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德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2021-08-26邱伯聪赵笑花

求知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

邱伯聪 赵笑花

摘 要:德育之成效以契合学生接受特点的德育方式为前提,秉承躬身践行的“先做后悟”原则,顺应学生的意识形成规律,这便是“具身德育”的理念来源与基本概念,其革新了传统“说教型”的德育范式,翻开了中小学德育教育新篇章。笔者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对具身德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具身德育的实施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学校德育效能。

关键词:中小学;具身德育;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2-0085-02

引 言

具身德育源自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此理论的中心观点是: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如在心理状态影响言语行为之外,行为反之起着强化态度、左右情绪等功用[1]。具身德育是一种基于道德体验的基本心理过程,提倡一种反观自我、躬身践行、情境感悟、文化熏陶的德育范式,也就是“在做中感悟并形成道德品质”。那么,具身德育的具体形态、具体作用原理、基本内容及具体方式分别是什么呢?以下便是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一、具身德育的三大理念

(一)具体性

德育并非一条条抽象的“应该式”的原理,不应只作为一个僵硬的教材内容“搬运者”“复制者”。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真正具有对主体言行近距离指导意义的,以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是对,那样做是错”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例如,在“人生观”教育中,若教师只是告知学生“当积极、当乐观、当充满理想而秉承自由的意志……”这对于学生而言无异于“耳旁风”,逐渐疲于应付。但沿着“针对‘人生观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分享—得出正确人生观的基本要素和形成方法—找到具体的榜样以进行具体感知”的路径开展教学,学生会在积极乐观等态度之外,更明晰处理人生悲喜的具体方式,就像在任何情绪下,皆应理性地在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基础上逐一处理,而不是一直沉浸在悲喜的情绪之中。

(二)自我化

在具体性的理念下,教师可呈现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学生能够积极践行这些道德规范是理想中的德育成效,但实际是难上加难的。因为学生并非木偶,有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有自己的习惯和观点,他们不一定会因为所谓的“道德规范”而改变自我,或者他们在不清楚自己已有的道德观念与应有的道德范式之间区别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接收后者、改变前者。例如,在自觉纪律教育中,以上述具体化为原则,学生可能会明晰“在上课时,停止谈笑、坐姿端庄”等规范,但落实到自身,在强大习惯的驱使下,他们可能依旧无意识地忽视了这一规范。基于此,教师只有让学生反观自身、观察自身的言行,才能让学生知己之短而后取长补短。

(三)实践化

实践化是具身德育的最核心属性和理念,其构成具身德育与传统“说教式”德育的最大区别,即先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融入具体性道德范式、自我化的自我反思,进而使学生身体力行地理解道德观念,理解其意义、合理性,并将其内化至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体系中[2]。

二、具身德育的三大理念对道德建构过程作用的原理

学生的道德建构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过程。任何德育理念或模式都要顺应此过程的规律,这样才具有意义和价值,具身德育也是如此。那么,此道德建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具身德育又是如何顺应此规律的呢?

在长久的德育探索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的道德学习方式:价值内化说、类似经验说和品德建构说。

价值内化说强调,在“德”分为社会之德与个人内心之德的前提下,教育目的是将个人之德进行社会化,以适应大家所提倡的社会公德,此转化需要对学生产生触动的一个过程、一种形式[3]。依据具身德育的三大理念,此德育范式的实践性恰好符合触动的需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在实践中产生的内心感知与情感引至社会公德之上。例如,在“田地劳动”中,教师利用“辛苦与汗水”教学生共情于农民或父母劳作的艰辛中,进而促使感恩意识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内。

类似经验说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有三个世界——书本、现实和经验,即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他的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与行为。在这三个世界中,书本是教育的用材而必指向正向的道德培育,而现实环境则大多不可控,但经验可控且可以被正向干预。具身德育即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感知与自我反观,进行道德理解与道德养成,因而符合类似经验说的原理,且有益于学生的道德建构。

品德建构说将品德建构的维度定位为“知、情、行”。其中,“知”为认同性学习,“情”是信奉性学习,“行”是依从性学习,三者整合才可真正建构为品德。具身德育的具体性指向“知”,自我化指向“情”,实践化指向“行”。由于品德建构说完美契合具身德育,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将在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具身德育的基本内容

开展具身德育,首先,教师应了解德育的内容。其實,德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次,教师还需要领悟德育的“育人”宗旨,即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在这个话题上,我们一般说,如果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有喜欢的教师、朋友、学科、书籍,有擅长的技能,他就会热爱并且留恋学校生活。学校德育内容的制订,应当在参考上述一般性德育方向的前提下,将以下几项作为具体的内容。

第一,有道德感的校园生活:公共意识、人道关爱、强化核心价值观等。

第二,文明、有序的校园生活: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尊重意识等。

第三,有品位的校园生活:仪式、论坛、节日、社团等。

此外,教师在实现“育人”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应当促进学生生发对学校生活的真实情感,进而使学校、教师与同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

四、具身德育的具体方式

在对具身德育的基本内容进行探讨后,将其运用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的最关键一环是对具体落实方式的明晰。从上述具身德育的三大理念阐述中可知:具身德育的核心理念在“实践”。我们也知道,最好的实践是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实践,即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身体力行地进行道德感知[4]。这些活动对学生的道德感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如学生在农场种植蔬菜、瓜果与花卉,不仅能够直接了解温度、水分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能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更懂得感恩和关心父母。同时,此过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情意教育、挫折教育、理财教育的作用。这些活动中可能会涉及如“租赁实践场地并交付租金”“接洽相关实践组织事宜”等问题,因而需要教师、学校投入较大精力和资金,还要有充足的教学时间,真实的生活实践活动常常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应开放思维、拓展思路,将真实的生活情境转为主动地创造情境,最大化地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道德感知。

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建立“志愿者俱乐部”,以“敬老志愿者俱乐部”“爱交通志愿者俱乐部”等形成学生自主活动团体,发挥其自主德育功能;还可组织创办“故事廊”“故事房”“故事会”,进行“演故事、说故事、创故事、故事展”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对故事情境的了解和体验生成道德认知和情感,进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依据德育的基本内容,教师还可建议学校开展成人礼仪式等活动,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在校体验,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体验文化传统,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试想:当学生身着汉服,打开书卷而齐声朗诵成人辞时,其内心所涌起的情感将会是责任感、生命意识、历史感、爱国情感等。这对于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和意志品行的形成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具身德育的具体方式可以依据其三大理念及基本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使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强烈的情感,对道德品质有深刻的理解,进而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结 语

具身德育是一个大的话题,因而教师需要对具身认知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具身德育理念进行深入学习,对学校德育和学生实际进行深入观察,对具身德育方式进行灵活拓展。此外,在具身德育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切不可以偏概全、浅尝辄止,应当真正以“人类靈魂工程师”的角色投身研究、投身实践,发展德育理论,提升自身素养,进而引领学生走向光明,使他们获得良好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毕钰.具身认知:学校德育审视的新视角[J].教育探索,2018(04):73-77.

孟万金.具身德育:背景、内涵、创新:一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中国特殊教育,2017(11):69-73.

苗小燕.杭州下城实验区率先启动“具身德育”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17(11):73.

王健敏.具身德育: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新理念与新路径[J].中国特殊教育,2017(05):22-26.

作者简介:邱伯聪(1971.8—),男,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德育管理。

赵笑花(1971.6—),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中小学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