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2022-05-25张北红肖祖飞余本锋刘佳丽金志农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张北红 肖祖飞 余本锋 刘佳丽 金志农

[摘 要]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团队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挖掘园林植物保护相关的名人事迹;经典案例、社会热点、课程专业知识对跨学科的创新启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优良的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课程的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目的。

[关键词]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院校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例”;2021年度南昌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自然教育视角下的大学公选课创新探索”(2021JG0013)

[作者简介] 张北红(1985—),女,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人,博士,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保护教学研究;刘佳丽(1963—),女,安徽六安人,硕士,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保护教学研究;金志农(1963—),男,江西浮梁人,硕士,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林学专业教学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5-0077-04 [收稿日期] 2021-10-11

引言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它肩负着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最关键、最难解决的部分[1]。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最直接验证。在专业课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注意两方面要素:第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入挖掘和剖析;第二,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团队以“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意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将思想政治育人、价值引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最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

一、“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特点

“园林植物保护”是园林专业三年级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理论部分为24学时,实验部分为16学时,合计2.5学分。该课程以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是一门服务于园林专业的应用型课程[2]。该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农药的安全、科学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扎实掌握园林植物保护专业知识,具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等職业能力,养成吃苦耐劳、敬业创新的职业素质,成为园林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二、“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思政开展的机遇与挑战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中机遇与挑战同时具备。首先,园林植物保护发展历程中涌现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我国园林植物保护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较农作物保护和森林保护而言,它的起步较晚,相关学者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推动着园林植物保护研究的快速发展;其次,园林植物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身边的社会热点事件较多,因此,诸多人物事迹、重要发现、社会热点事件等都是课程思政的理想素材。再者,自然界中病原菌和昆虫为人类提供了诸多启示,在交叉学科的创新探索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无疑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诸多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但与此同时,“园林植物保护”的课程思政也面临诸多挑战,该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知识,主要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树木学、土壤学、生态学、栽培学、苗圃学、气象学等,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需要获取以上先导课程的相关知识。此外,许多高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面临着课时量少、教学团队成员少的窘境。

三、课程思政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实施途径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专业课程课堂思政教育背景下,教学团队对“园林植物保护”授课对象、课程及其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最终形成课程思政改革总体思路,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途径三个方面。要结合专业授课对象已有专业知识基础,围绕认知、能力、情感目标展开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切入点,通过典型案例、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明确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教育,“大国三农”的爱国情怀传递,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匠精神,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专业意识,从而实现课程的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挖掘和深化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3],对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岗敬业、核心价值观树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深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该课程教学[4],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见表1。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教学效果等,在课堂思政教学内容改革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挖掘符合课程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可生搬硬套思政案例,如围绕园林植物中主要害虫、病害及管理知识点的传授时,可以讲解国内外诸多典型案例,诸如蝗虫虫害、松材线虫病等的发生,在案例讲解中融入专业意识、爱国情怀、生态文明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第二,寻找学生感兴趣、接受度高、社会热点的思政案例,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昆虫眼、翅、足、口器等基本构造知识点讲解时,可适当引入相关典型案例或让学生收集昆虫结构对人类的启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如研究人员受到蜻蜓翅膀前缘翅痣的启发,有效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中的颤振难题;第三,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5],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我们要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6]。因此要在课程内容中挖掘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灵活多样

课堂思政的实施途径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教学实施,灵活多样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第一,充分利用课堂导入。借助问题导向等方式引入教学内容,例如是否要消除所有病虫害?病虫害是否全部对人有害?引入茭白、碎锦郁金香、绿萼月季等实例,明确病虫害也有可开发的实用和观赏价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典型事例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切入点,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最常见的波尔多液的发现,是法国葡萄霜霉病大流行时,波尔多城一位农庄主为防葡萄被偷“撒毒”而意外被发现,以此为切入点,引入严谨认真、善于发现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精神。第三,实物展示和实际现象直观展示。课程中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如果有条件进行实物展示的,可通过实物展示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接受度。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极易混淆病症和病状的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是后续学习中用到的高频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可展示白粉病、煤污病的受害植物叶片,通过实物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病症和病状,达到增强知识点输入的效果,结合病虫害大发生的视频、照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病虫害大爆发的危害性,认识到园林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四,适时开展翻转课堂[6]。挖掘课程中适合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以学生讲授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开展课程思政,如昆虫的基本构造的学习章节中,可鼓励学生介绍昆虫基本结构的部分内容并说明昆虫结构给人类的启示。由此使学生明白,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受到大自然的启示而创造出来的,如受昆虫复眼启发发明的“蝇眼”照相机,受蜻蜓翅痣启发对机翼进行的震颤消除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成效与反思

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思政改革中,梳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寻找适宜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特点,以讲述前人奋斗事迹、解读社会热点、分析病虫害给人类的启示、介绍重要科学发现历程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对标专业培养目标,实现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双重功能,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领悟到园林工作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更真实地认识了园林植物保护,使课程思政教育更贴地气、更鲜活,让专业知识更有温度、更立体。“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仍需要持续改进,尤其是改革效果的评价需要更直观的量化评价指标。另外,对于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综合评价有待集中构思与系统评价。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2]李静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9):69-70.

[3]张旻.厚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课程思政开发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1):215.

[4]劉源,吕庆燕,王志强.浅谈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及其若干建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5):57-58.

[5]杨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8):4-5.

[6]李成吾.加入思政“盐” 调出“五香味儿”:河南农业大学思政工作引领“五位一体”实践育人结硕果[J].决策探索(上),2021(1):66-67.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Garden

Plant Protection

ZHANG Bei-hong, XIAO Zu-fei, YU Ben-feng, LIU Jia-li, JIN Zhi-nong

(The School of Hydraulic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99,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teaching team members of the course of Garden Plant Protection explor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carry out the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e have excavated celebrity stories and classic cases related to garden plant protec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ans, we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dually form excellent professional quality, craftsman’s spirit and innovative spirit while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nd value guidance.

Key words: Garden Plant Protec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