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而写巧设计,思若泉涌笔生花

2021-08-09孙蕾

教育界·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仿写手段

孙蕾

【摘要】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挖掘读写结合点以确立训练目标;通过仿写训练,实现读写共生;设计多元评价促进有效修改,助力学生妙笔生花。让学生随文而写,思若泉涌,真正实现有效作文教学。

【关键词】读写训练点;“仿写”手段;评价修改

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作品都是经典的、文质兼美的、切合教学实际的名著名篇,有很强的可读性,也蕴藏着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尤其是部编教材,每册都有具体的训练点,同时部编版提出一个新名词叫“随文写作”,写作训练要根据课文,看看这些名著名篇适合于怎样的写作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挖掘读写结合点以确立训练目标;通过仿写训练实现读写共生;设计多元评价促进有效修改,助力学生妙笔生花,真正实现有效作文教学。

一、研读文本,设计读写训练点

一直以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写作收效甚微,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教学中需要明确写作训练的目标。其实教材中收录的这些名家名篇不正是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的最好例子吗?作家们用笔下的文字来表达情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手中的教材文本,寻找确立可训练的读写结合点,并以此作为写作教学的目标。目前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写作训练

教材中涉及多种不同文体的文章,不同文体写作的切入点不同,写作训练的目标也就不同。

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以说明性的文字为主,采用了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故宫。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空间顺序,运用一两种说明方法对校园进行一段文字介绍。又如六上《盼》这篇文章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期盼的心理活动,在学习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心理描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某个瞬间的心理活动进行写作。学习了七下《老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一个最典型事例,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最突出的特点等。

(二)学习文章的整个谋篇布局

除了从文本中寻找切入点进行写作训练,还可以探究文章的整个谋篇布局。

比如,七上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于是教师把这种写法确定为一种写作模式:抒写个人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作者讲述了爬悬崖一事,整个过程给人以真实感,在脱险之后有所感悟。通篇下来,经历与感悟相辅相成,文章立意高远,耐人寻味。这种模式便于模仿,此类文章也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再如,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叙写家人小传。学习了《济南的冬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也写写《威海的冬天》,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印象中的冬天。

教材中有许多可挖掘的写作训练点,只有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写作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就能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写作方向。只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坚持将写作训练落到实处,学生整文阅读、深度阅读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品质也会得到培养。

二、仿写训练,实现读写共生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针对教材中挖掘出来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仿写”文本进行写作训练,借助这种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仿写训练可从从句式表达、段落构成、画面描写、通篇布局等方面来进行,教材中可以挖掘出很多仿写训练的材料。

(一)仿写句式,锻炼遣词造句能力

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捕捉那些用词准确、修辞运用恰当、关联词使用得当、刻画生动形象的句子,引导学生揣摩句式特点,发现和掌握句子中的词语搭配关系,并学着去模仿,从而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例如七上《春》一文中写春花的句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此句式由三个比喻构成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春花颜色的多和美丽。让学生模仿此句式再写其他颜色的花,这个仿写比较简单,学生仿写效果不错。

再如教学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在分析完“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段文字后,让学生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这个句式。学生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出了不少不错的段落。比如,有学生写道:“不必说令人着迷的丁香花,也不必说斑斓的蝶儿簇拥着飞来飞去,单是墙角那几朵小小的栀子花,就让人喜爱不已。”

(二)仿写段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找那些精彩段落、场面描写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

例如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七段对雪地捕鸟的描写,连用一系列动词突出了冬天百草园的“趣”。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进行一个仿写练笔,从平日生活中寻找一个游戏或活动,如滑冰、拔河、钓鱼、骑车、剪纸等,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有的学生写道:“我一手扶住车把,一只脚撑在地上,脚一蹬在踏板上,另一只脚立马收齐,不停地踩动踏板,双手把住车头,稳住方向,向前沖去。”这是描写骑自行车的画面,动词用得准确,趣味性再增强些更好。

(三)仿写全篇,增强布局谋篇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模仿、借鉴作者的思路,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好整篇文章的能力。

例如学完《吆喝》这篇文章后,学生知道了作者如何将老北京的吆喝写得如此生动,运用了怎样的语言,使用了怎样的顺序,就可以仿照作者的这一思路写一写“威海的吆喝”。成文后虽没有课文的大气,但也将“威海的吆喝”写得全面而生动了。

比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吆喝声从早到晚都有。清晨,太阳刚刚露出一点儿头,叶子还含着露水,卖早点的小贩们就已经陆陆续续地占满了街边。他们大多推着一辆小车,铁锅边冒着腾腾的热气,大声招呼着‘烧饼油条豆浆噢——因为安静,吆喝声显得分外悠长。若早起到早市上转一圈,更是能听到形形色色的吆喝:‘新鲜的黄瓜嘞,一块五一斤——‘稀甜稀甜的杏子啦——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叫个不停,起来赶早市的人们就在这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悠哉地买菜。”这一片段生动地写出了威海早上的各种吆喝声。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模仿典型句式、经典段落、名著名篇,借鉴文本进行仿写训练,切实培养了学生写句子、写语段和谋篇布局的能力,真正实现了读写共生。

三、有效评改,助力妙笔生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来服务教学目标,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突出个性发展。评价学生习作的主要标准是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否达成,不论是句子、片段还是全文的训练,都要紧扣写作目标进行,完成目标才算是取得成效。经过研究和实践,作文教學可通过“教师总评→学生自评或互评→学生自我修改”的评价过程来实现评价目标。

(一)教师结合目标总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初稿进行批阅,根据写作训练目标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重点指导评改的方向。步骤和方法如下:

1.出示“写作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作文要求;

2.教师评价学生作文初稿情况,指出优点与不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他们的作文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问题上,接下来的评改也就有的放矢了。

(二)学生围绕目标自评或互评

依据写作目标,尤其是教师总评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对作文进行自评或互评。

(三)学生紧扣目标自我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通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教师、他人、自我的多元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知,明确了问题所在,下一步就是进行反复修改的再创造,以真正实现本次写作的训练目标。

比如,在进行细节描写的写作训练时,目标很明确:“抓住细节之处,进行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

一位学生原文这样写道:

天不太好,妈妈在校门口等着接我放学,她见到我后很亲切,很高兴,然后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经过评价后,他紧扣目标认真修改后如下:

天阴沉沉的,不时吹来一阵阵冷风,妈妈在寒风中瑟缩着,脸被冻红了,不停地跺着脚,很焦急地望着学校里面寻找我的身影。妈妈一看到我,立马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她一手接过我的书包,一手搂着我的肩膀,关心地问我在学校的表现,在愉悦、关切的交谈中,我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可以看得出来,通过这种多元全方位的评改,学生修改后的片段的确做到了“抓住细节之处,进行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切实实现了本次写作的训练目标,学生自然体验到作文不断完善的喜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评价任务,可以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并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体现了目标导向教学的理念。

四、结语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及时捕捉和挖掘读写结合的契机,确定写作训练的目标,组织具体有效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随文而写,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罗学英.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64-65.

猜你喜欢

仿写手段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策略初探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
汉语同意相邻对中同意应答语的表现手段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