、杯子。请幼儿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放入水杯里搅拌做成泡泡水,然后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在活动中,发现孩子对吹泡泡很感兴趣,都想要快快地做出泡泡水来。在提示幼儿用各种材料做泡泡水,看看哪一种材料溶解的速度快,哪一种材料容易吹出泡泡来时,有些幼儿会将所有的材料混在一起,即使提供了操作表,幼儿还是不会操作、记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个实验有难度。教师经过一些改进,材料提供上少了一点,只提供洗衣粉和肥皂片,让幼儿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进行试验,记录的形式也换成贴贴纸。通过游戏的改进,孩子逐渐会记录了,玩的时候也更感兴趣了。

(二)丰富的实验材料。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他们很容易因物品的归属问题引发争执。这提示我们为小班幼儿提供实验材料应人手一份,使幼儿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操作和观察上。

如在小实验“盐不见了”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一套玻璃杯、搅拌器,但没有提供人手一份盐,结果幼儿都想把盐罐占为己有。在教师多次引导下,幼儿才同意将盐罐放在桌子中间共同使用,但仍出现“抢盐”现象。此时,幼儿的注意力完全在“占有”上,根本不关注“盐不见了”这一现象,材料的公用成了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干扰因素。

(三)大胆“放手”让幼儿实验,积极引导幼儿做实验记录,使幼儿充分体验再次创作实验的乐趣。

幼儿实验过程,就是开放幼儿“全脑”的过程,引导幼儿用眼、手、脑、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也是幼儿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摆弄材料、仪器,充分观察实验过程,多次尝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下来,通过实验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还较差,因此提供印章,让孩子们以敲章的形式完成记录。但是不管幼儿采用哪种记录方法,这样的记录都将有助于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也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实验情况,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肯定,也能使幼儿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二、幼儿的提升空间

(一)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更加关注,探索的兴趣也更浓了,只有这样全面考虑,才能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小实验“溶解”,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盐、糖、奶粉、颜料水、木头、石子、铁钉、油、洗洁精等物品。幼儿通过在水中搅拌这些物品,能准确无误地知道哪些物品是可以溶解的,哪些物品是不能溶解的,然后让幼儿在游戏中比较,得出使物品溶解得最快的方法,最后让幼儿将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想办法尝试借助某些条件让其溶解。幼儿对这一实验极感兴趣,持续玩了较长一段时间,同时知道了有关溶解的知识。

(二)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发展。

3岁左右的幼儿在观察物体时尚缺乏稳定性和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观察力发展,更多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通过转转看看万花筒,知道了万花筒是利用镜子重复反射的原理制作出来的。这些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碰到的小实验,能让孩子们既不陌生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科学现象,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周围的科学世界。

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有待提高。

科学小实验由于存在探索对象的未知性和探究过程的开放性,加之小实验在探究的内容、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要受到幼儿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使得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产生许多困难,影响幼儿实验继续进行。为此,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同时幼儿的主体性不成熟,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者,实验的探究过程还离不开教师的帮助,需要教师引导支持,激发他们再次操作的兴趣。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活动目标指导,让其满足探究愿望。

由于不同年龄幼儿有不同的个体能力和培养目标,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小班幼儿一般采用先知实验答案再实验的方法。

如白开水怎么变甜了,先让幼儿尝一尝、比一比,白开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变甜,然后让幼儿实验知道是因为糖宝宝跑到开水里了,所以白开水变甜了。

总之,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好问、好探究,教师要寻找适合的内容,提供丰富的材料,大胆“放手”让幼儿实验,并积极引导幼儿做实验记录,才能真正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所以我认为,以小实验为主,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学科学的兴趣、好奇心,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兴趣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