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国概况类课程的教学难点与改进方法研究

2020-09-02马君东黄琦蔚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马君东 黄琦蔚

摘要:从学校、教师、学生角度去探究高校多国概况类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象的原因,认为学校对概况类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学生对此类课程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科任教师知识背景单一等是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与建议,如更换课程名称、整合教师资源、专题备课等。并指出了概况类课程存在教学难点的内因与外因。其中,内因是教师,外因是学校与学生,而内因才是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关键词:概况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东盟概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040-02

国别概况类课程是一门全面了解对象国各领域的基础课程,既包括单个国家概况课程如《英国概况》《美国概况》《越南概况》等,又包括多国概况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阿拉伯国家概况》《东盟概况》等。国内的概况类课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类研究,目前主要包括英语国家、阿拉伯国家、东盟国家,其中以英语国家为主,其他国家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东盟国家概况的研究课题更少。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新理论的运用研究、新技术的使用研究等方面,极少从课程定位、学生认知、教师构成等方面去研究。因此,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东盟概况》课程为例,拟从课程定位、学生认知和教师构成方面,对多国概况类课程的教学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多国概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难点与分析

(一)学校对概况类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1.课程名称引起认知上的偏差

“概况”一词,字面意思为“大概情况”,即本课程是作为普及的科目,不需要深入学习,只需大概了解即可。存在了这样的认知,就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倦怠,只想通过学习拿到学分即可。科任教师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会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对于内容背后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等复杂的内容则简单提及或避开,因此,形成了“学生觉得没必要学、教师觉得学生不想学”的课堂环境。韦美神(2015)在《跨文化视野下<东盟各国概况>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中指出这门课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无奈:很多学生的答题并不理想,成绩普遍不高,有些人甚至在考试结束后,将所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笔者认为,出现此类现象,是由于学校对于课程的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认知上出现偏差,因此造成部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学习,因此学习效果不佳也是情理之中。

2.“可开卷、可闭卷”的考试形式影响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概况”在考试形式上可开卷、可闭卷。对于学生来说,期末是开卷还是闭卷,将会影响到其整个学期对此课程的学习态度。

3.课时太短不利于课程的讲授

《东盟概况》总共是32节课时,其中包括24节讲授课时和8节实践课时。东盟共有10个国家,平均一个国家的课时为3.2节,2.13个小时,仅相当于一个讲座的时间。显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去了解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不现实的。韦美神(2015)也有同感,“学时短而内容多,让许多学生甚至是授课教师不知所措”。

(二)科任教师教育背景单一,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这门课程是由同一位教师来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科任教师必须具备10个不同国家的知识。东盟十国中既有经济发展靠前的国家,也有经济落后的国家;既有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内陆国,又有岛国……国情相差如此之大,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科任教师常出现“能力不足”的不自信。笔者认为,這种“不自信”源于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和知识储备不足。以笔者为例,笔者的专业是越南语,因此可以胜任《东盟概况》中“越南”一国的教学任务,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知识却掌握不够,即便进行过相关知识的充电,但受限于资料来源与时间积累,短时间内难以做到“自信”教学。同时,由于国家概况所涉及的内容多且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感到“心里没底”。比如,讲解国民经济时,常遇到“外向型经济”“顺差”“逆差”等专业术语,如果没有系统学过经济方面的知识,就很难讲清楚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学生也是听得一头雾水。

(三)教材不能满足授课需求,增大教师备课的难度

现有的教材在做国别介绍时,基本上是采取简单陈述、线性罗列一些数据、事件的模式,可读性较差。另外,还存在着教材短缺、内容偏旧、内容不全等问题,韦美神(2015)认为,“很多书籍都局限于旅游方面,全面介绍东盟国家国情、社会、文化的教材还非常欠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查阅更多资料,横向延伸、纵向挖掘,才能满足课堂的需求,这无疑增大了教师备课的难度。

