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孩政策下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2-06-21付元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

付元山

摘要: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孩政策,以及近年国家颁布三孩政策,来减轻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长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可是随着二胎以及三胎的到来,家中的第一胎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长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清楚孩子的问题出自哪里,以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出对于关爱长子女心理健康的策略。

关键词:三孩政策;长子女心理健康;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保持着自身的生理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使人们逐渐关注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正朝着低龄化发展,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成年人面对家庭、社会、金钱等的压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孩子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国家的强盛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寿命变长,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国家提出三孩政策,很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生二胎和生三胎,。但是随着二胎和三胎的出生,很多的长子女出现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长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学校、家庭中父母的关注。

一、长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长子女自身因素

长子女处于幼儿时期,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较差,自我心理调节系统不成熟,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知能力较差,观点选择能力弱,喜欢模仿等等是这个时期显著的特点。幼儿期的长子女是一个心理弱势的群体,正是因为幼儿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发育的不成熟,以致当家庭的注意焦点由长子女转移到次子女时,长子女产生非常大的心理落差,感觉被忽视,致使情绪不稳,试图通过异常的行为,如大声哭闹、摔东西、打人等,重新吸引家人,成为注意中心,甚至通过模仿次子女的行为以期获得家长更多的关爱,这些行为如果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必将进一步加剧长子女的心理不平衡。父母在幼儿时对长子女的抚育,长子女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等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幼儿期长子女的心理教育薄弱,长子女教育问题是三孩政策后逐渐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这方面解决问题的专业储备薄弱。在学校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只以知识为重点,处理长子女心理教育问题更是挑战。对学校中的长子女出现的心理微妙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应对措施滞后,缺乏及时了解幼儿家庭结构情况和幼儿心理变化的意识,错过了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前应做的一些心理铺垫教育,针对长子女心理教育的家园共育意识薄弱,有效沟通不足等是长子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只有弄清楚长子女心理异常的具体影响因素,学校才能对症下药,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二、“三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学习,合理调节焦虑

就本文研究结果来看,多孩家庭的长子女们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焦虑问题,且这种焦虑极易诱发各种不良情绪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将学生的学习焦虑保持在适中的位置,就能使其学习效率达到最高值,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产生成就感,从而将由学习引发的焦虑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为了将学习焦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提出四种不同的干预方式:第一,培养学习兴趣,调节学习焦虑;第二,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第三,掌握心理学减压、抗压的放松训练,如正念练习、深呼吸训练等;第四,建设家校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使长子女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共同提供的心理支持。

(二)教养方式民主,培养独立人格和能力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善良和睦,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父母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成为朋友,这种民主的家庭拥有天下最大的幸福。”所以,家长应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理解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环境。不专制、不溺爱,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在民主、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能力,在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时,长子女才能比较顺畅地转变角色,欣然接纳新的家庭成员,降低在对人焦虑、冲动倾向乃至孤独倾向上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三)心理预防教育与及时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渗透心理学知识,例如在活动课、班队课、地方课、品德课等等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启发家长重视长子女心理健康的动机。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教育讲座教授给家长基本的心理干预知识,帮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预防长子女出现消极心理。及时沟通交流,当教师发现学生由于家中生养二孩形成消极心理时,要积极地促进并实现家校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配合好共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问题。以家访为重心,家校细商个性化干预方式;教师在家访沟通交流后,还能以多元渠道通信例如电话通信、网络软件等为媒介,全程追踪干预效果,定期反馈学生在校情况,跟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发现一些同学出现心理或行为的反常后,学校可以建立校級心理咨询室并以此为为阵地,由拥有专业知识的心理老师或班主任进行针对性干预,帮助长子女走出心理困境。此外社会影响也不容小觑,家校可以合作向社区宣传合理的二胎观念,正面导向社会教育思想。

三、结语

在三孩政策下,对于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儿童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的发展。本文从长子女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从运用科学的方式关注长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和填补隔代教育缺陷,创建融洽的家庭环境等方式来解决在三孩政策下长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丁彦华,叶慎花.徐州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观的访谈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

[3]万莹,让隔代教育福系三代,让老人更有信心,让父安更加放心,[J]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
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低段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