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新探索

2022-07-08李颖慧李婷婷

地理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李颖慧 李婷婷

摘 要: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不少地区都面临着新旧课标、新旧教材与新旧高考过渡的适应问题。为应对这种变革,本文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以新课标为引领,探索过渡时期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既兼顾新旧教材的衔接,又加强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自然界的水循环;新旧衔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8-0022-05

一、教材解读

“自然界的水循环”位于旧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中,运用三幅示意简图(图略),依次介绍了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及水循环过程和类型;通过“活动”中黄河地上河的案例,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文简单概述了水循环的意义。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1同样位于第三章第一节,题目为“水循环”。“水循环”首先以《宋书·天文志》中关于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作导入,依据水循环示意图指出水循环分类、水循环的类型及相应环节,以“活动”讨论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最后以水体更新周期表点明水循环的意义。内容简明扼要,通过情境图像、示意图或量化的数据表对原理性知识进行阐述。

通过教材内容对比,笔者发现新教材相比于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删减了关于水体类型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内容;在教材示意图上图像更加精美和形象,同时,新增了更多的学习情境和材料,辅助学生分析和整体理解。

在学习“水循环”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生产、生活的能量来源;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可作为本课的知识储备。水循环塑造地貌、调节全球气候,又为未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河流地貌的发育”奠定学习基础。

二、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的内容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

笔者将两版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核心内容为“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在教学主要方式方面的要求均为“运用示意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恰当地使用示意图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笔者发现实验版课标对能力要求的表述是“说出”,相较于2017版课标的要求为“说明”,充分表明“水循环的过程”相比之前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原理性的理解与运用。

三、高考要求

从高考命题对本节的考查角度看,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考查水循环各环节中人地活动的相互影响、水量平衡关系及空间转化关系等,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人地协调观,使其学会运用科学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

四、教学目标

新旧教材在课标要求上与教材内容上都有重大差別,本堂课的主要理念是实现新旧教材的衔接、过渡与融会贯通。所以,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将新旧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详略处理,对旧教材独有的内容进行了“粗化”处理,如自然界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对新旧并重的部分进行了“细化”处理,尤其是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说出水体的类型及简单了解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运用实例和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运用图文材料说明水循环意义;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人水和谐的观念。

五、教学思路

综合分析新旧课标、新旧教材和高考命题的基本特点,按照感性认知、经验判断、理性认知、原理运用和综合分析等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对标地理核心素养,具体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

六、教学过程

1.感性认知——水润天府

【任务情境一】认识自然界中的水体(表1)。

【设计意图】从成都市区出发,沿着岷江溯流而上,以身边的情境导入,使学生充满亲切感与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学生从岷江视频、岷江流域图、岷江源头海拔高度、景观图等图文中获取信息,通过水圈的构成图认识水体类型。在水圈的构成图中,阅读和计算数值信息,认识到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极为有限,从而树立厉行节约的人地协调观。图幅的空间位置由点到线再到面,从岷江流域到全球水圈,培养了学生地理空间的转换能力和构建水体类型的综合思维能力。

2.经验判断——江水之源

【任务情境二】分析水体相互关系(表2)。

【设计意图】在认识岷江流域水体的基础上,本环节进一步揭示河水与流域其他水体间的补给关系,理解河流补给的多样性,调动和运用了第一部分的水体类型知识,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水循环过程”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用岷江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立体演示岷江水的来源。学生通过阅读四川盆地地形图,调动气候类型分布的知识储备,推测岷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了解到岷江水主要补给是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进一步说明一条河流的补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且陆地上的其他水体间也可能存在相互补给关系,从而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明确,不是所有相邻水体之间都具有相互补给关系,在一定空间内可能存在单向补给情况,如岷江源头的积雪融水与岷江水之间是积雪融水补给岷江水的单向补给关系,帮助学生运用辩证观点看待地理问题与地理现象。[2]最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陆地水体的补给原则是由高水位补给低水位的一般规律认识。

3.理性认知——江流不息

【任务情境三】水循环的过程(表3)。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组问题探讨岷江水来向、去向、川流不息、海水不溢等问题,从逻辑上一脉相承地梳理出岷江水循环的过程。在思考和讨论问题过程中,对川流不息和海水不溢的分析需要学生调动季风环流和太阳辐射意义等知识储备,达成对水循环主要过程的掌握这一教学目标。从岷江流域到全球尺度的水循环过程探究,由局部到全部,引导学生在大小不同的空间尺度和由特殊向一般的思维方法转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3]通过独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互评和示意图展示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其地理实践力。

4.原理運用——治水兴蓉

【任务情境四】树立人地协调观(表4)。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阅读成都市治水历史相关资料和一组图片,旨在调动学生运用水循环过程与环节等基础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4]问题①通过四川盆地地形图可知,成都河流众多,地势平缓,地表径流不畅是泛滥的主要原因。问题②通过李冰治江、文翁治湔江等描述,提取信息可知,治水工程主要影响地表径流环节,主要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问题③通过分析植被增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培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明确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问题④通过列举对水循环影响较大的其他人类活动并说明影响过程,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使其理解人类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环境,能辩证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正确评价人地关系相关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从植被改变认识这一要素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树立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同时,结合锦江水污染的治理和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形成地上悬河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面。通过情境案例深刻意识到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5.综合分析——水利万物

【任务情境五】水循环的意义(表5)。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学习水循环的意义,这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读取地貌信息得出水循环物质迁移和塑造地貌的意义;映秀湾水电站间接提示水资源通过吸收太阳能蒸发,将能量储存在体内,再经过水汽输送到高海拔地区,以降水形式到达地表,丰沛的水量加上高低落差,储存丰富的水能资源。通过分析太阳能与水能的转换关系,培养其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5]同时,本环节通过对地貌、气候、水、生态等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灵活选取材料,通过岷江这一区域载体,从综合思维角度认识地理事物整体性以及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韦志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陈冰.“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20(7):56-57,60.

[3] 周静.“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探究——从“城市内涝”现象说起[J].地理教学,2016(18):20-21.

[4] 周蓉蓉.让“生活地理”之花处处绽放——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J].地理教育,2019(S1):42.

[5] 李瑞华.“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20(S1):114-115.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