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阅读的三个问题

2022-02-28叶开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低效率高效率整本书

阅读要区分有效阅读与无效阅读。在有效阅读基础上,学会高效率阅读,避免低效率阅读。还有,整本书阅读要保质上量,撇开剂量无法谈效果。

一.有效阅读与无效阅读

有效阅读:持续阅读高质量书、文章,系统学习经典作品。

无效阅读:微博微信头条等碎片化阅读及消遣性作品阅读。

“有效阅读”和“无效阅读”并非严格公式,而只是一种规律的总结。前提是先要区分“知识”和“信息”。系统化学习的是“知识”,碎片化认知的是“信息”。“知识”是“我理解了”,“信息”是“我知道了”。知道了,不等于理解了。

对一种知识的理解以至于运用,需对这门知识系进行统化学习。

知识学习系统像大学里的系所,不同系所里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中文系里就有文艺理论、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专业,各设硕士点、博士点。数学系的专業也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各设硕士点、博士点。

假设一位数学系同学看到中文系的相关介绍,知道了很多的相关信息。他即便他看了更多的介绍,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仍然是停留在信息层上,不足以构成他能进入中文系、从中文系毕业的系统知识。

这是“知道”信息与“理解”知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系统地阅读,系统地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知识饱满度,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才是“有效阅读”。

获取散乱信息而不深入地研究,浅尝辄止、以至于人云亦云,则为“无效阅读”。

缺乏有效阅读训练者,看起来见闻广博,见到什么都敢说“我知道”,而且还能无根无据、捕风捉影地侃侃而谈,既欠缺论据,也不能形成逻辑链,不能构成说服力。网络上有不少“知道分子”,相当于“信息知了”,在互联网的树林里吱吱喳喳地叫,产生一点噪音,打发寂寞长日。

“有效阅读”要建立在一定时间长度上,不能撇开时间长度谈阅读有效性。

每天一小时以上,最好两个小时以上,形成一定的时间阅读强度,才能形成更有效的阅读效应。假设是两个小时的持续阅读时间,成年人一动不动地坚持,可以读一百多页书,孩子则可以更快,能看完一本两百页的书。长时效阅读会让上下文不断重复地在脑袋里“刷屏”,形成一定强度的“深记忆”,并逐渐构成一条基本逻辑链,这个链条上,挂满了各种看起来互不相关的知识之果,如同枝头上缤纷的荔枝一样。

有一定时间长度、一定内容密度、一定思考强度,才能达到“有效阅读”:一定长度的阅读时间是第一步,一定内容密度的书本是第二步,一定思考强度的思维练习是第三步。

但时间长度只是基础,而非唯一的标准。

学生要超越自我,还要得到专业训练。

从阅读角度看,阅读、理解、吸收,再创作输出,是个人潜能激发的完整过程。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畅销书《异类》里提出了一个风靡一时的“一万小时定律”:“心理学家越深入研究天才的职业道路,就越发现天赋的作用有限,而后天努力更为重要。”该“定律”认为,不管天赋如何,如能在某一专业领域投入一万小时,你就会取得成功。

瑞典裔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名作《刻意练习》里,反驳了“一万小时定律”。他认为,要成为真正的专家,不仅要投入大量时间,还要进行“刻意练习”。

一名出租司机未经“刻意练习”,没得到专业训练,他即使开车十万小时,也做不了“拉力赛选手”。

一名跑步爱好者未经“刻意练习”,哪怕拼命跑十几年,也成不了职业长跑运动员。

一名“最强大脑”,未经“刻意练习”,即使速记了圆周率一万个数字,也成不了职业数学家。

在中文系里的学习,属于“刻意练习”之一。如果你自己通过广泛阅读,激发个人兴趣与潜能,发现在某一个方面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那更是真正有效的“刻意练习”了。

朋友圈里常看到有人“打卡”,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背古诗:一天五分钟,一次背一首诗,一年可以背诵三百六十五首诗。

