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尊重差异

2021-02-22刘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高职

刘君

摘要:实行高职院校的分层分类管理教学措施,是符合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要求和目标都不尽相同,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诸多不便,分层分类教学管理模式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使得不同层次和结构的学生都能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也需要教育部门的配合和督促,共同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英语;高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引言:

学生的成长有快有慢,有早有晚,并非是一个整齐划一的过程,作为教育者,面对这样的差异,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更应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情,做到尊重差异,分层训练,因材施教。

一、什么是分层分类教学

多层次分类培养模式就是将教学计划依照学生的发展而规划,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和课堂制度,根据文理差别,市场环境,专业特色等进行合理的分类,将课堂理论知识,实验实践要求,和课后巩固进行结合,完善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发展方向,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C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弱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次。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确定。要做到分组安排差异化和教学内容目标差异化。A类同学要完全掌握课本,练习册,拔高题必须要做到掌握每题的考点是什么。B类同学要完全掌握课本,练习册,基础题要做到考点清晰。C类同学要完全掌握课本知识与考点以及练习册的知识点。

二、高职英语隐形分层教学

对于高职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就很难说,可以说复杂多样。在本学期初,我就对所教班级的英语学习目标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把学习目标简化为“问自己: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用这样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提问,并指导性地给出了A.B.C三个不同层次的选项供学生参考:

A.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为中专升大专,专转本做准备。

B.学习英语是为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拓宽自己的工作选择范围,增加竞争力。

C.学习英语与自己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相交点,但希望能打点基础,方便以后随用随学。

以所教班级为例:选择A选项的为7人,占全班总人数(71人)38%;选择B选项的为9人,占40%;选择C选项的仅有15人,占1%(其他所教班级的问卷调查结果也与之大致相同)。其实这个结果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一个班至少有80%的学生认可了英语在高职学习当中的重要性。学生自主的认知比教师或家长的一再强调与反复灌输要重要许多。对于英语基础很差或者几乎为零的学生,为了让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甚至能够更自主地学习英语,首先要做到让学生要有"英语是有用"的这个意识,其次就是先不要求喜欢,但至少要不讨厌,不排斥。

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但问题是,有很多学生在初中已经对英语已经有了深深的厌恶感,这对我们的后续教学是很不利的。所以,这个学习目标的明确,不仅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难度和学习要求,并且也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分层次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当中各取所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出适合自己学习目标,不至于因目标过高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太大的压力,导致厌倦,进入恶性循环;或是目标过低,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不到进步的喜悦,从而懈怠,产生浪费时间的消极感。

隐性分层教学法讲究的是既要分层又要隐性,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上对学生因材施教,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要注意隐蔽性,即在英语教学中使用隐性分层教学法时,既要发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导致学生分层的因素有哪些

1.学生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入学年龄上。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确实发现年龄小的学生普遍会显得弱势一些,接受新知也相对较慢。而超过七岁后入學的学生,大多家里比较溺爱,学生的惰性较大,学习习惯较难养成。结合从教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来看,在班里比较突出的,大多是六岁半到七岁之间入学的学生,他们的专注力、理解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明显优于前两类学生,在学业成绩、班级工作、个人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更加能够胜任小学起始阶段的学习。可见,关注从年龄段上表现出来的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分层,是教师在学生入学阶段应该首先做到的。

2.之前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同也让学生的学习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就会在教学中出现有的学生早已学过,有的学生完全不懂的情况。这也是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的主要因素。

3.学习力的差异。有些学生虽然提前学习了大量知识,但是学习力不强,对学习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家长也只看到学生短期的成绩优秀,而忽略了学习的持续性。等到老本吃完了,优势自然就没有了。而那些学习力强的学生,即使之前学习一般,也会在一段学习之后,从班级的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通过观察,学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这样的表现:课堂听讲特别专注,课后玩耍也十分尽兴;对自我发展有一定的要求,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大家的认可;学习习惯优良,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能认真对待,正确率高;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未知现象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大量而广泛的阅读,读书时能全身心投入,很难被外界事物干扰等。

四、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差异

1.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语音是英语学习基础之中的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并掌握。以英语听说这一部分为例,学习音标并记住单词的正确读音,强化自身的语音训练。听说部分由热身活动和一个对话构成。该部分采用听说结合的方式,先听对话,然后进行模仿练习。A类学生,教师要求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尽力了解大致对话内容;B类学生,要求在边听边看对话的情况下,理解对话内容。C类学生适当提前预习课后单词及短语。其实B类学生学习英语以实际运用为主,以满足其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的交流需要,所以这部分对B类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阅读和语法以语法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为主,所以这部分会对A类学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能独立完成课后扩展练习;B类学生能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简单的知识点;C类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以培养兴趣为主。

2.采用分层评价,鼓励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起点有所进步

教师所设计的平时成绩评价包括了除课堂回答问题或做相关练习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评价外,更重要的还包括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做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度、完整度、工整度),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课堂Group Work模拟对话、课后作业仿写对话)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过去让很多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望而却步的最大原因就是,英语提升在于日积月累,但并不显着,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此评价方法的实施,能有效促使学生实时掌握自己的进步情况,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而不是仅靠期末最后一次的考试反馈。这样更容易引发、提高并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结束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分层分类教学管理模式是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要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输出高质量和优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王春模 周荣虎 张林龙. 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 No.860(04):105-107.

[2]张田林 唐迪 洪欣.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探索[J]. 江苏高教. 013:138-139.

[3]刘代友. 高职教育分层分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新——以四川某高职院校为例[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106(6):13-18.

[4]魏璐. 隐性分层环境下的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艺术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014.

[5]刘烨. 分层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007(01):56-60.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