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6-07闫秀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初中历史培养

闫秀洁

摘 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历史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其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紧跟时代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提高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社会,形成理性的历史认识。近年来,历史主题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将历史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归纳,降低了历史教学的难度,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历史教师要掌握实际学情,在主题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促进初中生历史思维的升华。

关键词:初中历史 主题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63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历史辨识能力,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形成科学的思维。历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素养品格,积极构建历史主题知识体系,鼓励初中生参与历史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打造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情境

主题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初中生学习历史有很大的帮助。主题教学的亮点就是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初中生围绕着主题进行学习和深造,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初中生的唯物史观,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学科素养。传统模式下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完全按照历史教材开展教学,对于教材知识的把握不透彻,该重点讲解的地方没有重点讲解,该简单介绍的地方没有简单介绍,造成历史教学不能发挥育人功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把学生的历史成绩看得过重,而学生其他品质和素养的培养,似乎与历史教师无关,完全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和引入,初中生容易成为考试的机器,学生的潜力无法发挥,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要想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启迪初中生的心灵,增强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可以打造校本教材,按照主题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编排,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主题教学活动,使历史教学的功能得以真正发挥,促进初中生获得全面的发展。编排的校本教材可以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方面,然后在中国历史里设计多个主题内容,在世界历史里设计多个主题内容,丰富历史学习的内容,引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对校本教材的學习,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研究历史,学生的思维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不仅掌握了全面的历史知识,还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将自己对历史的感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知识脉络,培养时空意识

主题教学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了一个主题以后,初中生要搜集资料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初中生受到启发,培养时空意识。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对于知识脉络总结得不清晰,在书写板书的时候草草了事,学生还没有记住就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扰,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新旧知识的衔接不顺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意思就是要想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必须要有学而不厌的教师,这样才能够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受,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促进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教师在主题教学中应能够优化历史知识脉络,理清历史知识概念,构建初中历史教学全新结构,全方位的打造开放式的历史课堂。初中历史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历史教师要围绕这个主题对史学观点和历史内涵做出阐述,帮助初中生养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寻找指引方向。初中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手材料,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直接的反馈,当初中生对主题不理解时,历史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有效的展示历史知识体系,在学生的内心里生根发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带来直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画面中,积极探寻历史知识。

三、深化家国情怀,树立正确历史观念

初中历史主题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力求体现新颖性、可操作性,强调学生从历史知识中有所感悟,利用历史知识,端正历史观念,实现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化初中生的家国情怀,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内容,多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但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并没有将家国情怀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这样就违背了新课程精神,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体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还有一些历史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授课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家国情怀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和发展,无法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

对于家国情怀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中历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渗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为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选择央视播出的高质量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感受到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轻松的理解所学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教材,有感情地朗读每一段话,对于不同的话语要掺杂不同的情感,增强初中生的历史洞察力。历史教师要将家国情怀的主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遵循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确定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况,灌输正确的历史思想,以传承传统文化。

四、阅读历史材料,挖掘历史内涵

进行主题教学离不开历史材料,教材中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历史教师去搜集课外材料,给学生带来线上、线下等多角度的阅读体验,让初中生感受到历史的客观性,进一步挖掘历史内涵,形成历史认知能力,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部分历史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都不给学生拓展历史阅读材料。一方面,是担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学生解答问题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所以干脆就不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选择阅读材料要既有基础性知识,还要有拔高性知识。学生历史知识得不到有效拓展,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知识的匮乏。

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必须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在每一个主题背景下,向初中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可以是电子材料,也可以是纸质材料,满足学习需求,增强学习动力。针对初中生阅读方法不正确的现象,历史教师应给予及时更正,阅读要认真、严谨。在授课过程中,历史教师应以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教材知识的空白,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知识储备。同时,还可以鼓励初中生自己查整理教学所学的阅读材料,将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学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深化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应该提高对主题教学的重视,灵活化解学习重难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挖掘历史内涵。还要不断开发校本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突出特定主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教书育人》2017年第2期。

[2] 刘颖《初中历史主题教学法浅探》,《中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13期。

[3] 张志芳《探讨学科素养下初中历史主题教学的操作模式》,《新课程(中)》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初中历史培养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主题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实践探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