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2021-08-09王瑜秦凤梅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策略影响因素

王瑜 秦凤梅

[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行相对贫困治理的有力手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激发贫困人口内在脱贫潜能。文章基于行为学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验证了农民个人因素和职业教育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参训农民对职业教育因素的满意度及现实需求。建议从培训对象选拔与认证、教学管理与服务、课程建设与实施几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效果。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王瑜(1983- ),女,辽宁抚顺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秦凤梅(1974- ),女,四川达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硕士。(重庆  4013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中风险叠变的韧性治理”(项目编号:21SKGH348 )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乡村振兴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空心化治理耦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GX-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2020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第三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YTD202005)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3-0079-0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行相对贫困治理的有力手段。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有着丰富的硬件资源、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经验,而且其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标准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职业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战场,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巩固脱贫成果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

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素养,包括智能素质和体能素质。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智能素质在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大,体能素质的重要性则逐渐降低。文化和技能可以反映农民智力素质的高低,而所受教育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和技能素质水平。目前,高等教育以培养并向外输送优秀的农村劳动力为主,农村职业学校也成为农民外出务工的快速中转站,而忽视了农业人才的开发。整体上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滞后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力资本综合水平不高,成为农村贫穷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搭建终身学习平台,使留在农村工作的贫困人口有机会同时提升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直接有效地提升贫困人群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使其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善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脱节、农村人力资本有效投资和有效利用难以实现平衡的状况,进而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角度助力脱贫成果的巩固。

(二)有利于激发贫困人口内在脱贫潜能

贫困理论认为,贫困的主要成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即文化水平的落后。文化落后与经济落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是贫困问题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要解决经济上的贫困就必须消除文化上的贫困,要消除文化上的贫困就必须有经济上的支持。现实社会中,一方面,由于农民长期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与劳动的权利,导致他们形成自卑心理,成为脱贫的思想障碍;另一方面,狭隘的小农意识也严重阻碍了农村貧困人口主动脱贫的工作进展。部分农民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观念排斥着城乡共同脱贫致富带来的新思想、新事物和新价值观。国家大力倡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无论是政府、教育机构还是社会各界都明确了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力图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助其摆脱文化贫困,提升文化水平。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储备农业生产知识、培养农业专业技能、提升综合发展素质,转变长期“等、靠、要”的依赖性思想,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在欲望和动力,形成内在脱贫潜能,由传统“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基于行为学理论的培育效果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是满足传统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根据行为学相关理论,农民作为培育对象会通过培训实际收获与培训预期的比较形成对培育效果的直接感受,这种感受体现了培育对农民需要的满足程度,所以这里的培育效果是指农民参训后对培育的一种主观评价。依据人口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不仅外部环境(职业教育)的刺激会对人们的主观评价产生影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个人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评价行为。因此,影响农民对培育效果评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本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农民个人因素、职业教育因素。个人因素指参训农民的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有非农经历;而职业教育因素指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农民培育涉及的教师教学水平、激励机制、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费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教材等。

(二)培育效果影响因素验证及机理分析

本文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来检查上述因素如何影响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个人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与农民自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呈显著正向相关。一是培育对象年龄越小,培育效果越好。究其原因,一方面,年龄越小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越强,越容易在培训中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另一方面,年龄较小的农民受到来自家庭生活等外部因素的干扰较少,更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培训上,提高了培育效果。同时,年龄越小的农民对自身未来的期望越大,更愿意通过培训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因此主观积极性更强,培育效果更好。二是培育对象受教育程度越高,培育效果越好。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相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对于同样知识的理解往往更加深刻和准确,且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对于学习的热情度更高,对于通过参与培训获益的信心也较大,因此更容易提高培育效果。三是性别、非农就业经历对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无显著影响。

