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矛盾建构认知冲突

2021-04-02郝铁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认知冲突思维能力

郝铁军

摘 要 认知冲突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矛盾是引起认知冲突的手段之一。在思辨性阅读中,我们要在文本深处挖掘出“矛盾”的关键节点:于矛盾处寻合理,在合理处挑无理,在看似闲散处看紧要,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抓住矛盾,设置引导思辨性阅读的核心问题,建构学生文本阅读的认知冲突,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文本矛盾;认知冲突;思辨性阅读;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学习高中语文课程,学生不仅要积累知识、提升文化水平,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素质,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思辨性阅读就是“旨归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大致上可以用‘理解、判断、搜集、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 等作为思辨性阅读的学习行为特征”。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从一个低水平的认知平衡到产生冲突,在不断的冲突与平衡中,又达到一个高水平的认知平衡阶段,也就是说认知冲突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在文本深处掘出“矛盾”的关键节点,抓住矛盾,设计引导思辨性阅读的核心问题,建构学生文本阅读的认知冲突,不断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浇开学生心中最美的思辨之花。

一、于矛盾处寻合理

有的文本自身就存在着某些貌似矛盾之处,但这矛盾并非是作者的逻辑错误,而是一种更加深刻的辩证表达,是作者对事物的哲思妙想。因此,思辨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发现矛盾,放大矛盾,大胆设疑,提出阅读的核心问题,既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引导学生质疑,造成学生的思虑堵塞,学生思之不清,求之不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思维凝滞处适时启发点拨,求得灵犀一点、豁然开朗,牵一发而动全身,悟一点而明全篇,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学生了解整个故事之后,普遍认为焦仲卿懦弱幼稚、意气用事。为此,笔者特意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焦仲卿在休妻时,不敢违抗母命,而在得知刘兰芝再嫁时表现决绝,毅然赴死,不顾母命。这样前后矛盾的行为,你怎么看?”这一核心问题的提出,紧紧抓住了焦仲卿前后截然不同的矛盾行为来分析人物形象,引起学生对自己已有认识的质疑,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更深入地思考。有的学生认为焦仲卿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对母亲的愚孝,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他在母亲逼迫离婚时的软弱,而这又直接造成了悲剧的发生,而毅然赴死看似刚烈,其实仍是懦弱的表现,所以前后并不矛盾。有的学生认为焦仲卿爱得深沉,但在封建社会“孝”的重压下,既不能保护爱情,又最终突破“孝”的枷锁,沦为礼教的牺牲品。有的学生认为,焦仲卿缺乏男子汉的担当,对爱情和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人物的评价,不能平面化,哪怕已是盖棺定论的观点,也要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让自己跳出大家公认的、习以为常的观念,而用一种换位思考的角度,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多角度立体地审视原有的观念,以达到思维的突围,让疑虑豁然开朗,思辨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得出的结论也都不再停留在感性上,而是在真实的现实矛盾中辩证地思考焦仲卿的选择困境,既有了人文关怀,更又了現实指导的意义。

因此,在思辨阅读中,教师应抓住文本的矛盾处设置问题,以此作为文本重难点的突破口,不断地引导学生把文中看似不合理之处思考透彻,弄清楚其深层次的合理性,并将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往往能取得“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效果,学生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思辨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在合理处挑无理

文学文本本身就存在矛盾的地方毕竟只是少数,而绝大多数都是合情的、合理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要在文本看似合情合理的地方,主动地制造矛盾,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深入辩证地进行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在文本合理之处制造矛盾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极端替换和相近替换。

1.极端替换

所谓极端替换,是指在文本合理之处利用大相径庭、甚至是相反或相对的替换,主动地制造矛盾,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对文本合理性的思考,从而质疑并重新评估它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的浅层认知受到冲击,从而质疑自己理解细节的可靠性。这样,学生对文本进行了认知的二次审视,其思维经历了怀疑、辨析和重构的过程,必然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恰恰促进了思辨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鸿门宴》,在分析樊哙这一形象时,学生大多关注其闯账、吃生猪腿的动作描写,都能体会到樊哙的粗鲁豪壮,勇武忠义,而忽略其“智”。笔者抓住文本对樊哙闯帐动作的描写,利用替换法,主动制造冲突,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把‘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改为‘樊哙拨其剑以刺,卫士仆地,鸿门宴的情势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问题看似无厘头,却能触发学生在对比中想象还原历史场景。有的同学写到:“樊哙“拨其剑以刺”,是攻击,卫士必然警觉戒备,以戟格挡,剑轻灵锋利,戟沉重硕大,剑戟相交,必铿然有声;卫士还未作出反应,一击即中,“卫士仆地”,或惊呼惨叫,或翻滚挣扎,非死即伤。这势必会惊动事先埋伏的卫士和账内的项羽,引发一场殊死拼杀,直接为项羽、范增谋杀刘邦找到藉口,将刘邦一行尽数杀戮。而“樊哙侧其盾以撞”,盾乃防身武器,厚重宽大,侧其盾以撞,势大力沉,以盾击,出卫士不意,盾与卫士身体骤然接触,沉闷无声,只一撞“卫士仆地”,亦无多大伤害。因此,樊哙“侧其盾以撞”的动作细节,明面是勇,而骨子里是智,这样,一个粗中有细、智勇双全、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至此,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了樊哙的粗中有细,虑事周详,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2.相近替换

