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的文化塑造与海外传播研究

2021-09-10李臻

客联 2021年1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跨文化传播太极拳

李臻

【摘 要】随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的太极文化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重视。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其兼具儒、道、释、中医等传统文化精粹于一身,太极拳的文化塑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文化走出去”理念的实施为太极拳文化海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入手探讨了太极拳的文化塑造意蕴,阐述了太极拳文化塑造与海外传播的关系,并从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两个层面分析了太极拳文化在海外传播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太极拳;太极文化;海外传播;跨文化传播

一、太极拳的文化塑造

(一)太极拳的起源与流派

华夏文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璀璨传承,太极拳最早作为一种传统武术项目,在融合了体育、武术、中医以及道家等多种学派后,逐步演化为一种积极健康、老少咸宜的现代健身项目。太极拳最早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创始人为陈王廷,他融合了易经的阴阳学,道教的吐纳养生术以及中医的经络学于一体,在陈氏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编创了一套具有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内外兼修、老少咸宜的内家拳术——太极拳。[1]目前,太极拳大体上根据地域划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主要是由张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张松溪创立,由于习练人数较少,影响较弱;北派主要为张、王、陈、杨、吴、武、孙等幾个分支,其中影响最深的为陈氏太极拳,其中杨、吴、武、孙等都是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立的。[2]

(二)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1.古典哲学——太极与阴阳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根”,这是宋代周敦颐对于“太极为万物之根源”中的解释,生动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统一辩证的关系。太极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深刻体现,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至深,太极学说在太极拳的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阴阳作为太极学说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辩证统一关系的实际体现,其“阴阳对立而相互转化,同时又相互统一”的特点正是太极拳虚实转化,刚柔并济,动静一体基本拳理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其核心所在,强调人体结构与天地万物相对应,讲究的是 “顺则为利,逆则为害”,与太极拳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相一致,和谐即万事万物顺其自然,避免极端,取其中庸,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思想相对应。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讲究动作力度适中,不强攻不默守,正是深刻体现了我国太极阴阳学说的古典哲理。

2.传统医学——养生与养气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构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预防、治疗和保健作用。太极拳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其独特的医学特性深刻阐释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从太极拳的医学原理上来看,其传承于中医理论,与中医倡导的养生养气术相契合。从养生层面来看,太极拳融合了中医经络,道家阴阳五行,讲究自然的同时吸纳了我国传统医学中的诸多养生之术,如导引、吐纳、练气等,是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具象。除此之外,太极拳尤为注重养气,“精气神”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辩证之本,太极拳认为只有“精气充沛”才可以动作敏捷,故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武术项目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养气。

长久以来,传统医学中的养生与养气一直备受推崇,太极拳在此基础上对养气之术做了改良,使其符合太极拳的发展规律,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太极拳的习练中,练习者注重大自然的天地之气,通过导引吐纳得以实现,从而使自身达到“神清气爽”之效,将大自然的天地之气转化为自身的精气神,即我们常说的内力,暗涵传统医学之道,为太极拳的强身健体、治病养伤提供了根基。

二、太极拳文化塑造与海外传播的关系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项目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让世界人民更全面、真实的了解中国文化,将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推动其海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且包罗了中国古典哲学与传统医学之精华,其体现的“礼治”是中华文化的深刻体现,能充分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因子。近年来,国际形势动荡,部分国家对中国文化抱有偏见,将太极拳进行海外传播,能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普世原则,有利于建立差别共存与相互尊敬的跨文化传播理念。[3]

周惠新(2020)曾对七位具有典型代表性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专家进行访谈,对太极拳海外传播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太极拳在海外传播中的焦点分布于太极拳、文化、传播、符号、冲突、健康等关键词方面。[4]通过分析后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途径、传播区域进行归纳,总结出太极拳文化塑造与海外传播的关系和定义。传播者:来自中国的太极拳专家、教练、教师等;传播内容:太极拳器械、文化;传播受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组织;传播途径:人际传播、媒介传播、赛事传播等;传播区域: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

太极拳最早发展于封建社会,其不可避免的受封建思想、宗族法规的束缚,在传播过程中带有浓厚的封建农民意识,时至今日,虽然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国家对传统文化不断重视,但是由于其缺乏专业的发展谋划,尚未完全激发出向海外发展太极拳文化的潜力。“练好内功”是向外拓展的基础,太极拳要想更好的进行海外传播,让海外国家认可、接纳,就必须对其文化进行塑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进行凝练,以认同中华文化、阴阳哲学、身体审美、伦理道德等为目标,实现跨文化的文化认同,消弭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最终实现世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太极拳文化在海外传播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太极拳在海外传播中主要受困于两个层面:其一,太极拳流派繁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传播受众小,在海外传播中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其二,日趋动荡的海外形势加剧了不同文化符号之间的冲突,太极拳的海外传播难以受到海外主流文化认同。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周惠新(2020)的聚焦访谈为依据,探讨太极拳在海外传播中基于文化塑造所面临的问题,对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做详细阐述。

