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考,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力量

2022-05-30顾陈鑫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数学学习数学思维

思考,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力量

顾陈鑫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226400

[摘  要] 实践表明,没有思考的学习是苍白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培育和发展小学生学习思考能力是一个教师最根本的使命。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围绕学生思维训练和思维培养下足功夫,投足精力,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还要抓实以问引思,激发学习活力;辩论引思,激活学习智慧;活动促思,诱发学习创新等环节的打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思考的力量,有着智慧的芬芳。

[关键词] 学习思考;数学学习;核心力量;数学思维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数学学习最根本的力量就是他们的思考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好的思维,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他们的思考意识,无疑都会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最坚强的后盾。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经验发展等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锻炼,以及他们思考力的培养,从而让他们学会分析、学会研究、学会思考,用理性的力量来构筑有效学习、智慧学习的大厦,让他们的数学学习不断进步,让他们的数学素养稳健发展。

一、以问引思,激发学习活力

思考源之于疑问,这是一直都被人们奉为经典的教学名言。从中不难看出,教学的核心使命所在:它不是去传授知识,进行题海之战,以博取高分,而是聚焦于学生们学习活动的参与体验感受,以及他们参与数学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习观察,并在观察中心生疑虑,引发疑问,进而引发必要的学习思考,加深学习理解的深入,促进学习活力的爆发,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个性的思考力量。

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更好地指导学生探究各种活动现象,并从中引发相应的学习思考,以此助推学习活动的有序推进,让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学习变得愈发厚重,也更有实效。

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画图活动,让学生在画图中深化长方形的构造,特别是它的特征,从而唤醒学习认知。同时,也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地体会面积的存在。通过画出不一样的长方形,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是有大小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画出长方形的面积,并学习用面积单位去拼一拼,从中获得相应的学习直觉。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投入猜一猜、拼一拼、想一想的学习体验之中。他们画出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进行面积的猜想。虽然猜想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但是对于后续的学习研究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同时,学生们也会去摆一摆,从中他们能够直观地感知出:长4厘米,就是一排可以摆4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2厘米,就是可以摆出2排。这样,就能看出面积单位的个数是8个,而且能形成一种直觉:这就是4×2得来的。由此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就是8平方厘米。

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直觉去继续实验,让学生拿出另外画好的长方形,自己再去摆一摆、想一想,并思考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怎么计算,与前面的猜想是否一致。于是,学生纷纷进行着活动,也进行着同步的学习思考。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学生终于明白面积与小正方形的个数是对等的,也就是由长方形的长乘宽得到,从而较为顺利地推理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从案例的实践过程来看,有效数学学习的核心力量就是来自思考。试看,没有对画图的思考、拼图的思考,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学习研究也就不会如此快捷,也就不会有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可见,思考能够助力学习研究的推进,促进学习反思的生成,也会让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辩论引思,激活学习智慧

道理是在不断辩论中越来越清晰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样如此,只有在争辩中学生才会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让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智慧,也充满朝气与活力。所以,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的同时,投入到积极的辩论之中,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得到更为丰富的学习感知,从而实现学习的突破。

首先,以旧引新,助力学习深入。教学伊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掌握的分数知识,并通过适合的例子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理解。比如,设计一部分看图说分数、写分数的活动,并让学生简要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让平均分的建构变得更加扎实。又如,引导学生说一说分数的由来,像,等,让学生从这些分数的意义描述中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1个圆片、1个长方形等一个物体的基本表象,让学生明白这些分数的由来,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得到的。

其次,创设情境,诱发思考。在上述学习基础之上,教师就可以引入新知的学习。比如,创设一个猴妈妈分桃子的学习情境:猴妈妈准备了6个桃子,打算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猴宝宝,问每一个小猴子能分得桃子的几分之几?经过相应的学习与研究,学生们意识到这里不再是一个物体了,而是6个桃子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对于这样的分数建构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很自然地想成:这是一大盘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一个猴子就得到。

紧接着,教师把桃子变成12个、9个等,让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从中更好地理解分数的由来,理解一个整体意义的建构,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理性,也更具实效。

三、活动促思,诱发学习创新

实践活动,以及对应的学习反思,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进行更多的学习思考,加大对圆锥体积的学习研究,为学生创新思考提供更为厚实的基础,让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愈发灵动起来。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圆锥,利用问题引发他们积极的猜想。“你知道手中的圆锥容器的体积是多少吗?”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着积极的猜想,在其间,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猜想思考进行简要的解说。猜、说的交融,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思维的活性在不断增强,为后续的实验探究提供更为敏锐的思考力。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實验,探究活动的内在知识。紧接着,教师追问:那这些猜想中有没有合理的因素存在呢?追问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也确保他们学习实验时更加投入,更加谨慎细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们反馈出不同的猜想:圆柱的容积比圆锥的2倍多一些;圆柱的容积比圆锥的3倍多一些;圆柱的容积正好是圆锥的3倍。

第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争辩:这三种现象中哪一种是利于学习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学生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实验,为什么自己3次的实验数据是不一样的,圆柱有1个,圆锥有3个,它们之间的是不是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

疑问也就会促使学生研究得更加投入,这样他们就会去探寻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之间的内在关系。经过比较,大家终于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尽管圆柱、圆锥的高都是相等的,但是底却是不一样的,有的圆锥的底稍微大一点,有的稍微小一点,还有一个是相等。

于是,学生再次用这组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再去做实验,发现这个实验的刚好是3倍,从而得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也就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也就是底面积乘高的。自此,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就顺利地推导出来了。

由此看出,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思考,更为理性的分析与研究,把学生真正地当成一个探索者、思考者,这样的教学必定是充满智慧,也是充满活力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发展数学水平、能力等都融入学生的学习思考中,让思考成为他们研究问题、探究数学知识本质的重要武器,也成为他们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坚实力量。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数学学习数学思维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