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优化探赜

2022-04-27王明珠

成才之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王明珠

摘 要:“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基本路径。文章基于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并从以丰富育人内容为关键点、以拓宽育人载体为着力点、以创新育人路径和方法为切入点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C96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0-0004-03

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调。“十大”育人体系是一种立体工作格局,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之一。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切实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农业高职院校特点的“十大”育人体系,着力破解农业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难题已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1.深挖各个子体系所蕴含的育人元素

要毫不动摇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挖掘和细化各类岗位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和拓展党、群、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纽带作用和引领功能。以“工匠精神”和“三农情怀”培育为核心,以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重要形式,优化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师体系,健全农业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全方位、有重点地关注学生学业、技能、经济、心理、就业,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努力在“爱农知农为农”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

2.厘清各个子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科研和文化是育 人的内容与资源。其次,网络和实践是育人的载体,发挥着紧扣新时代学生特点、展示教育内容、检验 育人成效的作用。最后,心理、管理、服务、资助和组 织是育人的不同路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十大”育人体系各子系统交叉运行、紧密联系、不可或缺。

3.构建包含各个子体系在内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首先,建立系统协同的价值理念。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科学分析、分配和管理,纵向上目标同向,横向上责任同担,齐抓共管,人人有责。其次,健全各司其职的工作队伍。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四个育人主体,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工作重心,切实解决育人缺失错位现象,打造育人共同体。最后,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把思想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环节,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整体优化、全员参与、平台开放的立体工作格局。

二、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优化策略

1.以丰富育人内容为关键点

课程育人要毫不动摇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优化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师体系。当前,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教材的开发还没有及时跟进课程育人的要求,仅仅依靠专业教师来挖掘课程中的育人点。因此,要编制课程“三进”教学指导方案,在现有“马工程”全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课程思政”校本教材,实现专业全覆盖,形成系列“精品教案、精品教材、精品微课、精品课件”,打造“三进”资源“中央厨房”。要分层积极遴选思政课程名师培养对象、课程思政教学骨干培养对象、思政学习积极分子,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作用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作用,科学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科研育人要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关键点,坚持产教融合、科研引领,培养新农科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要紧跟现代生态健康农业导向,按照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联合基层科技人员打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水平科技服务团队。要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服务团队的比例,并制定一系列绩效考核和奖励办法,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要组织学生深入“三农”企业、养殖户开展科技服务,培育学生“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立志强农兴农。要深入实施优秀学子培育工程,实行项目驱动、动态管理、目标考核,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彰显工匠精神的拔尖人才,打造身边的榜样。

文化育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农业文化相结合为关键点,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所在地区、农业行业和相关专业的育人内涵,打造农业文化精品项目。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之中,契合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内在要求。可以成立文化研究和推广专门机构,结合专业特色开发现代农业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可以加强专业社团建设,举办具有显著农业特征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农业要素融入相关赛事赛项。要坚持德技并修,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与师生面对面”“优秀校友校园汇”等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三农”情怀,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2.以拓宽育人载体为着力点

网络育人要以构筑网络思政教育矩阵为着力点,统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首先,高职院校要注重顶层设计,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育人全过程,协调好各部门网络平台,形成工作合力。要重视网络安全,建设好网络安全防护中心,有效隔离不良信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其次,要善用载体。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教育。用好“易班”“PU”等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好官网、官微和抖音号等客户端,除了主动推送优质课程、宣传优秀文化、发布资助政策等之外,还要搭建大学生互动交流平台,畅通信息和意见渠道,开发网络服务功能,切实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最后,要丰富内容。要借助网络的群众性特点,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推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接地气”的优秀网络内容。要通过优化成果评价等系列措施,鼓励师生创作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网络文化产品,整合校内外优秀网络育人资源,适应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新需求。

實践育人要以劳动实践教育为着力点,积极组 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要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制定劳动养成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在志愿服务中弘扬劳动精神。要加强校地合作,共建一批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完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展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主题的社会 实践活动,培育具有农业特色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确保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积极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将携笔从戎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之一。完善学生大赛管理办法,组织学生参加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各类大赛培养学生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尊重创造、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推进学分制改革,落实各类实践成果学分转换制度。

3.以创新育人路径和方法为切入点

心理育人要以课内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为切入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李凌云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 SCL-90)对江苏省某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涉农专业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农专 业学生。这一调查结果提醒教师,要多关注涉农专业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结合学生特点,加强课内知识教育,开发建设好相关心理课程,举办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好学生心理普测和建档工作;完善咨询服务和预防、干预、追踪、反馈机制,建设好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依法依规处理,积极联系医院治疗,并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管理育人要以改革育人职责体系为切入点。农业高职院校应当以学校章程为依据,规范内部管理体系。要研究梳理各管理岗位育人元素,明确育人的内容、职责、路径和考核评价、奖惩办法,利用高职院校各层面内部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系统,实现管理标准化、秩序规范化、手段信息化、质量可控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多维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师生多元参与的公约体系。要开展针对重点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研判,注重来华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扩招“四类人员”的分层分类管理。要选好配强管理队伍,提高管理者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

服务育人要以贴近学生需求为切入点。要提高思想认识,引导全体教职工特别是面向学生的服务岗位人员充分认识到服务工作具有间接性和渗透性的育人特性。要持续提高管理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要注重导向性选树、宣传“服务育人示范岗”,切实发挥好服务岗位引导、感染、帮扶、身教的育人功效,将服务岗位体现出的良好职业行为和精神传递给学生。

资助育人要以坚持“智志双扶”为切入点,完善多元奖励和资助办法,通过学费减免等手段确保贫困地区农村生源受教育机会。同时,在开展资助育人活动时要高度重视受助学生的心理状况,将感恩教育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学院与社会要联手联动,提供专门就业岗位,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引导受资助的学生了解国家最新发展策略,为生态脱贫建言献策,参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运用专业知识为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贡献专业价值,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圆梦出彩人生。

组织育人要以激发活力为切入点。要全力提高党委统领全局水平,坚持基层党建标准化,实现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双带头人”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活组织活力,做到“七个有力”。要发挥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夯实“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落实好“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坚持以党建带动群团建设,放大聚合效应,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学习先锋队”,重点培育一批理论社团,广泛凝聚青年,真正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铸魂、化行。

三、结语

“十大”育人体系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举措,能够跨越思政教育“应然”与“实然”的横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职院校注重优化“十大”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与各环节,达成技术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是培育学生“三农”情怀,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真正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

[2]张茜.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朱鹏.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培育路径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4]李凌云.涉农类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9).

Explo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op Ten"Educ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Mingzhu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p ten" educ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it is the basic path to build the pattern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top ten" educational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top ten" educational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enriching educational content, broadening educational carrier and innovating educational paths and method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op ten" education system; talent training;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深化实习育人体系培育产业后备人才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构建初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