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2020-12-13曹立秋

关键词: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曹立秋

摘 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教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采取多元互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从而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有效融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学学习中,兴趣极为重要。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以新的数学指导思想,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挖掘数学知识的魅力,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业的进步。

一、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一定的教学情景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需要建设科学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在学习当中关注所学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教师也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并且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例如,在学生学习“植树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路边的树木,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思考植树方面的习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当中有所感悟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揭示大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本质关系,利用道家学说说明道与阴阳对立、世间万物以及事物运动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形成尊重大自然的思想。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课前预习模块—“文化之源”,主要介绍本课的主旨、内容、意义。通过科学预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一步展开第二模块“文化探秘”,通过与本节课相关的例题、练习题、思考题,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趣味性,并且学会积极地探究所学内容,深化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在探究当中对教材的掌握能力。教师也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思维,使学生具备数学探究的思路,从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提高学生在思考当中的学习动力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教师也要在提出相关问题之后,让学生快速回答,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教师可引入古代文献中关于“周三径一”的思想,讲解古人是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祖冲之在研究圆周率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通过讲述数学家在追求真理时锲而不舍的精神,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理解,有利于让学生养成文化传承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习当中所养成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科学引导。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对数学问题进行计算,提高他们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良好的素养。

教师也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如陶瓷、剪纸艺术、脸谱等,让学生在理解圖案变化的同时,感受到各类文化元素的特征。通过展示传统图案的形式及特点,也能深化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四、通过课外探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须要进行正确的引领,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例如,教学“十进制”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到家中观察家里的电表,然后观察电表的数字是如何变化的,是共同转还是按照顺序转动,然后让学生进行记录,体会十进制的意义,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属于数学知识的传播者,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标》,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索和创新,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练习当天讲解的知识点,同时要思考当天所学习的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什么领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基于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文化元素,不断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发现《三字经》中也有关于数学的理论,如“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对这些知识的探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字方面的理解,

五、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情景来进行拓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学生只有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课堂当中,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规范课堂教学的各项策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逐步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通过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探究。只有学生在情景当中端正学习态度,教师才能够顺着教学思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融入课堂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现关于《九章算术》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代数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出教学活动应当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要创设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也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绍菊、罗永超、张和平、杨晓珍、肖玲《民族数学文化走进校园—以苗族侗族数学文化为例》,《教育学报》2011年第6期。

[2] 李丹丹《浅谈提高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S2期。

[3] 李顺利《小学数学的教学如何在生活情境融入中提高》,《新一代(下半月)》2017年第6期。

[4] 赵文君《当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几点思索》,《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6期。

[5] 赵红英《让小学数学课“美”起来—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江西教育》2015年第33期。

[6] 李群、李凯《中小学需要怎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基于北京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思考》,《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