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个性作文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21-12-27张小峰

甘肃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个性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张小峰

【摘要】作文是对生活的提炼,也是对生活素材的再创作。有的小学生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究其原因,既有写作方法的老套,也有思想的僵化,还有观察力方面的欠缺,以及想象力的不足等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具有个性和特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作思维;个性;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3—0160—02

由于学生受认知、年龄、思想等方面的限制,对作文素材积累不多,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写出真实的情感,写作水平也就得不到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1],引导学生写出真情、真话、真爱,要通过作文真正反映出小学生内心纯真的世界。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育思考能力

一提写作文就头痛,无话可写;用词匮乏,没有味道;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意……这些都成了不少学生写作的“通病”。作文苦于没有素材,下笔无言,根本原因在于学生阅历浅、经验少,缺乏一双观察的眼睛,发掘可写、可用素材的能力较弱,导致创作思维受限。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提炼作文的“点”,学会建立初次印象,学会倾注感情,学会思考。

此外,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由表及里,建立一个比较清晰而深刻的认知,如此,学生才有话可说、有话可讲。因此,教会学生怎样观察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如,学写人物时,教师以《我的妈妈》为题启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妈妈是这世上最无私的人。你能用笔写出妈妈对你的爱吗?”学生们纷纷点头。教师也讲述了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今年六十多岁了,可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为我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餐,我望着妈妈花白的头发,已经佝偻的背影,作为女儿,有时候真的很惭愧,每次劝她不用这么早起来,可她还是会比我们早起一个小时,在厨房里忙活……”教师的这段真情道白,实际上也是在给学生做示范,提醒学生要多观察日常生活小事,体悟点滴中彰显的深沉的母爱、平凡中蕴藏的真情。学生从教师的故事中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妈妈,从小事中挖掘蕴藏的母爱,唤醒感恩意识,这样写出的作文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慢慢会领悟到,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教师顺势从如何观察、何种角度观察等方面传授方法,引导学生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还包括看颜色、看动作,亦或者听声音、闻香味,观察人物一系列的表情、事件的进展等,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再围绕重点做到详略得当,一篇不错的习作就呼之欲出了。

二、以读促写,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作文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声、思想、价值取向等,是感知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个人精神世界的外在体现。作文中既有真实生活原型的再现,也有学生注入想象力的再创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创作思维的发展[2],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也可在随笔练习中渗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

阅读是随笔练习的最佳教育平台,由于小学生正是写作的启蒙和起步阶段,对于如何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几乎为空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从哪些方面写。此时,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优秀文本中的一些片段描写,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模仿写作,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写作的方法与思路,让学生在把握优秀文本的思想脉络和情感主线后,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在自己的习作中体现自我的色彩,在扩写、续写或者补白等任务要求中自由发挥,激发创作热情。

如,《凡卡》一文中,其戛然而止的结尾,历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续写、补白的典型:凡卡熟睡了,还做了个甜蜜的梦,文章由此而止。凡卡一觉醒来后究竟会发生什么?爷爷会收到这封信吗?他的命运能不能被改写……一连串的问号盘旋在學生脑海,也让学生浮想联翩。教师乘势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续写这一故事,使得学生对凡卡命运的关注并没有因为文本的结束而结束。学生通过熟读了解凡卡这一人物形象,深入思考、分析造成凡卡悲惨命运的背后原因,通过个人的主观意识进行再创作,各自笔下的“凡卡”展现出个性色彩。有的学生写道:“凡卡一觉醒来,竟然发现爷爷来到了自己身边,他激动地流着泪扑向爷爷怀中,他有太多太多的委屈……”诸如此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断地拓展,学生沉浸在角色中,与角色融为一体,“我”就是“凡卡”,“凡卡”就是“我”。精彩续写片段展现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一次锻炼和提升。

三、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写作水平都是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因此,作文教学需尊重差异,为学生量身定做阶段性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跳一跳,吃果果”,更具创新活力。

低年级阶段,以“学说一句话”为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用简单的一句话口头表达个人想法,亦或者是用简单的一句话描述具体的事物。如:“今天,爸爸带我去看牙。”“这只小狗太可爱了。”

到了中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真、细致地观察,打开思维,学会表达,完成段落的写作。教师不用框定具体写什么,而是鼓励学生多想、多思、多说,不论段落大小,对其加以鼓励和指导,具体到用词以及语句,学生多写,才能掌握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也只有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才让学生不断规范语言,潜移默化中将基本的写作方法领会于心。

到了高年级,写作训练变得丰富起来,学生的知识储备被充分调用、迁移,把所学化为所用,这一阶段有了几种写作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一种体裁写作的方法与特点都不相同,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写作方法的传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提炼写作素材。

因此,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作文,教师要尊重规律,尊重差异,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在文学创作中,主张的是“我手写我心”的酣畅淋漓,也就是说,作者充分释放自我的情感,大胆地进行创作,放手想象,活跃思维,进一步展现自己的文学风格。而对于学生来说,“我手写我心”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构思,不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逐步地琢磨出写作的规律,而不是说机械地模仿。如果完全让学生照着一些文本的框框,硬生生地往里头套,自然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制约、想象力受到束缚。如此所带来的弊端则是学生失去童心,失去思考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勿以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思维加以限制,而是充分鼓励学生挖掘自我的智慧和潜能,引领学生认识到作文体现的是个人内心世界,是自我情感的真实表现。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最好有自己鲜明的写作风格,成为个人的精神作品。

写出真心话,写出真性情,才能写出自己独有的文风。如,让学生结合某次春游活动,写一篇《春游》。有学生一股脑地写了进公园赏花、观黄河岸边的垂柳、爬白塔山等等景观,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为此,在进行修改时,教师可耐心地与学生进行一次交流:“这次春游,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们围绕一个中心精选材料,写出感触最深的部分,做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经过教师的一番点拨,学生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习作。有的学生写公园赏花,有的学生写观柳感想,有的学生写爬山体会,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地写了春游中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有反思还有感慨。学生们遵从自我内心情感的召喚,自由地表达想法,虽然作文中存在用词不贴切、语句欠通顺等问题,但教师一定不能指责学生,而是尽量放大他们的优点,以鼓励加提醒的方式,巧妙指出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用词以及语句的规范。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不仅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召唤。只有充分发挥激励性功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因子,行动起来,投入写作,丰富想象力,激活创作力,他们才会乐写不疲。

参考文献

[1]吴维燕.小学生作文创作意识的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05).

[2]陈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01).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个性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