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慕课推动贵州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

2018-08-23徐楠

东方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慕课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慕课对高职教育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通过解读慕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结合省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其在贵州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中应用的优势与有限性,提出慕课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对高职院校培养符合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慕课;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向前推进,所用数据正迅速膨胀并变大,这种信息爆炸时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被称为大数据。在教育行业中,自2012年初涌现出的一种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学习模式—慕课(MOOC)正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实例和代表,对人类教育向前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这一教育领域的新趋势、新手段,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正在重塑教育教学的内涵和形式[2]。面对慕课浪潮,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应对,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应该做出哪些调整进行回应?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未来的挑战,需深入研究,大胆求证。

一、慕课的教学模式及特征

(一)慕课的教学模式

慕课,也称为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種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学习模式。慕课通过网络技术,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教师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以10分钟左右的短小视频为主,学生在线上自主按进度学习课程视频,完成每个教学模块后设置的测试题,在完成线上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中,线下师生见面交流互动,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引发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最后学生参加课程考核获得认证的学分[3]。

(二)慕课的特征

慕课独特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其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四大特征[3]:

第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及高度精炼化。慕课线上学习由学生自主观看课程视频并完成相应测试题,要求将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成模块,并高度提炼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制成每段10分钟左右的形象、直观、紧凑的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第二,教学活动的多样融合性。慕课的内容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两部分,线上学生收看教学视频并进行习题练习,线下的讨论互动环节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时间,师生通过提问、答疑、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侧重深入的分享,讨论和问题的解决。

第三,开放式的学习对信息技术提出高要求。慕课的开放性主要在于突破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只要有上网设备及网络连接,都可以共享优质学习资源,且利用技术对慕课平台记录下来的教学、学习及讨论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都对网络信息技术提出了高要求,根据这些大数据找到影响教育的真正因素,使教学有科学的依据和保障。

第四,教育资源共享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在慕课平台上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机构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涵盖不同领域的学科内容,对于学习者而言,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实行个性化选课。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背景下,通过这种教育信息化的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1]。

二、贵州省内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社会一方面处于对应用型人才高需求时期,但另一方面,仍然有大量的高职毕业生在省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这说明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工作所需不能很好地匹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通过调研发现,省内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实践课时偏少,尤其是提高应用能力的实践更少,与职场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脱节。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学习占的比重过大,实践教学单一,主要采用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课程实训实践课时偏少,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不能代替真实的职业情景;顶岗实习大都采用分散实习,不能完全集中,指导性不强,毕业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灵活性较差。

(二)课堂教学仍秉持传统教育观念及单向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创新的思维学习方式和讨论探究习惯的培养。大多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从头到尾,讲授过于强调系统、完整,很少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对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推而不广,学习投入度低现象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不高。

(三)教与学的关系上,比较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传统教学中的层级关系。学生欠缺主体意识,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习惯,“学”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其结果,学生觉得教师高高在上,很少能有机会和勇气质疑、挑战老师的观点[4],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遏制。

三、慕课在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形态的出现,在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提供一种新选择的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职院校面对“慕课”,要做的不是生搬硬套或者因其有不足而摒弃,而是要积极应对,主动参与,加强对慕课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研究,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理性地认识慕课应用的优势和有限性,以慕课冲击为契机,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改革,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慕课在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中应用的优势

1.慕课是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碎片化的现实之需

网络时代学生更喜欢“兴趣学习”和“速食学习”[5],而慕课正是碎片式学习重要的内容来源。慕课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的“短视频+交互式练习”的学习模式符合刺激反应理论的观点[6],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精髓,使得知识能够实现结构化前提下的碎片化,达到良好的慕课学习参与度,实现高等教育的碎片化。

2.慕课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

慕课模式给师生交互活动留下更大的开放空间,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大数据对慕课各种资源(视频、习题、互动)使用的记录使教师实时掌握并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总结与分析教与学的规律,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3],有利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

3.慕课使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技能更有效、持续的发展

将慕课和传统课堂的教学相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为高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慕课平台上学生先按照老师布置进行线上环节理论知识点的在线视频学习,因慕课的线上学习而解放的课堂跃升为师生教学互动、深度知识探究、思辩,协作竞争的实践场所,使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对话式的教学模式[6],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

4.有利于构建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慕课的教学管理由教师主导转变成了师生共同驱动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管理与控制,而是促进与发展[5]。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讲解者逐渐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研究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7]。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不再層次固化甚至可以互为师生,有利于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

(二)慕课在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中应用的有限性

1.慕课还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现阶段,慕课平台及资源的建设主体多元且类型庞杂,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规范,还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学习者一方面还不可能完全通过慕课课程将专业所有课程都学下来,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如实验课、实践课都不容易实现[8]。