每天仅花五分钟,只能匆匆浏览,是典型的浅记忆,如风中之絮,一吹就散了。

这是典型的“碎片化学习”,也是典型的“无效阅读”。

碎片化不是学习,而是获取信息。人脑不是电脑,不会长时间记住一个碎片信息。人脑记忆以理解为基础,遗忘不重要知识也是人脑记忆的本能之一。人脑记忆过程是获取、过滤、筛选、理解,之后才会长时间存储必备知识。

人的记忆力,不仅是记住,还会遗忘。白天看见的,晚上就遗忘了;今天记住的,明天就遗忘了。

人类的记忆有其特殊性,短时记忆只能记住与自己生命体验密切相关的“有用”信息。而绝大部分“无用”信息,都会自动地清到回收站了。

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对此有生动的描述:在你的头脑里某个深渊,埋藏着无数的无用记忆。其中大部分都不可能再现,而永远消失了。仅极少数记忆碎片,会在特定情况下被重新激发,比如受到催眠之后,再次浮上心头。

人不能永远停留于过去,人总是要向前行的。旧时的记忆,大部分就与“过去”一起被埋葬了,这就是人生。

只有生命攸关的记忆,如人生中少有的高强度的危险、爱情、幸福、悲伤,发生一次就被你永久记住了。

动画片《疯狂的原始人》里,原始人一家在森林里突然遭遇一只猛兽。这紧要关头,无需开心辞典、无需最强大脑,也不必诗词大会,身临其境者会自然记住,几乎一生都不会忘记。也不需要长辈、智者、哲人或私塾老师手执界方谆谆教导,这个词你一听就明白,一记住就永远难忘:“跑!”

父亲一声“跑!”姐、弟就自动飞跑起来。原始人一家身手都敏捷得难以想象,在岩石上奔走如飞,一眨眼间就全都钻进洞里,用石头堵住洞口,而逃得了性命。

“跑”这个极简的、碎片化的知识,因为与生命攸关,姐与弟一生难忘。但是,大部分的消遣时间,在森林里东游西逛,采野果,摘蘑菇,多是重复的日常,姐与弟就不会什么都记住了。

碎片化时间不适合学习,合适消遣或获取信息,刷微博看微信未尝不可。

人生不必每时每刻都在学习,碎片化时间何不用以消遣娱乐散步?或无所事事、胡思乱想?亦可伫立窗口,眺望时间的流逝。

这样,反而可以把“无效阅读”的碎片化时间,转换成生命体验了。

人不是机器,学生也不是机器,为何不能让他们自己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无所事事、胡思乱想,也是人生一部分。

人不能什么都赋予意义,闲散也是生活之一。其实,很多创造性的思考,都在散步、胡思乱想中突然冒出来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见得有深刻意义,却是人生中悠然一刻。

如非性命攸关的知识,而是文明积累之成果,那就要在“有效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深记忆”。系统性学习,要有足够时间来反复地“刻意练习”。

这种“深记忆”构成了“预存储知识”,在你思考、写作、交流时,可以立即调用。

碎片化知识可以在需要时再去获取,无需专门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

一个人亦无需知道那么多,除非是用来炫耀博学。

“碎片化知识”属于“即需即学知识”,我们在需要时去查找、调用,即可。

二.高效率阅读与低效率阅读

以“有效阅读”为基础,学会“高效率阅读”,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力。

“高效率阅读”:单位时间内摄入高浓度的有效知识。通常是长时间的整本书阅读,有价值长文章的阅读。

“低效率阅读”:单位时间内摄入低浓度的无效知识。通常是碎片化信息的获取,如刷微博读微信看抖音等消遣与娱乐。

阅读效率,不只是看书等速度之快慢,更重要的是有效知识的摄入浓度。

一个孩子长时间地阅读一本好书与一个孩子长时间地刷微博读微信看抖音相比较,前者为“高效率阅读”,后者则是“低效率阅读”。

长时间阅读一本好书的孩子获得的知识是相对系统的,有上下文意义可参考而形成一个有效的逻辑记忆链。

而如果是长时间刷微博读微信看抖音,你也能读到了大量的文字、声音与视频所构成的扑面而来的潮涌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散乱的,碎片化的,来自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