除了极端替换,还可以利用相近替换的方法来制造矛盾。与极端替换相比,相近替换引发的认知冲突稍弱,但是却能够将学生带入“两难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对文本做出更加精细深入的思考,确立自己的观点。

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同学们通过文字都能够模糊地感受到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至于这双“含情目”是怎样的,朦胧而不真切。此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想想教材和以下几种对黛玉的描写,“两湾(弯)半蹙鹅(娥)眉,一对多情杏眼”;“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你认为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呢?以此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有的学生认为列藏本的“泣”符合林黛玉多愁善感爱哭的特点,“露”是晶莹剔透的,就像林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整体气质。另外从全书来看,符合“木石前盟”的传说,贴合“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的誓言。虽然这种观点有别于教材,却是学生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对林黛玉的形象及其成因有整体把握,使人物丰满且富有神秘色彩。同时,相近替换后的对比分析,又能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献,形成查阅原始文献的意识,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

总之,无论是极端替换还是相近替换,都是为了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思辨,审视文本表达的合理性,这一过程,正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于闲散处看紧要

文本中那些看似宕开一笔的“闲散”之处,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这些闲笔丰富和深化了文章内容,从中可以窥见文本的“紧要”。“闲散”与“紧要”的矛盾,实际上是读者期待与作者意图产生的认知冲突,是读者与作者的思维碰撞。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阅读心理,巧妙设置核心问题,以问题将学生置于与作者的认知冲突中,促进两者思维的辩駁与融合,这是对学生思辨性思维发展的更高要求。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多数老师着重于对“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赏析,甚至认为作者对《采莲赋》的描写多余。笔者却抓住文中“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句话设疑:结合《采莲赋》和词的前两段,想想作者“无福消受什么”?引导学生探究明白作者无福消受的是“热闹”,是自由自在、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没有烦恼的轻松自得。作者惦记着的是江南,是家乡,更是当年在江南莲塘里划着小舟畅快穿行“低头弄莲子”的少年自己。通过问题探究文本中看似“多余闲散”的几个段落,反而让学生理解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抓住了文本的“神”,突破了文本理解的难点,更体会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可谓一击中的。

总之,学生对文本的思辨性阅读,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个最接近真实的“哈姆雷特”,还需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去领悟,引领学生与时俱进,用多维度视角去分析现实社会,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作者闪耀的思想光芒,汲取人生力量,习得处事智慧,消除偏颇的戾气,养成思辨的习惯,不断建构升级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辩证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以“矛盾”之泉浇开绚烂的思辨之花。

[本文系重庆市规划办科研课题“个性语文视野下批判阅读思辨作文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重庆万州外国语学校]

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甚至争论此起彼伏。诸如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到底应该怎样界定?语文教材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到底多少合适?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理想状态的语文教育?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未来语文学科应如何建设?《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给我们打开了视野,提供了研判平台。

201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举办了“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堪称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学科专家、教研员、语文教师及关注语文教育的学者200余人与会。研讨会的思想成果集中体现在这本任翔教授主编的《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一书中。林崇德、温儒敏、孙绍振、李宇明、刘勇、顾德希、顾之川等40余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总结和回望了新中国70年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点。

《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系统总结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语文教育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以形成正确科学的语文教育观。

专家们并未止步于语文教育理论探讨,书中凝结了他们对于语文教育未来改革发展路径的真知灼见。

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以顾振彪编审为代表的专家认为,总结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未来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教材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的关系、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系、直线式编排与螺旋式编排的关系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要跳出语文看语文教育。以刘勇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强调,语文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更不是一种方法,而是养育人的精神品格、铸就人的文化品行的综合性系统。一个人如何沟通表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认识世界,都属于语文教育的内容。因此,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体系化。以任翔教授为代表的专家表示,语文教育要更好地立德树人,必须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化建设上着力,形成符合各学段学生认知规律与认知特点的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规范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语文考试评价要改革创新。以顾之川教授为代表的专家指出,中高考是教育改革的“晴雨表”“风向标”,是引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助推器”。语文考试评价从政治立意、知识立意逐渐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转变。未来语文考试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履行好为国家选才育才的重大使命。

(万安伦,《中国教育报》,2021-02-28,3版)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认知冲突思维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
让语言思维向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