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探讨与研究

2020-10-21丘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丘升

【摘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通过对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模式得到了大幅改进,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式学习逐步过渡到主动式学习,极大突出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对象。为进一步深入新课改内容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以2013年部审北师大版小学三四年级数学教材为例,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现状和误区,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深入,合作式学习模式逐步成为目前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互动能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利用合作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在开展合作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为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开展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对象和教学重点,避开教学误区,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现状和误区

第一,开展过程趋于形式化。目前,有的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适应新课改的改革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式教学模式,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合作式教学模式,导致在教学中忽略了教材内容的适当性,什么类型的教学内容都生搬硬套合作式教学模式,导致课堂质量没有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上课效率。

第二,教学模式不够规范。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提出的任务、问题,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自主进行分工、合作学习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合作式教学模式时,仅追求合作教学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合作式教学的规范性,导致很多学生在小组互动学习中分工不明确、安排不合理,甚至出现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彼此不信任,沟通、交流不全面,从而降低了分工合作学习的效果。

第三,教学过程缺乏指导性。教师在开展合作式教学时,由于过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在分工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虽然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不清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内容进行及时纠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对知识点存在混淆的现象,不利于数学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对策

第一,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正确的合作學习的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独立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了能够有效开展合作式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使学生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积极听取其他同学对相同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整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在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线段、射线、直线”一节的内容时,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相似,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自己学到的知识点,通过共同总结和归纳的方法,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区分线段、直线、射线的共同点和区别,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竞争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对相关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面积”一节内容时,可以适当通过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态演示的方式,了解什么是面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测量面积、摆图形等,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来,通过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一起测量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动手铺地面的方式学习和了解面积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效率得到稳步提升。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评价。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时,需要针对合作教学模式健全完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通过明确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合作学习效果和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对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一章节中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纠正学生对分数理解的错误,同时要对在合作学习中出现创新学习、学习效果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在日后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但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深入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有效促进新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采英.基于小学数学优质生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148.

[2]孙伟贵,沈艳.浅析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52-53.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