互联网上每时每刻都生产无数的信息,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新闻和奇闻逸事,发生着各种神秘知识和莫测事件。这些事情无论多么惊悚多么奇特,但因散乱、相互冲突、非系统化,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我们其实很快就会忘记了。

如果非训练有素之专家,你很难从“信息蚕茧”里破壳而出。有些人看似阅读很多,却因“大数据”的精准喂养而造成了“丰富性匮乏”——被“信息蚕茧”包裹,喂以特殊的桑叶,而导致“信息墙效应”——人们不会因为蚕茧里的信息丰富而拓展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反而会成为一条“信息之蛹”,在无穷无尽的信息包裹下艰难地蠕动,并不能最终“化蛹为蝶”。

未经系统“刻意练习”锻炼出思辨能力的阅读者,很可能会迷失在信息海洋里而丧失判断力。如此在“信息蚕茧”里不断地蚕食信息,其实不过是“低效率阅读”而已。

“高效率阅读”不是一目十行、读得飞快,也不是“最强大脑”,见什么记什么,而是对有价值的好书或长文章,在一定强度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认真消化,锻炼出自己的思辨能力,为最终输出表达做准备。

读什么书,怎么读,是选择性问题;如何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刻意练习”,是实践性问题。

在中小学十二年的黄金学习期,以“幻想期”、“探索期”、“逻辑期”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点,而针对性地选择阅读书目,并辅以更有效率的写作训练,才能更好地转化“高效率阅读”为“高效率写作”的生产力。

万物互联时代,人工智能急剧升级换代,对于如此丰富而散乱的知识,人脑记忆能力不及电脑之万一。人生有限,时间有限,学会区分与取舍,把有限时间放在更精准的自我训练上,放在自我天赋所系的专业进步上,而发挥人类独特的想象力,以创造性记忆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才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更好学习方法。

中小学生属于学习期而非成年人的消遣期,提升阅读效率,学会“高效率阅读”,是人生进阶的必备能力。

人类学习模式有其特殊性。人类更注重系统化记忆,而不是碎片化的记忆。

电脑可以无差别的录入一切信息,人类大脑更注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形成系统化记忆:一个记忆块、一个知识块、彼此有上下文和逻辑联系,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深刻记忆,完成系统的学习。

比如,家长常有疑问:孩子到底有没有理解(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这就涉及了本文专门提出并加以分析的“有效阅读”和“高效率阅读”这两个概念。

“有效阅读”与“高效率阅读”不是专注地被灌输,不是埋头记笔记,不是念念有词地背标准答案。

一名孩子如果能坚持“有效阅读”,以“高效率阅读”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并清晰自然地表达,他就成了更好的自己了。

三.整本书阅读

“有效阅读”和“高效阅读”引申到母语学习中需重点关注的、与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都切身相关的两个问题中。

一是“双减政策”;二是“整本书阅读”。

“双减”的目标,是减少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不必要精力、时间与金钱消耗。从语文学习角度,则是要减少“低效率阅读”(例如无节制的、低效率的刷题行为)对学生和家长的消耗。现在,校外消耗确实减少了,校内消耗能不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呢?效果如何则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整本書阅读”是一个奇怪概念。这个概念被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前几年还得到教育部的权威推广,意味着语文界长期的怪异现状是非整本书阅读,是碎片化的阅读。长期以往,形成了“无效阅读”与“低效率阅读”。

语文教材选文有三种方式。

一是节选名著内容。如“四大名著”都各有小部分被选入教材,但这些不仅不是最好内容,在实际的照本宣科的教学中,还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不少语文老师只看教案,只灌输标准答案,却不去阅读原著。据我的实际调查,完整读过“四大名著”的语文老师不占多数。因此,“整本书阅读”更应该作为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考评科目,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丢给学生去默写背诵归纳段落大意撰写中心思想。