2.职业教育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培育效果与课程设置、培训模式、教师教学水平、培训教材以及培训时间安排呈显著正向相关。一是教师教学水平越高,培育效果越好。教师作为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被培育者的学习效果。二是时间安排越合理,培育效果越好。不恰当的时间安排不仅会增加农民在接受培训时的抵触情绪,而且会导致部分农民因为时间上难以调剂而放弃参加培训。选择恰当的时间组织培训,会让参加培训的农民专心于培训。三是激励机制越有效,培育效果越好。激励机制是有效促进农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参训者对激励机制越满意,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四是课程设置越合理,培育效果越好。课程设置是否能满足农民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会直接影响农民的学习兴趣,参训者对课程的设置越满意,则其学习兴趣越高,故参加培育的效果越好。五是教学内容选取越合理,培育效果越好。教学内容是受训者学习的主要对象,其选取越合理,受训者所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适用性就越强,受训者对培训效果的主观评价就越好。六是培训模式越合理,培育效果越好。培训模式最能影响农民对知识技能的接受效果,农民是区别于普通高职学生的群体,培训模式越符合农民自身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培育效果就越好。七是培训教材越好,培育效果越好。培训教材是农民课堂学习的辅助材料,更是农民课后巩固所学的参考资料,因此培训教材的质量会影响培育效果。八是培训地点与培训费用对培训效果无显著影响。

三、参训农民对职业教育因素的满意度及现实需求

考虑到调查的可行性,本课题组选择重庆市2020年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职院校作为样本观测点,包括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等多所学校,并以每个高职院校为一类,采用分类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课题组运用入户访问和电话访问的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对刚刚结束培训的农民进行调查,收集了农民对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的主观评价及实际需求。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培训的内容、批次不同,导致培训时间不统一,故本课题调查时间从2020年1月至12月,历时一年之久,共收集问卷760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数量为677份,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和下页表2。

四、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效果提升策略

(一) 培训对象的选拔与认证

1.依据激发内生动力的原则,制定培育对象遴选机制。良好的社会心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有更高的定位,在人格意识方面更加注重独立性和平等性。农民健康开放、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心理是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参与培训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源泉。而且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培训效果影响显著,年龄较轻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农民更容易通过培训激发出反贫困的内生动力。一是筛选出真正对土地怀有特殊感情的、爱农业、向往美好乡村、能担负起农业农村未来的青年农民。同时,社会舆论应努力引导青年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树立“做农民光荣”“外出务工不如在家乡发展效益农业致富”“调整劳动力结构比调整种养殖业结构更重要”等观念。二是引导农村大中专和高等院校毕业生、从农村走出来的退役士兵等文化程度较高、社会阅历较丰富的优秀农民投入到家乡建设,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来。他们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对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总之,只有内生动力得以激发,参训农民才能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抵御在学习培训中遇到的挫折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面临的未知风险。

2.依据提高社会尊重感和地位的目标,实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后继有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实现、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农民层面来说,则是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使农民脱贫致富,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权利,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感,也是激励农民参与培训的有力措施。一是学习结束考核合格后,通过资格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应与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一样享有职业资格,使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职业。这种转换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整个社会对农民认知上的转变,是社会认同感的增强。二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执业认证体系中的职业规范、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提升空间等相关标准,根据职业农民专业、技能的不同,分设不同具体技能证书和技能等级,并遴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人才作为该领域的专家。该项工作应由政府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与职业教育机构共同来完成,以此彰显新型职业农民认证体系的正规性和专业性。三是建立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健全认定档案,随时记录新型职业农民工作参与情况、再教育情况、职业资格考试及等级变更情况。利用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拓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一种终身的、不断升级的再教育体系。

(二)教学的管理与服务

1.依据培训性质和参训农民学情,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在培训教师的选拔上,既要根据课程的培训性质合理安排,又要照顾到农民的实际学习情况。一是委派高职教师深入农业生产经营一线进行学习。在改变其理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接受水平,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二是多邀请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以及生产经营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代表,为农民做报告,同时对高职教师培训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三是“以农教农”,在学员中挑选基础知识能力好、综合素质高、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经过教师岗前培训,使之成为培训的有力师资。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农民学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农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四是根据课程性质合理安排师资。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生产技术培训类课程多安排有经验的专家和农民讲,对于理论知识和政府政策等方面的理论课程可安排高职教师讲,使师资队伍向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依据各参与方利益的协同原则,强化培训激励机制。一是减免学费,降低入学门槛。大部分农民之所以对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缺乏主动性,主要是由于培训费用较高,给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带来压力。因此,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赠、职业教育机构奉献等方式减免学费,特别是对于建档的贫困户,更要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其自力更生,以防返贫的发生。二是发放误工补助和培训补助,减少农民对于费用的疑虑。多数农民农忙的时候要忙于生产,农闲的时候也要进城打零工补贴家用,参加培训势必会耽误正常工作,对收入造成损失。此外,参与培训也会产生餐费和住宿费。通过发放误工补助和培训补助的方式解决农民参与培训造成的当期经济损失,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农民安心于培训和学习。三是提供政策优惠,通過政策拉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享有优惠的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及获得国家政府各项补助的优先权等。四是设立奖学金和创业基金。对培训中表现优异或进步较大的农民学员发放奖学金或创业基金,有效避免学成后因无资金创业导致培训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激励学员认真学习、努力进取。

