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的思想误区及脱困路径

2021-09-10张瑜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中政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标准不断提升,育人目标向着多元化、全面化转变。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也会投入更多精力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与正确价值观。习题练习与价值观导向生成间是非充分必要关系,习题练习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导向,但学生价值导向如何却不一定展现在练习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与习题训练有所区别,能分析是否达成学科育人目标、助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活动型课堂便应运而生。本文对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中出现的思想误区进行了研究,并列出了几项提高课堂组织效率与整体质量的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15-0055-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应试教育制度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育人与分数之间的矛盾,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为了让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还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成为必要前提,而活动型课堂的构建也是以民主社会规则为基础,二者有着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之妙。活动型课堂以活动为发展中介、以学生为核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学科核心能力培养,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寻真我、实现自我价值、熟练掌握政治知识,可谓一举多得[1]。

一、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中存在的思想误区

高中政治课堂由教师、学生组成,而在活动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同样重要,同样承担主体责任、发挥主体功能,只是各有分工,即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作为发展主体。当前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教师定位不明确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前,教师很少会花费精力结合本班学生特性思考如何设计活动内容、安排活动流程,而是不假思索、不加修改地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模式,忽视了自己的专长与教学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后续各类活动的展开。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活动方案多是网上的优秀活动案例,而作为课堂设计者的教师并未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导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发生。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讨论内容变化等,并对活动的大方向进行把控。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选择站在教室的角落默默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过度游离于课堂之外,没有明确自己的定位。

在活动中,教师往往因时间紧张而没有预留太多时间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而是快速扭转到活动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中,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学生参与积极性有高有低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政治素养、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现力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其参与积极性也是不同的。部分学生看似参与其中,实则并未真正参与,尚未产生情感共鸣。而高中政治最重要的就是以正确情感趋势为导向来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活动型课堂构建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情感升华,获得真切体验。高考和各学科教师的共同施压,让学生喘不过气来,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体来看,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排序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有些学困生甚至不愿参加,而高中政治课程不只是为优等生开设的,活动型课堂也不是仅为优等生服务的,教师应思考如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真正发挥“活动”的作用与价值。

二、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脱困策略研究

(一)灵巧构建活动型课堂

传统观念的活动型课堂主要有四种形式,即辩论式、策划设计式、角色扮演式、成果交流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空间与思考时间,教师会压缩授课时长。而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较多,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展示。在此背景下,活动型课堂就有着明显的“特殊化”倾向。理想的活动型课堂应该是扎根于高中政治学科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被学生所熟知的动态变化内容,能推进活动型课堂日常化,内容随知识而迁移,形成与教材联系紧密、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实践舞台,助力学生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2]。

其实每一课教学都能以活动的方式展开,角色扮演可用于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并将生活化案例切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如一些焦点性的社会新闻、国际大事等都可以成为不错的“剧本”,对角色的设定也不一定要具体到某个人,可采用拟人的手法将国家、货物等比作一个角色。比如,中美关系案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中国”“美国”,也可以让其扮演小小外交官,模拟“隔空喊话”的场景,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中国立场,增强政治参与感,领悟我国的外交思想,生成民族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辩论可运用于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理解吸收新知识后,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寻找适合的表述方法的过程中,巩固记忆、加深认知、提高论证能力,在激烈辩论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敏锐度,做到随机应变、有理有据。

网络的出现给传统教学工作带来了新契机,教师可以将活动所需的准备时间放在课下,通过微信群聊等方式,将同一论点的学生、同一小组的学生拉入同一讨论组中,提前公布活动有关内容,分析活动中的重点问题,随后通过查看聊天记录、加入语音通话等方式对学生合作探究情况进行实时把控,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时间。学生通过网络也可获取更多相关资料,不懂的问题还可与教师及时在线进行沟通,学生了解的内容多了,发挥空间也就大了,课上也就更积极主动了。

(二)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总体来看,活动型课堂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符合高中生的“口味”,与传统课堂相比,更新鲜、更有吸引力,但学生参与度不强。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活动内容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摆脱不了固化的思维限制,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无法扮演好相关角色。为此,首先,教师应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分组,保证不同阵营中学生的能力平均值相差较小、同一阵营中学生间可取长补短,避免出现一方独强、一人独大的问题。其次,教师应从生活中寻找活动素材,合理设计活动内容,给学生留出较大的发挥空间,以生活中通俗易懂的内容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敢于针对事件来表达心中所想。一开始,学生可能会说一些与政治无关的话语,教师要悉心教导,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向着政治词汇靠拢,让其慢慢学会运用专业术语来更精确地表达内心感受。最后,教师应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评价,用鼓励性话语与激励性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参与热情,让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知识、寻找自我价值、体验成功的心灵港湾。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重要性,相关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真正突出本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其特性来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宋树梅.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活动型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作者简介:张瑜(1981.8-),女,江苏泰州人,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中政治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