2.慕课资源共享有效性不高

慕课资源本身具有的优质性使其具有辐射与示范的可能,但仍存在慕课资源共享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尤其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即使引入了高水平的慕课资源,也会存在引入课程是否适用,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师生是否接受等诸多导致慕课资源共享有效性不高的问题[9]。

3.学校缺乏相应的慕课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省内高职院校大多对慕课建设抱着“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的观望态度,缺乏鼓励教师探索应用慕课教学改革的措施,没有从组织和政策层面做好慕课时代的教育观念更新工作等。

4.学生生源影响慕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省内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自觉性和自主能力较弱,课下自主学习率较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都处于培养期,还有一点就是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工具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别[1],仅仅是在线教育显然不能解决高职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四、应用慕课推动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由慕课在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应用分析可看出慕课在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契机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慕课引发的教育变革浪潮,需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将处于成长初期的慕课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或辅助形式[1],结合省内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层面做好准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发挥其最大优势,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使之更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层面

着力慕课教学及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配以适当的政策和制度,是让慕课建设能够真正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

1.将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相结合

将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堂相结合实施“混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交互学习。混合式教学因慕课的线上预先理论学习而解放的课堂时间更多用于进行教学互动,课堂的主要功能不再是知识的讲解,而是评价、交流与探讨,更注重培养学习者汲取知识的专注力和多维思考的分析能力,体现这种教学形态的创造性。

2.采取引用和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径打造校本化慕课平台

省内高职院校慕课建设能力有限,慕课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要利用优质的慕课平台资源的辅射与示范性,实行内嵌式教学,节约课程资源开发成本;另一方面需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创建自己的慕课[10],可考虑选择实用性较高的特色课程来避免受内容相似的各校名课优势冲击,从通识课到专业课再到模块课,从试点到部分再到完全开放。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又能提高慕课投入的有效性和共享性。

3.给予慕课建设和应用的政策支持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让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科学有机结合,在小范围的课程试点反馈效果后加以改进并推广,将教师进行慕课教学研究的相关课时、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纳入到职称评聘的工作量考核范围[10]。在教改和科研项目的扶持、评优评先中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向慕课建设和应用的研究方面相对倾斜,鼓励教师大胆引入或创新慕课教学。

(二)教师层面

慕课与传统课堂的紧密结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拥有对线上线下教学的布局规划和把控能力[11]。

1.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适应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与知识的协同创新,强化自身运用慕课平台,开发慕课的能力,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2.提高教学能力

要注重慕课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由讲授者向开发者转变,由本位者向引领者转变,逐步提高教学技能,以适应开放生成式课堂教学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高科研能力

加大在慕课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以协同创新的方式,结合校本特色利用和开发慕课课程资源,不断建设和充实校本的慕课资源平台,推动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学生层面

慕课模式区别于学校的传统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慕课学习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慕课的教学活动。省内很多高职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与顺利完成“慕课”学习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必须多加引导和帮助,要在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时间管理、协作竞争等方面的能力[11]。

1.组建学习团队

变过去上课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小组合作,自我管理的自主学习模式,组织慕课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学习团队有经验的学习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帮助、安慰那些技术不熟练的学习者,以便他们不会因为对社交媒体和慕课生疏而沮丧、排斥,失去学习信心。

2.建立慕课课程组

高职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都处于培养时期,引导他们在慕课平台上自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需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慕课的教学管理,以课程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给予适时的帮助和鼓励。

3.充分发挥助教的作用

邀请或推荐有慕课学习经历的优秀学生担任下一期同门课程开课的助教人员[10],既帮助新的学习者获取知识又能让其更深层次体验慕课循环学习的提升。

总之,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对高职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发挥慕课在高职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最大优势,需要学校政策制度的支持、教师的积极推进和学生的主动参与,高职院校要认清现代教育潮流发展的形势,积极应对,主动参与,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实践和调整,使之更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霞,大数据时代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思考[j].教育论坛,2014(9)

[2]强飙,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的思路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3]陶莉,袁剑,“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宋专茂,慕课何以致高校教学方法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5]林标声,沈绍新,慕课、微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

[6]柴玥,武文颖,杨连生,慕课构建新型知识传播模式研究[j].新闻教育研究,2015(2)

[7]付卉,慕课(MOOCs)时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8]陈江,慕课的建设与实施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9]陈琳,唐毅谦,周明圣,慕课時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4)

[10]龙俊浩,吴爽,浅谈慕课如何推动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学园地,2015(1)

[11]肖薇薇,对“慕课”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4(8)

作者简介:徐楠(女),1968-11,汉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慕课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