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2022-05-30陈海霞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陈海霞

【摘要】初中数学涵盖了数感、空间意识、符号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多个内容,内容十分广泛,教师除了要完全把握初中数学的所有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注重分析个人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找出问题所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和方法,提升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传统的数学课堂板书式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们能够更加热情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运用合适的手段进行教学工作,不能渗透核心素养,自然也无法发挥其真实效果.

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

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并非传统板书式教学,不仅仅学习与总结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更是一种思想,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学综合能力的渗透,注意学生数学全面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与实践当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巧和真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2.1 忽略学生的需求

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需求,也忽视让学生自己做数学的方法,有些老师甚至会抱怨,教过学生很多遍了,可是学生还是听不懂、学不会以及无法在实际中运用,但是只要学生听教师的讲解或者只是看教师写下的知识点是无法真正学好数学的.教师在课堂讲解时更多的是输出自己的知识,学生是否很好的接纳和接受,教师很多时候是无法得知的,所以在上课时,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出問题并且自主地解决问题.弗赖登塔尔以为, 数学教育的核心点是学生创造的能力,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学习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且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各种问题进行正确地推测和判断,让学生真正掌握和了解知识.

2.2 教学目标不清晰

一些教师的思维较为落后,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被应试教育的思维所影响,教学目标僵化,只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会导致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重视对一些必考和常考的知识点的分析和掌握,对一些不常考查的知识点置之不理,这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学习也变得更加被动,不利于教学,甚至长此以往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恶化了学习氛围,也降低了数学学习的真实效果,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方式落后

很多教师的思想十分落后,忽略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教师应该运用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现代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事实上,现在很多老师过分重视考试成绩,一切为了中考而服务,导致老师只能够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低下,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完全不适应当前社会的教学需要,而且很多学生虽然对知识点已经进行了反复的学习和巩固,仍然无法理解知识的来源和内涵,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不良风气,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3.1 尊重事实的原则

教师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时,需要尊重客观事实,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且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不能采用“一锅端”以及“随大流”的方式进行教学,需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理解数学和现实的区别,很多教师知道要将现实和数学相结合,但是忽略了现实的多变性,不能掌握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将数学和现实强行结合,反而使效果不尽人意.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尊重客观事实,把握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2 多角度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全方位思考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开拓学生的思路,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喜欢采取不同的方法,一些学生甚至在解题时只采用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可以对同一道题目进行不同的改造,让学生用特定的解题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全面思考能力.

3.3 连接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加强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数学的不同特点可以将数学分成两个大模块,分别是“代数”和“几何”,代数主要是关于数字的问题,例如加减乘除以及函数问题等,而几何主要是图形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联系不同知识的能力,在学习新的知识后,会主动联系之前的知识,构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通常需要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既相互独立又能相互结合,以此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最后,不仅要进行数学课程内部知识的相互结合,教师还可以将数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比如九章算术中的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不仅可以增加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4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4.1 重视学生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抛弃只重视教而不重视教学成果的方法,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并且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需要明确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不同的三角形形状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日常生活中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运用有什么样的作用?”教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而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会带着疑问参与学习,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会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构建更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讲解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成果的查验,询问学生收获了什么,了解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组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能够更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得到更全面和完善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方位思考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4.2 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和目标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摆脱传统和落后的腐朽观念,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教学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下去,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并且根据这些内容来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成领导者,领导和管控学生的学习,而是一位引导者,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提升他们的主动思维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和主动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真正建设一个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4.3 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就需要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使用科技加以辅助,极大地创新了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弥补传统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不足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形的旋转和平移时,学生很难真正地去理解,很多学生不能在脑海中构建出图形变换的过程和结果,这一过程主要靠着学生的想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弥补了这些缺漏,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能够直观地了解图形的变换运动过程,同时还能观看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知识点讲解过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学到的知识.课后,老师还可以将视频以作业的形式发布,让学生二次观看视频,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课堂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4 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的数感

教师需要提高对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视,数感作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让学生提高对数字的敏锐度,明确和把握数学和数字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字计算能力,牢牢掌握各条数学公式,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在进行数感的培养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数感,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在教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将立体图形的教学内容与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仔细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立体的,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出手机、冰箱、彩电、公交车等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些是否属于立体图形,并且询问学生除这些物体之外,还有哪些物体是立体图形,如果学生積极回答,还应该对他们给予肯定.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4.5 重视教学评价 改善学生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数学教学评价,不仅仅让老师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自身也可以自主评价.教学评价对整体教学效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找出学生的问题,并且改善这些不足,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学生课堂评价,对上课不认真的同学能够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鼓励上课表现好的同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完成作业,并且自己进行批改和修正,自己评价自己,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也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创新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兰.“少教多学”——论初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知识文库,2021(15):148-150.

[2]张琪.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新智慧,2020(29):81+83.

[3]黄桂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25-26.

[4]秦敏.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18):66-67.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