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促进学生社会情感的教育策略

2021-08-09王良

教育界·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王良

【摘要】在课堂中进行道德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教师从发展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现有情感水平和发展方向,发展学生的情感养润。文章深入挖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建构情感养润的形式,如师爱砥砺、情境创设、启发思考、饰演体验、共情体验、对比情感等,帮助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完善自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社会情感;情感养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本文就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近年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注重情感养润,是对教师提出的新任務。情感养润,是一种善于表达共情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尊重别人,善于用一颗理解的心灵来包容别人、关爱别人、体恤他人,是学生积累社会化感情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师爱砥砺,建构情感养润之“萌动滋长”

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需要相互分享,增进情感,其中教师的砥砺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鼓励,激发学生情感养润的萌芽,更好地发挥相互敦促的情感养润增长效应。教师的合理介入是学生情感养润萌芽的助力。在这个情感培养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用自己的师爱来关心学生,动用自己的情感来滋养学生,这对学生的情感正能量积累具有积极的作用。

如在学习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是独特的”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善于关心别人、爱护别人,还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弱点,如自己的成绩不是很棒,有点自卑。在“我能变得更好”环节,引导学生从自我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优点能有新的认识。同时,教师采用共情法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以前,从不爱表现自己,像一只丑小鸭,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才敢于展示自己,成为一只善于表现的小天鹅。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未来的美好愿望,让情感充满了正能量。

二、情境创设,建构情感养润之“换位思考”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创造情境,弥补学生生活入境感的不足。教师应当寻找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用生活充实文本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总有一定的联系,教师首先要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建立学生生活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打通道法故事情感与学生生活的通道,让学生的心灵与教材产生共鸣,然后进入充满生活灵性的道法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或生成一些类似情境,引领学生回忆生活,进行情感表达,对于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积极作用。

如在学习统编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将镜头切换到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宋庆龄放弃去伯伯家玩,而是留下来等待小珍。然后引导学生评价宋庆龄“一诺千金”的做人信条。在情境中,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拨动,懂得做人做事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信仰,做一个诚实的人。

三、启迪思考,建构情感养润之“善于修正”

熟悉的生活画面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的情感吸引力。教师可以从班级中发生的一件小事说起,通过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受道法故事的主题,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对自己情感体验中不正确的情感做出修正,从而获得正确的情感滋养。

例如在学习统编三年级下册“我是独特的”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特点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内心有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或者对自己的很多特点没有认识,对自己的“陌生感”让自己蒙上了灰色。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赵兴”的故事中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需要在照镜子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在修正自我内心的错误想法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做个小魔术,说说假如自己能变成什么,愿意变成什么,为什么,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对自我的特点有更科学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讲述内心的“魔袋”故事,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在排练小剧本《小健的故事》中,教师启迪学生结合教材讲述的反面故事给“小健”支招,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力量。在面对具有自卑感的学生时,通过共情的力量,能够实现彼此的共进。

四、饰演体验,构建情感养润之“学会馈赠”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每一个道法故事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考、感悟语言文字。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再用生动的生活情景来演绎文本。教师可以把道法故事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通过饰演,再现场景,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道法故事的感悟,激发学生自己模仿角色,学会丰富自己的情感养润,如学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丰富的情感。

如在教学统编三年级下册“我家的好邻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扮演邻居,将邻居之间相互照顾、相互关怀的美好细节展示出来。如A、B学生扮演邻居,在B生病而家里又没有人照顾时,A端茶送水,给予亲人般的关爱。在好邻居的情感倾诉时,要注意在“台词”和“潜台词”的设计中表达对邻居的爱、对邻居的信任、对邻居的照顾真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视频来表演“邻里之间相互劳动,一起帮助收获谷物的故事”,在邻里之间遇到矛盾的时候,学会相互调解,相互理解,相互谦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到邻里之间要懂得宽容,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久而久之情感会变得浓郁,对邻里真情也有了细致的理解。

五、共情体验,构建情感养润之“情绪共鸣”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适当运用情景带入法、引导性提问、语言提示、移情代入等手段,发现本班学生的情感需要哪些养料,结合道法故事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尝试让学生产生移情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如统编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中有一个板块是“怎能忘记他们”,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交通行业中那些勤勤恳恳,付出很多劳动的人物进行点赞,感恩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空乘的暖心服务、售票员的认真工作、安检员的细致耐心,还有交通警察的不辞辛劳、道路桥梁设计师的辛勤付出、司机的专心致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有的学生会说到疫情期间,安检员都戴着厚厚的口罩,不辞辛劳为乘客量体温,还叮嘱乘客注意防疫;有的学生会讲述一位驾驶员在开车的时候,突发心脏病,为了保护乘客的生命,自己进行制动停车,然后才昏倒过去,在短短的时间内,自己在生死关头,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六、对比情感,萌生情感养润之“深思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不同的情感教育氛围,在正面和反面情感中形成学习场,激励学生对不同的情感有鲜明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对教材进行主题拓展,让学生联系现实人物,结合热点事件,在情感教育中形成自己的认识,获得鲜明的情感濡养。

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时,针对“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两种情感,激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出各种例子,表達自己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守规则”的例子中,教师可以播放《小黄帽的故事》,引导学生们保持整齐划一的队伍,遵守规则,保护自己的安全;对于“不守规则”的反面例子,可以列举“横穿马路和斑马线”“不戴头盔,骑车载人,最后被撞”等等,从而激励学生从正反事件中加强对规则意识的思考,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鲜明,获得正确的认识,最终激发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面对不守规则的事件时,如“越线等候”“横穿马路”等现象,要用内心的正义感来阻止,学会遵守规则,进而保护自我和他人。

总之,教师要把《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文本作为情感教育的田地,善于勤耕细做,激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达自己的直觉,学会在行动中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错误情感,让自己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和充足;通过积累,让自己的情感养润渐长渐厚,成长为具有共情共爱的学生,成为内心有真善美的学生。

【参考文献】

祁娟娟.感受情感的力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魅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9(11):74.

金胜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生成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64-165.

李银萍,李喜梅.田园种植 魅力无限——试论利用田园种植促进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53-154.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