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生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9-05李水存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李水存

[摘 要]新理念、新课改下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这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它能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58-02

新理念、新课改下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这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合理有效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现行的教学纲要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经验,简要谈谈一些看法。

一、进行合理的分组

每名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教師要掌握水平高中低三类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每名学生性别、兴趣爱好、知识基础、个性特征、考试成绩、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的差异,进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能使每名成员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共同提高。分工时首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次各组内必须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让每个成员都担任一定职务,增强责任心,不定期地进行角色互换,积极参与,主动完成任务。要求各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二、确保充足的时间

教师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每名学生都有独立思考且探究讨论的机会和相互补充、辩论的时间,使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但是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只是流于形式,因为有的教师为了确保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任务,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非常少,使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认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小组合作讨论时间,多指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敢想、敢说,把想说的说出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及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教师可以出示下面的几种图形,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折一折,试一试,感知基本形状,再把每6名学生分成一组进行讨论,动手操作,并问学生还能否再画出同类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推理和验证,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愉快氛围中积极探求,掌握了新知识。

三、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及合作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及合作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其自主与互助学习能力的动力源泉和有效途径。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几个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让各小组成员计算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并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确,再比比看是老师还是学生算得快而准。经过比较发现:老师总是比学生算得快而准,这时学生都非常好奇,想尽快知道原因,教师就可以趁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不用计算就能准确而快速地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这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使讨论与交流非常积极和热烈,再加上教师必要的指导、有效的帮助,学生终于找出了不用计算而能得到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运用更灵活,能准确解决具体问题。

四、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当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有时还要变教导者为顾问、伙伴式的服务者,真挚、坦率、平等地与学生相处,用爱心创造一种使学生心灵放松且敢于质疑的学习氛围和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保护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各种各样的鼓励形式,使每名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的异同”的内容时,如果让每名学生独立学习,有很大的困难,也会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要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图像法,引导学生借助图像去观察分析。通过转化,使学生对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合作、补充、探究中了解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并区分各个知识点,从而有效理解一次函数的内涵。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就是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学习,学会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要养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一些良好习惯,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分工合作的习惯、正确交流的习惯、积极动手操作的习惯、认真细心的习惯及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和兴趣及积极性。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注意解析式y=kx+b这个一般形式,而忽略了另一个重点和关键:k和b都是常数,且k≠0。例如,①y=(m-3)x+7中,m=3时,它就不是一个一次函数;②当m为何值时,函数y=-(m-2)xm2-3+(m-4)是一次函数?教师可要求学生先找出题中的k、b,再根据条件解答。因此,学习方法及过程指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在新学一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粗读一遍课本内容,然后边读边想边勾,弄懂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点所在,在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接着再要求学生细读,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及内涵、公式、法则、解题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掌握重点知识及相关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结构,进一步养成习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效率。

六、适时有效地合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积极、有效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和谐,能顺利而又圆满地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及任务。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完成一些题目,再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道题目的特点,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公式的特点,积极归纳总结,最后交流,统一得出结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是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增强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适当、适时、合理、有效、积极地开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给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