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

2022-02-28林树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林树帅

内容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下高校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关系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展开。在高校中文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思政探索中,要明确思政性内容与专业内容互为前提的改革基础,同时还要明晰教学中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之间同质同向的关系。而在具体改革措施方面,则应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坚持“真”、“善”、“美”的原则与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在我国的高校教学当中,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备受重视,作为高校教育当中的一条思想“红线”,是当代大学生人生成长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成的“灵魂工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能否在未来担负起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思想前提。基于此,党和国家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高校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就高校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多次强调与反复的要求,认为这是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事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要途径之一。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全国各个高校也围绕着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探讨与研究,且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拟从高校中文学科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专业的教学入手,就课程思政所牵涉的一些基本问题与教学改革举措谈一谈自身的若干体会。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与关系

在以往高校传统的教育体系与模式当中,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通常是一些内容与思政直接相关的公共课程或通识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课程在高校中的授课对象一般是所有专业门类的学生,并且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固定必修课程版块,长期以来影响和指导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与人生选择,发挥了巨大的思想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思政形势任务的提出以及高校教育大环境的日益变化,这种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开始与当下不断追求创新化的高校思政教学逐渐发生着龃龉和罅隙,因而如何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来促使专业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就成为了真正能够通过高校专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切入点,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1]在这一重要精神的指引下,这也就成为了目前高校专业教育当中课程思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同时,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目前的具体现状来看,首先,其在高校中的授课覆盖面相当广泛,其基本涵盖了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国际汉语教育、戏剧影视、艺术学等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同时其也是部分高校当中大学语文、美育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中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影响广泛。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也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兼具了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以及审美性的内蕴丰富的课程,其主要教學内容包含的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直至当下新世纪文学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国文学历程,因而与近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思想变革、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更新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特别是与我党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承载着的是丰富深刻的人文精神内容与思想文化资源。因此无论是从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受众方面,还是其自身的内容方面,都为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广泛而厚实的专业基础,可供挖掘的思政元素空间巨大。

在明确了以上思政的大方向与专业本身的基础性前提之后,我们同时还需要明晰的还有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课程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此,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曾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阐述中,实际已经指明了当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之间的关系所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与认识,即高校之中的各种课程除了自身专业性内容的教学之外,还肩负着重要的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应简单、片面地刻意去人为拔高政治理论内容的位置与作用,甚至使得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的教学形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关系,把专业课程上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疏离了课程思政改革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使得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成为互无关系的两套“班子”,继而在一门课程中各行其道,甚至相背而行。而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是应当在教授好专业内容的前提下,去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内在的思想政治资源,做到同质同向,互为成就,并创新性地努力探索教学实施过程中二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互补。如此,才能够真正使课程思政改革做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既有“亲和力”,又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教学举措

在宏观层面上明确了课程思政改革中的若干主要问题后,最终还要落实到专业课程具体教学层面上应当如何去挖掘、把握和凸显出思想政治内容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与实施。在这方面,以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例,主要可以通过对此课程内容所特有的“真”、“善”、“美”三个方面的维度来进行具体的考察,从而给予其它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探索一定的启发。

1.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要以“真”为底线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程主要的讲授内容为中国现代、当代时期的文学发展历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属于中国现代与当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性内容首先就应当服膺于传统历史认知的一个重要底线,即历史的真实性原则。文学作为观念想象型的审美性艺术,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自然是可以进行自由的虚构甚至是杜撰的,但文学史却不仅仅只是文学作品的集合,同时也是对某一时期文学产生与发展具体过程的一种客观性历史描述,因此在此描述中,历史真实性的强调应当是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并且进一步讲,以文学史作为基础资源而生发出的各种思想政治内容,如若要真正起到德化育人的作用,真实性也应当是其成立的根本,否则即便其所传递的历史性内容感染力再强,影响力再大,接受者一旦了解到其根基的虚妄和虚假,反而会产生对于历史的某种质疑,从而造成更为恶劣的影响。例如近些年来以当代军事与历史小说为蓝本所改编而成的各类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许多都被冠以“抗日神剧”的称号,而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神剧”,恰恰就在于其改编的作品历史根基上的超现实性,亦即虚假性。这种作品如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来看,也许在短时期内效果会非常明显和显著,但长此以往,则将会对学生主体历史观的形成和认知起到极为恶劣的影響,扭曲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所有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中,坚持相关历史的真实底线是极为重要的。

