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难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王侃莹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运用

王侃莹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两难情境,有利于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和选择,以达到修正原有认知结构、建构知识新体系、提高判断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多种角度创设两难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思辨两难问题,并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于两难冲突中观察、思考,提高道德敏感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两难情境;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3-0070-02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参考》指出:“教师应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进行道德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呢?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且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所以教育中的现场活动体验,更多是对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两难问题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触动学生原有的认知心理,使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身上得到践行。下面,笔者就两难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看法。

一、两难情境在课堂中运用的效果

两难问题,指因不能同时兼顾两种道德规范而难以抉择的问题,其暗含的道德规范存在多种可能的选择,这些选择相互对立、互不相容,且没有标准答案。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强调:“道德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套是非标准,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辨别来学会区分事物的善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两难情境,发挥两难问题的作用,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1.指向学本课堂,丰富课堂生成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建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两难情境,使学生在对两难问题的讨论、辨析中加剧矛盾冲突,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是课堂教学资源的自然生成,教师通过引导利用,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家人对自己的爱,教师创设两难情境:“放学后,小明希望奶奶帮自己背书包。那么,奶奶要不要帮小明背书包呢?”学生展开讨论,一方希望奶奶背书包的,理由是书包太重了,小明背着腰很痛,这是从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另一方则认为奶奶不应该帮小明背书包,理由是要培养小明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孝敬奶奶的责任感。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顺势引导:“最后,奶奶拎了拎书包,然后拒绝了小明的请求。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明的书包很轻,那么奶奶为什么这么做呢?”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明白培养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那么,如果书包很重,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背起书包呢?这个问题,教师也可以抛给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在两难情境中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2.提高道德认知,提升判断能力

道德认知,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道德认知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判断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获得高于自己原有思想观念的道德认知,从而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使自己的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案例:一年级上册《早睡早起》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睡眠不足对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从而明白自己每天需睡够十个小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因课业负担沉重,或者参加过多的培训班,导致睡眠时间减少。通过两难情境“是让学生保证充足睡眠有个健康的身体,还是让学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师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激烈的辩论中修正自己的道德认知,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

二、运用两难情境的教学策略

1.从多种角度创设两难情境

(1)情境创设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亲身经历的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件,最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困惑,根据这些问题和困惑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有话说、有理辩。这是运用两难情境进行教学的前提。

如教学《请帮我一下吧》时,教师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两难情境:“小明向同桌借了一块橡皮,但是小明弄丢了橡皮。过了几天,小明又向同桌借一把尺子,同桌还会借给他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两难情境,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力。同桌发现小明弄丢了他的橡皮,心里会产生困惑:“如果我再借给小明尺子,说不定还会被他弄丢。但是,如果不借给他,会影响我们的友谊,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帮互助。”这些困惑正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有话说、有理讲,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2)情境创设可从社会热点出发。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国家发展和生活的世界,同时课标强调教师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社会阅历也不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年段,运用社会关注并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设计两难问题。

如教学《快乐过新年》一课时,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而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课堂上,教师出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条文《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法律规章和我国传统习俗之間的冲突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理反差:到底是尊重传统节日习俗,还是法律规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禁燃令”背后的意义,明白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教师基于热点问题创设两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传统与规则的冲突,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主动发展的能力。

2.用多种方式思辨两难问题

教师创设道德两难情境时,首先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懂或听懂情境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明白矛盾冲突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探讨两难问题。

(1)小组讨论。

两难情境教学法是一个运用两难问题使学生出现分歧,进而采用合理的推理方式,寻求高一级的认知平衡,再将自己的判断论述出来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将不同学生组合在一起,开放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维因激烈的矛盾冲突迸发出火花。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如果讨论小组对两难问题的讨论得出一致意见,或者在一开始讨论时就没有产生分歧,就达不到创设两难情境的初衷。例如,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的两难问题:“在野外可不可以摘花?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公园里的花不能摘,那么在野外呢?可以摘花吗?”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思辨在无道德约束的情况下该如何抉择。

(2)组织辩论。

辩论活动因具有较强的思辨力,一般在小学高段开展得较多。辩论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任务驱动下,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论述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要围绕两难情境中是与非的观点,确定辩论的正反两方,让双方从各自坚守的道德规范中寻求可以说服对方的理由,陈述彼此的观点,互相设难发问,培养学生从理性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可以说,组织辩论活动就是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加剧两难问题的矛盾冲突,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现场表演和分析讨论,受到教育。例如,教學《生活要有秩序》时,教师可创设两难情境“坐公交车该从前门上车还是从后门上车”,让学生扮演乘客,现场模拟加深感触,遵守秩序。

3.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分析思维能力较弱,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这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两难情境的讨论,本意不是引起争议,而是在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能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和辩论。教师在课堂上应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及时追问,鼓励学生考虑其他同学的观点,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接受更合理的推理方式。讨论结束,教师要进行归纳和点评,对学生的认知予以肯定。

总之,教师应创设合理的两难情境,在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上注意针对性、预见性与实效性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运用已有观点和生活经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推理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科学合理地运用两难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面对这样的两难情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于两难冲突中观察、思考,提高道德敏感性。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运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