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刍论

2022-04-27巩雪

成才之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文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巩雪

摘 要: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凸显了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是英语水平测试的驱动,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更是育人功能的需要和隐性课程建设的需要。文章简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探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隐性地融入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全过程,可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0-0016-03

目前,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新文科建设强调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主张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新文科建设的提出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应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善于文化沟通又具备文化自信,既有学术交流能力又有思辨审慎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新文科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学英语课程是人文基础课,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特别是学习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会频繁接触与中西方政治、历史、风俗及文化相关的材料,产生中西方文化、政治、风俗等方面的碰撞。因此,注重让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并形成中国文化认同,是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承担的使命。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文化价值较高,蕴含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大有所为。因此,如何挖掘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资源,通过教学活动内化思政资源,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是值得高校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后,已有大量学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探索,目前主要形成“教育理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体系说”“实践活动说”四种观点。“教育理念說”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强调育人育才协同并进、教育教学相融,所有课程符合人才“双育”的内容要求(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2020)。“教学方法说”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文秋芳,2021)。“教学体系说”认为课程思政是具备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覆盖高校的所有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及专业课(许瑞芳,2020)。“实践活动说”认为课程思政的内涵可以解读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赵继伟,2019)。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以上各种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解读都是教学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彼此构成有机关联、动态平衡的关系。

因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多元思政的观点,指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既是新课程观,又是教学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融合互补的,从不同视角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张敬源、王娜,2020)。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理念,旨在将显性语言知识的教学与隐性思想道德培育有机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语言知识内容的各个方面。它不是思政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叠加,也不是将英语课程思政化,而是坚守语言知识的本位地位,根据语言知识内容深挖语言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将语言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隐性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如何顺应时代变化,根据区域及国家要求,理清目前教学的不足之处,实现学科之间的创新融合及交叉发展,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加深对翻译材料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形成文化认同,进而实现翻译水平提升与立德树人的双重目标。

1.英语水平测试的驱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各类英语水平测试的题型及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部分题型由句子翻译变为段落翻译,段落的内容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表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准确表达成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翻译内容更加贴近真实翻译场景,能切实体现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能满足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切实要求,也对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应根据目前翻译测试的生态需求,改变传统的强调西方文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翻译教学中的人文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

2.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许多中国人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正确地翻译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语言材料,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新时代要求中国语言学习者必须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任务,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熟悉本国政治制度和文化,是精准地进行母语文化输出的前提。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学生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翻译材料内容平衡中西方文化输入的质与量,培养学生双语表达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师应结合翻译材料的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国政治元素潜隐地融入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设计中,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及政治元素的翻译词汇及翻译技巧,增加中国元素的英语储备,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

3.育人功能的需要

根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师应结合时代特点及国家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内容融入翻译教学全过程,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的,让学生在提升英语翻译水平的同时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4.隐性课程建设的需要

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减少了纯理论课程的抽象与枯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课程思政以隐性滋润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变直接为间接、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接受为积极接纳,能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学生思想层面上的变化,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引领,培养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符合社会要求的时代新人。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文化内涵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隐性地融入思政内容,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翻译材料背后的背景知识,可将翻译材料蕴含的德育内容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形成对中国文化及政治的观念认同。因此,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提升翻译水平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稳定的心理模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新文科倡导的交叉融合、协同共享理念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设计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隐性融入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流程、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呈现方式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条主线(如图所示)。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突出层次性。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三个层面,其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显性目标,思政目标为隐性目标。这里的隐性指的是学生学习的隐性,也就是说,思政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突出融合性。教学内容包括显性的语言知识内容及隐性的思政内容两个模块,分别聚焦语言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理清语言知识内容和思政内容之间的关系,找到思政内容的切入点,将思政内容融合到语言知识内容中,做到两个模块自然融合、内在联通、一体发展。教学组织流程的设计应突出渐进性。要充分发挥教师脚手架的作用,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构建语言学习支架及思政学习支架,确保思政支架隐性地体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之中。教学评价的设计应突出自然性。语言知识的评价以显性为主,思政目标的评价以隐性为主,要将思政教学评价自然地整合到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之中。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教师可以考虑从引入国家政策精神导向、融入时事新闻翻译、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设计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融入的实践方案。英语翻译教学贯穿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文化内涵和课程思政资源丰富的特点,教师可根据调适性原则,依照翻译主题内容,从例句展示、文化对比、材料引导等多个层面选择思政素材,科学有效地设计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素材隐性地融入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语言知识与价值培养互相结合、翻译能力与政治素养互相提高、知识惠人与立德树人互相促进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四、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全过程,能够体现新文科建设交叉融合的原则,实现新文科建设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因此,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对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一部分,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应始终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将大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与思想价值的引领有机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文科优秀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5).

[2]吴岩.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与前沿, 2019(02).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16-12-09.

[4]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

[5]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02).

[6]许瑞芳.一体化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

[7]赵继伟.课程思政:含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02).

[8]张敬源,王娜.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J].中国外语,2020(05).

Discuss o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under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Gong Xu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of the curriculum.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the basis of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well, the need of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the need of hidde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and discusses the idea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all-round education by implicitly integr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 and politics educ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新文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