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14王宗岳

中学理科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实践数学

王宗岳

摘 要: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普遍偏弱,老师讲课都听得懂,一旦自己做就不会,出现“听听就懂,做做就错”的现象.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实践

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解题能力强,学习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但是单靠多做题、题海战术来提高能力,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数学课上常常是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听得滋滋有味,但一做作业就问题百出,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尤为突出,之所以会这样,大多数还是因为他们解题能力差,课堂上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是什么造成了学生的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学生的基础差.

(2)例题与习题难度相差太大.

(3)学生缺乏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方法落后.

通过以上的分析,下面就如何解决学生解题能力差的问题,结合新课改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1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追求长期效益

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就是实践和探索的过程,这也是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的推导过程里面就蕴藏了一种很重要的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当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求积数列{an·bn}的前n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示公式的推导过程,从中提炼出“错位相减法”,并说明运用该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如果只告诉学生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sn=(q≠1),然后急急忙忙做练习,对公式的形成过程理解不深刻,碰到下面的问题就会无从下手.

很多同学看到这个题目后,第一反应觉得式子是很有意思的题目,但一时想不出来,看不出其中的规律,事实上,它是由一个等差数列{n}和一个等比数列{2n-1}积的形式,符合“错位相减法”使用的条件,故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解答如下:

由此可见,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使新知识顺应原有知识(即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得到长期效益。

2 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总结规律,勇于探究

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向学生揭示数学知识内在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不仅要耳听、眼看、脑想,还要求学生亲自口述、手算。仅仅听懂是不够的。

当我要求大家把整个解答再重写一遍,结果仍有近一半的同学不能写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如果学生觉得会解了,不再动手演算下去,那么就会前功尽弃。因此,课堂上应适当留点时间给学生自我消化,让他们在消化的过程中暴露问题,再进行修正、巩固,直至掌握。

3 克服思维定势,训练灵活的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既要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即要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当我们遇到的是常规问题或和以前解过的类似题型时,凭定势的思维可以迅速地用上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快速解题,这是思维定势的积极一面, 但是,若我们遇到的是非常规的问题却又习惯地用某种固定的思路去处理,就难免碰壁。这种用固定思路机械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在作业和习题中要进行反思维定势的训练,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解题能力不断提高。

如果我们经常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交替着去思考一个问题,就会打破自己思想中的定势思维,是训练思维方法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正难则反,直接法不行就用间接法,直观费解就用图解,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例3 (Ⅰ)已知数列{cn},其中cn=2n+3n,且数列{cn+1-pcn}为等比数列,求常数p。

(Ⅱ)设{an}、{bn}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n=an+bn,证明数列{cn}不是等比数列

分析:解答第Ⅰ问,可用等比数列的性质:第二项起任何一项是其前后两项的等比中项,或用等比数列的定义:=p(q为公比)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解第Ⅱ问,可举反例,验证前三项不满足c22≠c1·c3,若用一般方法,将证明归结为p≠q时,2pq=p2+q2,则论证过程较长。

对于同一问题,经常提倡多思考(发散思维)、多质疑(求异思维)、多比较、多想象,也是打破思维定势、使思维灵活敏捷的有效方法 [1 ]。

当然,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三种方法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子兴.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实践数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