除节选外,语文课文另有改写、压缩两种方式。

改写原作,早在几十年前就遭到大作家茅盾的批评,我也曾写多文章分析批判过相关内容,这里不详细展开。

压缩原作,如刘慈欣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原文6800字,选入语文教材被压缩到2500字。压缩这么多文字之后,原文的丰富细节不复存在,一定长度带来的从容叙事,也变得乏味无趣了。

从“有效阅读”角度而言,阅读一部作品就要穷尽这本书,只读其中一节或一章,则如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整本书阅读”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阅读”,非“整本书阅读”属于“无效阅读”。

这里举初中必读书目《世说新语》为例。

《世说新语》这本“志人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鼻祖之一(另一鼻祖是“志怪小说”《搜神记》)。与《搜神记》有很多完整的故事不同,与现代的“小说”概念也不同,《世说新语》是典型的不完整叙事文本。通常是一些事情的片段描述、一个人的片段描摹、事情的描摹,一句精炼的句子,或一个智慧的表达。

《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末、三国到两晋三百年间的人与事。这期间一些杰出人物大都出现在《世说新语》里,如曹操、袁绍、阮籍、嵇康、王羲之、王献之、桓温、谢安、谢灵运等。

引入“整本书阅读”概念,会发现,《世说新语》只从书本身来理解是不够的,因为它是片段的、碎片化的记录,而非整体性、逻辑性的统一文本。要读懂《世说新语》,还要了解东汉到东晋及南朝这段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从而再把这些人物串联起来。

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认识“东晋门阀”。

从东汉到东晋三百年间整个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门阀世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说新语》里那些著名人物其实大都是世族大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世族背景有很深关系。各大世族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这些家族之间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姻亲关系,利益结构也很复杂。在东晋时期,这些世族子弟轮流执政,控制着政治舆论场与文化制度的走向。在这种世家政治中,人分“九品”,平民子弟上升空間有限,资源分配极其不公,而只能拼命努力。世家子弟衣食无忧,则可以悠游放诞,寄情山水,高谈阔论,把人生浪费在那些优雅的事物上。

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不仅是财富,不仅是官位,也无关智力,而在于世袭的权力。一个平民做到了宰相,仍会受到世族的鄙视。

有两本书可以作为拓展阅读,更好地理解《世说新语》。一本是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一本是田余庆的《东晋门阀制度》。

唐代诗人刘禹锡虽未至金陵,但作有《金陵五题》,其二《乌衣巷》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看起来很直白,解释也不难,写历史变迁,人事代谢。但仅此,还不足以真正让学生真正地读懂,或者说真正地有感受。读《世说新语》会发现,占有了乌衣巷大半的“王谢”二家,是东晋时期最显赫的两大世家,其势力和影响力之大,甚至超过了当时的皇帝。“王谢”两家人才辈出,著名人物如王导、王羲之,谢安、谢玄等,左右了当时的政治与文化。王羲之主导的“兰亭集会”,谢安统筹的“淝水之战”,都是千古传奇美事。

这样完成了“整本书阅读”《世说新语》,读深读透,是“高效率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的重要实践。

叶开,原籍广东,小说家、编辑家、语文教育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出版《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三人行》《爱美人》等五部长篇小说,小说集《秘密的蝴蝶》、散文集《野地里来 野地里长》,语文教育专著《对抗语文》《语文是什么》《写作课》,编写《这才是我想要的语文书》丛书,主编12册《叶开的魔法语文》及《12堂少年科幻写作课》等。

猜你喜欢

低效率高效率整本书
如何获得高效率的学习状态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小设疑与高效率
一种高效率单级PFC变换器的LED照明驱动电路
论网络反腐:正外部性、低效率与政策意蕴
基于Si9112的高效率开关稳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