二、多国概况类课程教学改进的建议与方法

(一)重新定位概况类课程,改变学生对课程的消极认知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东盟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知识的情况下,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仅掌握语言是不够的,文化好比是语言的“灵魂”,只有同时了解和掌握对象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对于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东盟国家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服务未来的工作。例如,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学习《东盟概况》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学会克服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际障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想更好地发展东盟对象国的贸易,则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禁忌等相关知识。因此,提高学生对概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改变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消极认知,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先从学校层面去强化课程的“地位”,比如,采用更换课程名称的办法解决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建议把“概况”二字换成“国情”,变成《东盟国情》。其次,科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强调这个课程的重要性,特别要找到适合学生专业的知识点,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比较关心,则可以有侧重点地讲解东盟国家的人口组成、民族成分、对外政策、国民教育等内容;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解东盟国家资源、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国民消费水平等内容。总之,只有改变学生对课程的消极认知,让其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其对课程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授课计划,形成可满足不同国别授课质量的知识构架

在《“东盟国家文化”课程设计研究》中,在课时量大和科研压力大的情况下,邝增乾、梁永池(2014)认为,可以采用“轮流授课”的方式进行,“如果每位教师讲授一至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内容,那首先可以保证的是授课质量”。借鉴这一思路,我们建议由多名不同专业背景的科任教师共同完成《东盟概况》授课计划,可以解决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由相关教育背景的科任教师完成对应国家的授课任务,每个讲座时长为2个小时,这样既可以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又可以满足不同国别的授课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因为长期同个教师不变的教学风格而产生的腻烦、厌学心理,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节约教师资源,可以根据东盟国家的关联程度来进行资源整合。比如泰国语与老挝语属于同一语支,可以互通,且为邻国,因此由同一位教师完成授课计划即可。历史上新加坡曾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而印尼语又与马来语是同一个语系,可以互通;文莱与马来西亚接壤,使用的是马来语,因此可以把这四个国家分到一组。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这几个国家差距较大,不太适合归到一组,但也不是完全没关联。比如,缅甸、柬埔寨都是以信奉佛教为主的国家,而佛教是越南的第一大宗教,因此也可以将这三个国家分到一组。

(三)以专题形式准备课件,满足授课需求

在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授课的内容,而不是全盘式授课。因此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来准备课件,把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代表国民经济的产业、重大历史事件等作为讲解主题即可。也可以结合国家之间的关联度来进行专题讲解,比如泰国、柬埔寨和缅甸都是以信奉佛教为主的国家,那么可以对比这三国佛教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越南、老挝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思考二者在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方面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与常见的只陈述人口数据、贸易金额、资源分布等枯燥的授课方式相比,课堂效果要好。这样的“专题”授课法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节约教师资源。

(四)考核形式改为论文形式,更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

高校学生应该跟以前死記硬背的学习方式告别,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也非常适用概况类课程的学习,因为这类课程常涉及的人口、经济、时事等内容都是时刻会变化的,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学习,不可死记硬背。而论文形式的考核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也是引起学生重视课程学习的手段之一。

三、结语

从科任教师的角度来看,《东盟概况》课程的教学难点可以概况为两个因素: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受自身专业限制,造成知识面窄,知识储备不够;外因是学校对课程定位不明确、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存在偏差等。其中,内因是主要突破点,即教师是解决教学难点的关键因素。因此,采取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课程的重要性、有选择性的教学计划等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于多国概况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韦美神.跨文化视野下《东盟各国概况》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J].中国培训,2015(12):15+17.

[2]朱晓蓓.给语言灵魂: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甘肃教育,2011(23):71.

[3]邝增乾,梁永池.“东盟国家文化”课程设计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13):119-121.

责任编辑:赵慧敏

[基金项目]广西外国语学院2019年校级课题“高校多国概况类课程教学难点与改进方法研究”(2019JG34)。

[作者简介]马君东,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行政兼课,研究方向:越南语言文化;黄琦蔚,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行政兼课,研究方向:泰汉语言文化比较。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