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单元整合 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

2021-12-27赵海霞

甘肃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统编教材写作能力

赵海霞

【摘要】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统编教材特殊的编排体系将作文和阅读相结合,旨在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如何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呢?这是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大语文,从解读课标入手,了解习作在教材中的要求,准确把握习作训练要素落实的程度,做到明确单元的写作要求,进行单元整合,充分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写作能力;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3—0158—02

写作能力,是指写作所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写作情感、写作动机、写作技能、写作习惯、写作创新思维等诸多方面。传统的作文教学,侧重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写作技能,很少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指导。而统编教材在习作教学上采用“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的编排方式,尝试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目的是为了集中落实一个具体的作文训练要素,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仅靠每学期一个习作单元的学习是不行的,还需要与教材中每个常规单元的习作以及课堂随机小练笔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现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探讨小学作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想与实施。

一、通读“课标”,整体掌握写作要求

教学单元习作时,教师首先要通读“课标”,把握好多册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编排体系,下功夫读懂读透教材,搞清楚本次习作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前后相关的习作还有哪些,从而准确把握此次训练要素落实的维度。

例如,在开展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从整套教材入手,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教材要求,分析三至五年级教材中写景课文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和学生的训练点。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课本上都有一个单元的内容是写景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三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向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掌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学会按游览的顺序写半命题作文;五年级要求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可以看出,每个阶段要求不同。通过对整个学段习作任务的分析整理,教师就可以清楚地把握作文训练的要素,明白目前应该落实到什么程度,将来还需要得到怎样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去指导学生,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二、读透教材,精准确定单元目标

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每个常规单元的习作安排与以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习作安排自成体系,与新授课文联系不紧密,而统编教材习作安排在单元之后,单元主题是什么,作文就是什么,“课文就是习作最好的例子”[1]。一个单元中,无论是讲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是为后面的口语交际、习作埋下伏笔,都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之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常规单元教学时,不但要熟知阶段作文教学任务,还要弄明白本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是什么,然后围绕习作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这一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还有两篇习作例文,都是写景的文章。作文训练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对景物进行描写的,然后进行一次半命题的习作《游___》。

明确了单元作文训练都有哪些要求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单元整合,以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这一语文要素为抓手,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提供资源。如,向学生推荐《古罗马斗兽场》《林荫道上》等经典篇目,引领学生学会在自主阅读中感悟、提炼作者的写法,并与教材单元中的课文进行对比,为学生迁移、运用写景的方法提供更多的储备。

三、读写结合,进行系统写作训练

作文表达的基本技能是一个千头万绪的系统,是作文教学的“筋骨”。在单元作文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根据单元作文要求,结合课文的特点,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习作技能分为几个训练点,分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力求做到读写结合,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教师可根据单元作文要求做如下分解。

1.讲读课文《海上日出》,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境,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写作训练的任务是描写一种变化的自然景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当堂总结写作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在这篇课文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眼前好像也浮现出海上日出的景象,为什么作者能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观写得如此生动传神、変化万千呢?”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一是作者能够认真观察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观;二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写出了日出的变化;三是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海上日出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当学生们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后,教师用白板出示黄山日出、大漠日落等有变化的自然景象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请学生口头说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观,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了自己见到的刮风、下雪、叶落等自然景象,教师顺势鼓励大家运用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象用一段话记录下来。学生们纷纷动笔写了起来,很短的时间内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就应运而生。因为现学现用,连平时习作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轻松地完成任务。

2.讲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是通过阅读,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学习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写作训练的任务是抓住一次游览的经历,进行片断描写。在学完本文后,学生明白了要想写好游记,一要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也就是按作者实际游览的行踪来描写景物。二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要做到详略得当。三要做到有始有终,结构完整。在本文中,作者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即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这样写游览经过就清晰明了了,但由外洞进入内洞之间的空隙很有特点,所以作者就作为重点来写,以突出双龙洞的险。掌握了写作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利用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导游词,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相信这样的小练笔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完成。

3.在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重点是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归纳游记类文章的写法。这是对所学方法的再次强化。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一篇游记应做到三个一:一条线索、一处美景、一种真情。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则由理论转为实践,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尝试,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一处景物,然后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并进行口头介绍。通过分散训练,学生可以将阅读中学到的布局谋篇的方法技能等,及时地运用到课堂随机小练笔中去,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为单元习作打好了基础。

四、集中指導,全力完成单元习作

通过以上读写安排,单元作文要求通过分散训练,逐项得到落实,减缓了作文的坡度,初步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接下来,就要“集中指导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技能等适切地运用到单元习作中,使读写紧密结合,‘小练笔’与‘大作文’紧密结合。”

要想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真正运用到作文中,教师还须进一步指导,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切实地帮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例如,在集中指导时,教师可将读写结合起来,围绕单元习作要求,从词语积累、写作方法、思路指导等方面,以“习作卡”的形式,把本单元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相互补充完善,做到课内外结合,充分体现“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的教学思想。

由于在分散训练时,既练习了游览路线图的画法,进行了口头介绍,又做了按游览顺序写一段话的小练笔,所以,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单元大作文时,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无从下笔,写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富有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王军.单篇教学终觉浅,绝知此文要整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2]俞云秋.小学主体性大单元作文教学的操作策略[J].浙江教育研究,2017.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统编教材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