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研发的教学方法

2018-08-22龚静月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校本课程自主学习

龚静月

摘 要 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以生为本。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资源和学生的需求,还要满足三个基本属性(即校本性、学科关联性和可选择性),开发研究出适合于本校学生学情的校本课程并实施。

关键词 校本课程;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10-01

一、研究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在全球也开始快速的增长,信息技术可以说是支撑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进入校本课程实施后,有效的改善了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革新了传统的学习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学生达到了“能学习、会学习、想学习”的学习状态。

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主要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主要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教学《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内容。这里我们采取了“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授课。那么,何为“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呢?

(一)“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

1.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何为“学习共同体”?它是指学习个体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依存而进行共同学习,集体建构达到共同发展。很多人认为它是小组式合作学习;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平台;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学习共同体其实是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而非合作学习。

3.“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就是给学生一个浅显的贴近学习、生活的任务(实例),让其带动学生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学生通过124的对话环境(“124对话环境”:1表示自己的深度思考+2两人交流+4四人小组,这是一个让学生安心的对话环境。)完成“任务”,使其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而对于教师来说,该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自主、协作的教学理念;将模仿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完成任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每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互动、自主,充满了个性、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二)“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三阶段

“学习共同体式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创设情境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展示、评价任务”。下面以“制作班级周报”为例子,从三个阶段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第一阶段:创设情境任务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操作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结合现实情况来创设与学习、生活相关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与己切身相关的“真实”任务进入任务情境,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更加生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因此,适时给学生提出“制作班级周报”的情境任务。这个任务与学生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具有真实性。也与学生的班级相关联,能增强学生对班级的情感。

2.第二阶段: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学生接受了这个“真实”的任务后,接下来就要分成小组,组员自主分工协作完成整个任务。此次任务可分为以下几个小任务:

(1)使用搜索引擎及社交软件搜集所需信息。①运用的知识点: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关键字的确定、搜索结果的利用、信息的筛选;②课外补充知识:社交软件的使用。

(2)将需要的信息保存到电脑中。①运用的知识点:保存网页信息;②课外补充知识:社交软件中信息的保存。

(3)利用PhotoShop修改图片、利用Word或PhotoShop软件进行编辑排版。运用的知识点:PhotoShop、Word的使用。

(4)展示成果。①运用的知识点:表达能力的培养;②课外补充知识:打印机的使用、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

3.第三阶段:评价、展示任务

评价是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完成整个任务后,每组推选代表在教师机上演示作品并讲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然后小组间以“世界咖啡”等不同活动形式,对其他组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评价任务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能相互吸取经验。接着教师进行评价,综合各组出现的问题,传授学生更加简单的解决方法。最后教师将优秀作品打印出来(可简单讲解打印机的使用,以拓展学生课外补充知识),展示在教室里,让学生有荣誉感、成就感,同时激励学生下次更努力、认真的完成情境任务。

综上所述,这样的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能力,展示任务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然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艰巨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优化,和解决遇到的困难。我们需要根据每一届学生不同的特点,去修改、完善校本课程。最后才能达到校本课程研究的目的:以生为本,提升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电化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校本课程自主学习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