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0-10-21陈新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新才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初中语文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灵活,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阅读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语文素养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时,没有掌握相关学习方法,导致效率低下。因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七、八、九年级为例,通过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探究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相关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文阅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阅读教学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阅读属于重难点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呆板,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仅通过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经常通过固定的答题模版进行解答,忽略了分析和探究文章主体大意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为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使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得到改善,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学理念和方法较为传统,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感到枯燥、无聊,尤其是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时,很多学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阅读模式较为单一、死板,甚至有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采用固定的模板进行答题,忽略了阅读的延伸性、探究性以及多样性等。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上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忽略了阅读本身考察的重点,使阅读的探究作用得不到发展。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太明显,忽略了阅读练习的真正意义。另外,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在阅读中仍然沿用小学时候的学习方式,通过死记硬背和逐字逐句阅读法,导致阅读效率低下,降低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同时,通过采用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具有创新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针对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相关阅读知识点进行拓展和探究,进一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另外,采用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对策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七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阅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比如在七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散步》一课时,由于课本篇幅较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先对课文内容进行自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对文字优美的句子进行勾画,并自行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分析散文的特点,并对文字的重点段落进行分析,从而引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问,提高学生阅读探究能力。

第二,教授学生探究性阅读技巧。为有效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在教学阅读过程中,采取批注阅读提高学生对段落的理解能力,采用读书笔记等方式帮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理解和学习。比如,在八年级《我的母亲》一课中,教师通过引入批注阅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批注,并勾画文章中的中心句,并总结每段话的主旨大意,并将重点句子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摘抄,使学生充分了解作者朱德对自己母亲的深厚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探究性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文阅读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例如,在九年级《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本身带有探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采用小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分工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相互学习过程中,深刻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告诉人们的人生哲理。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文章涉及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第四,提高学生对篇章阅读的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通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主旨大意,提高學生对阅读内容的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性阅读模式,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对篇章阅读主体大意和思想感情理解能力。例如,在九年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教师为提高学习阅读效率,在课文讲解之前可以先引入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使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分析课文的主旨大意,使学生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篇章阅读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文章阅读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在阅读时的探究能力,改善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方式,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多元化阅读方法,通过采用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探究性阅读技巧、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及提高学生对篇章阅读主体大意和思想感情理解能力等,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拓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芳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87.

[2]徐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7(22):145-146.

[3]宋文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黑河教育,2017(04):19-20.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