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2020-11-13李红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李红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63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不可替代

纵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固有基础较为扎实的长处,但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方法的陈旧观念,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停留在应试和升学率的道路上,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他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这是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它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为深刻,这在无形中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学。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多种多样,但要体现语文的学科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活动都可以不拘形式。

1.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课本剧表演、朗诵、讲故事、设计手抄报和黑板报、演讲、辩论、调查报告、读书交流会等,因为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各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还有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等,只要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这一特点,就能在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2.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或实物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走出去进行实地考察。比如,春天来临时,可以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观察一下花草,了解一些花草的样子和特点,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情趣盎然,积极投入,无论是观察能力,还是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比如,在上口语交际《请到我的家乡来》时,首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由于每个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不一样,所以他们收集的资料肯定也不一样,等他们每个人都搜集好后,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整合,完善资料的内容,最后再组织他们在班级中汇报交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综合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和方法

1.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提高参与意识。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能牢固掌握课本的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发展,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生活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体现自我。例如,在教学《水》时,笔者就以感受“水的珍贵”作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来组织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语文情景,感受文章所描幕的生活场景,笔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并让小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人们挑水的艰难。学生说出了四个数量词“十公里之外”“一处很小的”“一个小时”“一担”。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当地取水的艰难,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如果从咱们的南教学楼到北教学楼得走上100个来回,这样使学生对文中排队等水的艰难理解更深刻,对“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深地体会到了水的珍贵。一节课学生始终在教师自然顺畅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课本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以阅读教学为例,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我是图书管理员”活动,把学生枯燥的读书生活融于生活公益性服务这样一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有书读,而且还能学会图书的简单分类与管理意识,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公德心,开展读书故事会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并且以打擂的形式激励学生多读书、多说、多评议,开展“我是小作家”的评比活动,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办理班级读写报,为学生的读写提供实践的园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3.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关注差异,追求新奇。如在教学完《夹竹桃》这一课时,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充,开展了“我是小花卉家”的语文活动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安排的活动有描写花的词语竞赛,有关于花的诗词的收集、理解和朗诵,有花卉知识的竞赛,有插花的表演和插花造型的介绍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总之,只有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获得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进行独具个性化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英.刍议综合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1).

[2]宁云萍.浅谈语文教学综合活动的开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4(6).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验小学233100)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