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的作业 多样的收获

2021-09-15沙丽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沟通阅读兴趣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语文;创新;兴趣;阅读;沟通

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应力求做到使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作业作为教学中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是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科学、有效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但是现在学生普遍作业负担较重、学业压力较大,大量的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态度上消极,行为上应付,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作业设计应该科学合理,注重“质”而非“量”。别样的作业,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一、关注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摘到“香甜可口的果子”。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会把作业看做是莫大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会在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和成就,并进一步激发起爱学语文的积极情感,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我设计了下面的小练笔作业——

任选其中的一句话,或自己编一个中心句,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

·课间操,操场成了同学们欢乐的海洋。

·“六一”儿童节那天,公园里可真热闹啊!

·我的家乡在海边,那里有许多迷人的景色。

练笔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乐意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通过这项作业,学生不仅练习了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提升了写作能力,而且更加关注生活,留心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尊重个性,创新思维

作业设计形式需要创新,语文作业不仅仅只有练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等,还可以融音乐、绘画、阅读、文学创作等为一体。这些丰富、新颖的作业形式,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体会了语文之美,并且养成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例如,在执教《秋天的雨》一课后,为了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秋天之美,以“秋”为主题布置了以下作业——

任选一项独立完成,再和你喜欢的小伙伴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

·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的美好词句摘抄下来或者在其它课外阅读书上找一找。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尝试着写一首有关秋天或者秋雨的诗歌,还可以配上音乐唱一唱。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秋天的美景拍成照片,再试着把照片上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这样的课外作业设计兼顾了不同学生的特点,受到学生一致喜爱。90%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主动在自己喜爱的栏目中做出质量高的作业。通过这项课外作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了语文与艺术、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真切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寻找秋天的脚步,与秋天有了更为亲密的接触。有动手实践、有制作感悟,真实情境下的作业,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即时表达学习愿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三、亲近绘本,爱上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在布置学生课后阅读时,我发现绘本阅读的引入,对学生思维和精神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绘本以画面和文字共同叙述的形式,通过丰富的画面、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图画上的“留白”,更激发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画面空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导语中提示:“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在执教这一单元后,我布置学生课外进行了《爷爷有办法》的绘本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通过观察图画,寻找画面中隐藏的故事情节,创编故事: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自己编一编,讲给同学听一听。有余力的学生还推荐他们阅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活了一万次的猫》、《逃家小兔》《森林大熊》,鼓励学生在阅读绘本中找到快乐。

四、增进沟通,对话心灵

别样的作业不仅需要教师巧妙的设计,也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因此,师生之间需要增进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灵对话。

三年级开始我为学生设立了《班级漂流日记》,学生每天一人轮流写,其他同学还可以适当点评、互相修改,每个学生都会主动关注班级,观察老师同学,体验学习生活,如共同记录校园中的点滴。孩子们不亦乐乎,个个爱写!

我一直把《班级漂流日记》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启迪智慧灵感的“纽带”,通过日记与每个同学对话心灵。学生从不把《班级漂流日记》当成负担,反而期待用日记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因此,《班级漂流日记》成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积累习作的素材库、课外阅读的交流吧、指导学法的加油站、记录成长的展示台,成了架设课堂教学与自我学习的桥梁。

在给学生批阅作业时我常有一个感受: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翻新的复合体。作业应该尽可能体现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让学生乐于去做,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让别样的作业,有更多样的收获。

大连市甘井子区千山路小学 辽宁大连 沙丽

猜你喜欢

沟通阅读兴趣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