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1-08-27杨丹丹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4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小学

杨丹丹

摘 要:在法治教育发展愈发完善的今天,在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立德树人”和“依法治国”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等前提下,品德学科将道德与法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加强法治观念。小学阶段注重树立守法意识,培养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法治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法治知识的渗透,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找出与儿童认知特点相符的、与儿童生活场域相关的、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法律知识,引导他们学法、懂法、守法。指导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小学生发展的新追求,有效规范小学生的行为意识。

一、创设情境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构建,为学生营造和谐、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情境之中,加强法治意识的渗透与培养,使法治教育在学生的理解分析中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法治知识内涵的理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满足真实言语需求,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

以六年级上册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帮助学生树立权利意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微信群内辱骂他人被判侵犯名誉权赔偿千元”的视频案例,引发思考:“你在实际生活中遭遇过类似的事情吗?你采取什么方法处理的呢?”“为什么视频短片中骂人者会受到法律的惩戒呢?”……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刺激其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引发深入思考。有的学生认为“骂人是他人的行为,自己无权干涉,所以只好默默无闻,听着对方的辱骂。”还有的认为“碰到这样的事情不能逃避,应该找骂人者理会,告诉他不应该辱骂别人。”学生相互发表着各自的言论与见解。随后,教师引出“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与掌握,实现法治意识的有效渗透。

二、根据新课改指导,强化法治意识渗透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法治教育的内容给予高度重视,围绕教学主题,精心创设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加强法治意识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民主、公平、公平的观念,让学生在和谐的法治环境下茁壮成长。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法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度,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

以六年级上册第七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为例,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权力”“监督”的关注度比较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某市正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我们带领学校小记者团进行现场采访,人大代表李叔叔接受学生的采访”,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此时教师将小记者的提问内容展现在黑板上,如“行政机关的权利都是国家法律制定的,所以它们怎样行使权利不需要公民管,是这样吗?”“如若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利时存在错误,是不是免于惩戒?”“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一种监督吗?”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相互发表各自的看法,同时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解读,理清了所学内容,知道我国的权利都源于人民,需要重视权利的行使與监督,强化法治意识的渗透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让学生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三、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加强知识吸收与理解

法治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树立法治意识,便于学生日后更好地生活,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突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指导性、有效性特征。在具体教学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全面观察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法治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内在关联性,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法治知识,学会将法治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用法治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充分展现“法治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思想。

以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且时刻保护人们的合法权利,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精心创设生活化问题,向学生提出“小刚的父母离婚了,小刚跟随妈妈一同生活,刚开始小刚爸爸都会定期向小刚支付生活费用,可是小刚爸爸再婚之后,又生下了一个小孩,就不想为小刚支付生活费了。同学们,你们说一说,小刚爸爸的做法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刚应该如何做呢?”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分析,同时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引出,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律有哪些?”等教学问题,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与教师一问一答间,加强法治意识的渗透,加深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克服学生的理解难题,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效果,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树立。学生将法治意识渗透于自身的思想观点当中,让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地生根,达到润“法”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