(一)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其通常表现在两个或者以上的集团之间,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受语言、文化、价值、政治、宗教等在文化相似性上不统一,且导致的文化差异无法消弭。文化冲突不只表现在不同区域内的文化,即使是同一区域内的文化业可能存在不同。例如,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同属西方文化,但是大陆文化与岛屿文化在很多层面就有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就目前而言,太极拳海外传播在文化冲突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跨文化规则多为西方建立,且基于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对非西方文化存在天然的敌视,且可以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予以遏制。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文化冲突受文化霸权影响难以消弭,在中观层面由于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例如,我国文化传播多为灌输式教育,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改革教育模式,但是灌输式教育仍普遍存在且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变,而西方国家多采取启发教育,二者各有优劣,体现了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在微观层面主要表现在民族优越感导致的文化冲突,民族优越感通常是正面积极的,但是在面对跨文化传播时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必然面临文化冲突的影响,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文化差异

在太极拳的海外传播过程中,我们所要致力于将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太极文化与其他文化符号之间的文化共通,实现相互价值的统一,使太极文化融入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但是在实际传播中,往往会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价值观的差异以及符号意义的误读。所谓文化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龙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一部分,通常是指可以腾云驾雾的祥瑞之兆,但是在欧美文化中的龙则是长着翅膀的怪兽,乃邪恶的化身,由此导致龙这一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过程中经常被误读。太极拳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效果,由于我国太极拳流派纷杂,其在语言符号中也不够统一,“太极”常见的英语翻译有tai ji、t’aichi、taichi等,影响人们对其的直观认知。[5]除此之外,太极拳在传授过程中的拳理技术翻译也是文化差异的重点,语言翻译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导致受众群体无法准确理解其内在涵义从而产生误读,长期以往使得太极拳在海外群体中形成刻板的印象。

四、太极拳文化海外传播的发展对策

太极拳文化在海外传播中如何解决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之困境,是太极拳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重要一步。就目前来讲,虽然太极拳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其蕴含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精髓毋庸置疑,夯实基础,坚定方向,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拟定对策:

(一)消融文化冲突

太极拳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该如何去解决,是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兼具武术、健身、养生、修心于一体,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典范,要想太极拳在海外传播中发挥其文化价值,必先消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即“信息传递的变异、混乱和交际行为的失误乃至冲突”。[6]太极拳蕴含着“立身中正、松静自然”的文化特征,不管是在器物、制度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时刻彰显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而不同”的民族特质,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与我国的国际形象相契合,可有效缓解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心理抵触,为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起到典范作用。

在具体实践上可从以下三点来实施:

首先是器物符号。器物符号包含服饰、动作标准建设、“八法五步”的编码与解码。服饰作为语言符号的一种,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应要考虑现代审美,在传统太极拳服饰的基础上予以创新,使其不仅能充分体现太极拳体育运动的特质,还应该包含习练者的价值品味与思想情操。在动作技术标准建设上,应充分考虑太极拳的“恰到好处”的动作标准与西方“突破自我”的运动标准之间的求同存异特性。在“八法五步”的编码与解码上应重视不同流派之间太极拳符号体系混乱,缺乏统一建设的问题,可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八法五步”新编太极拳为统一编码标准,化繁为简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体的运动方式相对应,便于海外习练者理解。

其次是制度符号。制度符号包含非语言符号、广告、空间。非语言符号作为语言符号的一项补充,在太极拳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基于太极拳拳理的语言模糊性进行弥补,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广告在太极拳的海外传播中可充分红利用广告的媒介优势进行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广告的制作应因地制宜,与当地文化审美相契合。太极拳的海外传播必须重视标准空间的构建,形成领地意识和归属感,可在注重隐私的同时减轻习练者的压力,同时也有效减少了不同文化冲突的可能性。

第三是精神符号。太极拳的精神符号主要是指“和谐”这一太极的核心思想。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有其核心思想,太极拳亦是如此,“和谐”思想可以简单明了的阐述太极拳的文化价值,体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白法则。面对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将“和谐”立足于太极拳的精神文化层面,可减少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偏见,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

(二)追求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不断重视,文化走出去成为我国年文化建设的重点,一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文化也越来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面临着认同危机,基于此,追求文化认同是太极拳海外传播的重点。

要想追求文化认同,必须明白文化认同的核心意蕴,即价值认同。就目前而言,太极拳在海外传播仍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但是在文化层面仍面临着认同困境,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他者需求入手,注重技术与理论文化传播,能满足于多种文化群体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夯实的文化认同基础,是太极拳的海外传播的先决条件。例如,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讲究“和谐统一”,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关注自然的文化价值相一致,从跨文化的视角使得双方都得到启发,这也是追求文化认同的基础。

太极拳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应注重传播内容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能否满足其他文化人民的价值需求。太极拳蕴含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实际是在寻求海外国家对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太极拳文化的海外传播,代表的是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在新时期,只有我们自身树立了文化自信,不能单纯的将太极拳的定位于体育范畴,应该像中华武术价值体系一样进行传播,形成一个具有独立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文化事项”,只有在这个框架下才能形成中国武术技术体系和理論体系的具体内容,实现太极拳海外传播要达到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侯欣欣. 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及发展战略[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

[2] 刘魅. 太极拳传播的影响要素探析——以安徽省芜湖市太极拳练习者为例[D].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18

[3] 乐黛云.跨文化方法论初探[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8.

[4] 周惠新.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

[5] 周庆杰.冲突与融合:国际版本学视角下“太极拳”一词的译介研究[J].体育科学, 2011,31(12):84-93.

[6]胡忠浩.现代转换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J].人民论坛,2018(29):138-139.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跨文化传播太极拳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