3.依据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农民是培育的对象,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在人力资源发展上的载体,职业教育应该在培训时长以及培训时间安排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农民提供便利。一是在培训时长的选择上,既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更要考虑到农民的学情,以不耽误农民工作、不影响农民生活为原则,时间安排以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为宜,以保证其学习热情。为此,可将课程内容进行重点提炼与浓缩,对于内容较多的课程可以分模块教学,每次培训完成一个任务模块,分多次培训完成整门课程。二是在培训时间安排上,要充分了解当地农民进行生产劳作的时间规律,依据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的空闲时间,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例如,对于种植业要避开农忙的时间,挑选农闲时间组织培训;对于养殖业和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要尽量安排到节假日,以错开工作时间。

(三)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1.依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培训课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参训者的实际需求。一是理清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技能需求的对应关系,明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除了需要满足国家层面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硬性需求,还要满足产业发展对人力技能的硬性要求。二是要选择那些农民感兴趣、对农民从事生产经营实践工作有用处,确实能够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课程。三是合理安排课程的前后顺序并平衡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程度和课时比例,保证先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的有效衔接、相互渗透、彼此巩固,共同发挥作用,完成知识和技能体系的构建。

2.依据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一是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由政府组织第三方调研或定期举行产教合作论坛,帮助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产教对话。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委员会,使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根据行业企业标准确定各个岗位农业人才的职业标准,以及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模块,形成农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二是将上述标准和要求与对应的涉农职业教育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比对,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向,清理出双方暂不能交融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师依据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能力模块进行知识化分解,与企业一同完成知识点的选取、编排与组织,以及教学素材的收集等。同时,还要发挥职业院校和涉农企业对人才供需情况的自主挖掘能力。选择职业院校的教授、行业企业的专家等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的内容选取进行评估和论证,并将与现实需求和农民接受能力严重脱轨的教学内容进行剔除或整改。

3.依据课程性质和农民接受程度,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一是职业教育机构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新建或改造一批合格的实训室,利用与农村生产实践相类似的环境给参训农民以代入感,让其用观察和实操的方式来学习,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政府可以提供项目经费、专项税收基金等,鼓励和支持校企双方组建实训中心,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更好的学习实训环境。实训中心根据双方意愿在职校或企业成立,由承建方负责运营和管理,另一方根据协议提供实训费用或生产线机器设备等筹建物资。三是鼓励社会力量落成校外教育工厂,沟通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与实践安排进度,负责学生培训和实习事宜,同时承接职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孵化,并收取一定的专项费用。政府应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教育工厂的运行,并建立监管措施和条例,对教学工厂进行配套监管。

4.依据农民接受程度和生产适用性,选择教材形式。一是在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实践上,要尽量采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职业教育机构的自编教材,在满足农民生产实践客观要求的同时,符合授课教师的课程讲授逻辑。具体而言,首先,职业院校应该组织师资通过参观农村生产实践、调研参训农民的知识结构与接受程度,尽快编写出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便于理解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系列教材。其次,根据专项教材,选择农业生产经营实践操作要点,深入农村生产基地,拍摄配套的视频资料作为直观的辅助教学资料。最后,将专项教材与配套视频综合使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收集教师和学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在教材的编写特点上,要以农民能够接受的程度为主,做到深入浅出,便于参训农民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要能够照顾到农民缺乏阅读习惯的客观现实,内容要生动,以激发参训农民阅读和使用的积极性;要尊重农民对教材的主观需求,使内容不流于形式,起到辅助教学、方便参训农民日后复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书芹,王东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21):77-84.

[2]马新星,朱德全.发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2020(21):71-76.

[3]李伟,杨仕元,蓝定香.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供求差异及对培训效果的影响[J].农村经济,2020(2):138-144.

[4]康红芹,王国光.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基于19个省市39位新型职业农民生命历程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3-90.

[5]丁远,吕承文.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矛盾及解决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4):54-59.

[6]楊琴,吴兆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20):75-79.

[7]王雪平.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探求[J].农业经济,2019(10):83-84.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策略影响因素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