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研究

2020-10-21赵莉斯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实践创新

赵莉斯

摘要: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而纵观目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现状,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亟待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实践活动,以价值观和新方法论为指引,以哲学与人生引领德育课堂新思路。创新现代德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更好地发挥《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德育的育人功能。

關键词:教学实践;哲学与人生;创新;实践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马克思唯物主义,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理想,对自我人生价值进行塑造,以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在现阶段《哲学与人生》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没有很深的体验,认为学习枯燥乏味。为此,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以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寻找统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

一、创新《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拥有专业技能 的知识者。基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学校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轻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由此使德育教学面临更多问题。为了走出教学困境,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德育教学模式。中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就是德育课堂,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而《哲学与人生》课程相对枯燥,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吃透教材,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传输知识,不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缺乏实践感受和真实的体验。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实践活动,创设真实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经历相结合,化被动为主动学习。针对教学过程而展开的一系列具体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感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育,以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路径

1.创设有效情境,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分析目前的教材内容,《哲学与人生》新教材结合理论与实际,具有详实的材料,图文并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该门课程突出德育过程的隐蔽性和情景化,更多是一种隐形德育。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和展示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内化和接受教育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通过角色分析、扮演和评判,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将学生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还创设了一个微型社,将辩论机制引入其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而辩论是一种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新鲜和刺激。在辩论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一场成功的辩论,需要将大量的前期工作准备好,通过赛前准备,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赛中的激昂陈词,会让学生投入大量的情感;赛后的总结发言,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内化和理解知识,促进自我的反省。

2.把德育课堂变成演讲厅,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传统的德育课堂主要采用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而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演讲的模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对学生表达能力进行了锻炼。在拓宽视野的同时,还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德育的过程主要伴随着态度系统的转变,而人的情感,则是最牢固的基础与核心。情感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纽带,所以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应以情感为纽带,突显情感的价值意义。在情感体验的乐趣中,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3.开展体验式教学,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

震撼心灵、直击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人的生命是要有些底色的,而一个人的道德精神,就是所谓的底色。这种精神是一个从低到高,从无到有的过程,就像一个数学函数一样。随着人们日渐增长的年龄,逐步积累的知识和不断增加的阅历,会在身边不断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改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创设情境,开启体验,提出问题,引导反思,让学生对教学情境主动体验,提升内心的感悟,通过不断升华,而内化成为自身的理想和信念。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社会实践、故事、实验演示、团体游戏、角色扮演等,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比如在《哲学与人生》中,有一一部分内容是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布置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和演绎被朋友误会、与父母争吵、被老师批评、考试失利等各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完成表演后,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主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及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在学习“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团体游戏“齐头并进”,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的为获胜组。通过以上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信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

结语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在《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德育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速度。同时,依托教材,有机的处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成长中的矛盾,给学生留下更多理解的空间、思考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从而让德育课成为桥梁和纽带,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高宋伟.多元化教研活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5(05).

[2]吴薇,侯慧贤.“5433”校园文化活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3]邢卫东,马建松.“一主体四主线”的学生文化活动模式[J].中国教师.2010(12).

[4]魏清.构建多元化活动模式营造和谐班风[J].卫生职业教育.2006(18).

[5]黄丽琴.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三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22).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实践创新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