2.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要以“善”为界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思政除了要以历史之“真”作为自身的探索底线之外,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坚持以观念之“善”来作为探索的自身界限。所谓观念之“善”,即对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符合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的甄别、选择与讲授上,其要秉持一定的原则。例如首先就是要遵守我们国家现行的各种法律规定,不允许教学内容出现逾越法纪的现象,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原则。其次,则是课程内容所涉及到的所有思政探索还要被限定在目前国家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认知的框架之内,并且还要符合党和国家对于文学之于历史叙事的当下宣传和认可,同时“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民文化自信的建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由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所覆盖的是百年来中国的文学完整历程,因而在此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所生发出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理念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表现形态,若以当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观念来审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内容来进行具体的讲授,所以明晰其内容上“界限”也就显得十分具有必要了。例如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20世纪的30年代,当时为应对和遏制我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蓬勃发展,国民党的中央宣传部就曾发起过所谓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并组织了如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一批国民党御用文人来进行大肆的鼓吹宣传,其代表作品有《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等。表面上看,“民族主义文学运动”是通过文学来表现所谓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而实质上它所推行的却是带有法西斯独裁性质的国民党的党派文化,目的就是要攻击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运动,因而如同此类的文学史内容就应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思政教育中予以剔除。此外,还有像当代文学时期的革命样板戏等,也由于其所发生、发展阶段政治上的敏感性,同样也不适宜作为如今课堂上课程思政的内容来源进行使用。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探索置于一定的“善”的理念框架之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要以“美”为手段

如果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思政探索中坚持历史之“真”与理念之“善”所主要聚焦于的是课程思政资源方面的选择原则与性质的话,那么寻求实现课程思政的“美”则就是在课堂讲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表现方式与手段方面的追求和目标。当下高校中的课程思政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探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以往的思政课程基本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学生自身的专业课程学习之间也是相互疏离与隔膜的,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与自身专业相脱离的思政课程时常常会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不足乃至应付了事的敷衍态度,所以挖掘不同专业的思政元素一方面可以使其与专业内容的学习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利用不同专业在讲授方式上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来吸引学生。具体到文学专业而言,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最具有魅力之处可以说就是其审美化的表现方式。因为文学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不同,它最能体现文化之“化”的功能与作用,利用文学作品中所建构起的个人化的感性世界和独特的审美化形式来与学生的感性活动及内在情感相勾连,继而触动、影响学生对于其中思政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接受,从而使其“化”为一种学生内在的认知,那么“美的情感一旦走进了一个人的心里,影响就会延续他的整个生命历程。”[3]相比于以往思政课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接受方式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内驱力,也更能使其从内在的情感接受上升到理性接受,从而达到根深蒂固的效果。例如中国当代文学中十七年期间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岩》,其题材内容取材于的是我党党员真实的革命斗争历史,但经过作家的文学化与审美化处理,无论是小说的情节、人物还是语言都更加地引人入胜,其中我党的优秀党员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那视死如归的精神,“小萝卜头”的可爱天真与悲惨命运,无不使人感同身受、激动不已。这种文学审美化的表现方式使得以往干枯的思政历史资料变成了有情感温度的思政艺术作品,也使得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更能引发其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内心深处的感动,真正达到触及灵魂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政探索过程中“美”表达方式,将是决定学生能否有效接受的重要手段。

当下,高校思政课程在新时代的总体教育背景下正从不同层面进行着深入的探索,高校中几乎所有的专业也在激发着自身的思政动力,挖掘着自身的思政潜力。对于高校中文学科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而言,在宏观上明晰了思政与专业之间的若干基本问题与关系之后,也应当积极地探究多元化的思政改革举措,努力呈现良好效果,从而使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学真正成为高校思政课程探索的前沿阵地与标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张敏.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2):74-79.

[3]魏晓东.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21(4):27-29.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